第85章 反省
書名: 攻伐諸天,從四大名著開始作者名: 梅菜不蒸本章字數: 2106字更新時間: 2025-07-07 08:00:00
面對李墨的推諉之詞,左慈直起了身子。
他沉聲說道:“陛下何故欺瞞老朽呢?似陛下這般人中之龍,豈是久居人下之輩?老朽雖不知陛下如何從域外來此,但想來陛下此來志在天下。那洛陽百姓將來便是陛下之民,陛下豈能忍心見死不救呢?”
明人不說暗話,見左慈這么說,李墨也就不再裝蒜了。
“先生所言,朕倒是不否認。”李墨神色如常,一點沒有被戳破的不安,“只是,想來先生也發(fā)現了,我朝士卒的身體素質與此世之人相差甚遠。就我現在這點兵力,想要在董卓手下保住洛陽百姓,怕是力有未逮。”
“朕愿意躬行仁道,但那是在朕力所能及的時候。可此時此刻,朕若是要強行與董卓對上,這剛起步的基業(yè)怕是就要毀于一旦了。非我不愿,實不能耳。”
“陛下還在欺我。”左慈無奈搖頭,“既然陛下如此說,那老朽便直言相告了。陛下此去河東難道真是為了平賊嗎?他日陛下若收白波十萬之眾,董卓焉能再容陛下?”
“屆時兩強相爭,百姓何其無辜?老朽是真心勸陛下以百姓為念,阻止董卓暴行。”
聽他如此說,李墨頗為玩味:“先生倒是真看得起朕。如今朕就這么幾百號人,白波賊連帶老弱婦孺可是有不下十萬之眾,先生就敢說朕能收降他們。”
左慈哈哈一笑:“若陛下不是看上了白波賊,那為何還要不辭辛苦的從虎牢趕奔河東呢?”
果然,這個世界上聰明人從來都不少。
李墨不要功名,一心討要官職來河東平賊,董卓看不出來他的意思,李儒難道看不穿嗎?
真實歷史上的李儒或許沒這個能力,但《三國演義》中的李儒可是個聰明人。
別的不提,只說后世的三國游戲。
在幾乎所有策略類的游戲里,李儒的智力基本都被設定在九十以上,這便是對他能力的肯定。
作為董卓的謀主,一手策劃了董卓進京后種種行動的智者,他會猜不到李墨在想什么?
李墨心中恍然,回憶起當時和李儒的對談,此人那么大方,他難道不知道自己的打算嗎?
緩緩點頭,李墨心中已有答案。
“李儒恐怕早就看出來了,我的心思不在董卓這里。只是我自絕于關東諸侯,天下無處可去,雖然意圖自立,但誰能相信一個無兵無將的人能收服十萬兵馬呢?他助我五百人,想來也是想讓我認清現實罷了。”
而且......
李墨眼神轉冷:“誰又能保證,這五百人里,沒有李儒的眼線呢?”
此番推斷才是最為合理的,畢竟不開掛的話,誰會相信有人僅憑不足千人便能收服十萬人馬。
縱然那十萬人只是流民軍,可人數在那里擺著,總做不得假。
哪怕是十萬頭豬,李墨也要抓半天吧?更何況那些是會提刀殺人的士兵。
被左慈點破自己的意圖,陰差陽錯反倒讓李墨反省自己,猜到了李儒的打算。
李儒猜到了李墨想要自立,可并不認為他能成功,放李墨走也只是在坐等他失敗而已。
那樣,李墨估計就能乖乖的去當董卓的筆桿子了。
自從穿越之后,李墨雖然從未表現出來,但卻一直有種天命在我的得意,可能也與周圍人的吹捧有關。
總之,李墨有些過于膨脹了。
畢竟在他的眼中,自己這拿的妥妥是主角劇本,一些土著而已,李墨自信能忽悠住他們,卻忘了這里早已不是小說世界了。
既然成為了一個真實的世界,那里面的人便有了自己的想法,絕不是任他擺布的傀儡。
想通了這點,李墨慨然長嘆,朝著左慈拱手拜謝:“多謝先生指點迷津,是朕小看天下人了。”
左慈好似早有準備,微微頷首,接受了李墨的道謝。
“如何?陛下現在可想明白了?陛下收降白波之眾時,便是和董卓翻臉之刻,既然本就無法共存,那陛下何不早做打算?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陛下以仁義之名行事,將來謀取天下才能事半功倍。”
“哈哈。”李墨顧左右而言他,“先生口舌甚利,若先生不去修道而是入仕,想來亦能成一代名臣。”
左慈搖搖頭:“老朽不過是活的久了,見的人多了,所以有些見識罷了,真要為政怕是不行的。”
李墨不客氣的接道:“先生倒是對自己看的清楚。”
“修道之人,首要便是認識自己,若連自己都看不明白,又如何勘破天機?”左慈平靜的回道。
李墨話中略帶的輕視之意,左慈好似全然沒聽出來。
既然如此,李墨干脆就直接說明白了。
“先生雖然通曉人情,但卻于政治有些想當然了。”李墨開門見山,“朕若真的收降了河東白波賊,縱然董卓看朕再不順眼,只要朕不公然違抗他,他也會捏著鼻子承認的,先生信與不信?”
左慈表情凝重:“陛下若占據河東,可居高臨下俯視洛陽,劍指董卓腹心,他怎能容得了陛下?”
果然,人都有擅長于不擅長的。
左慈修道上大有成就,聰明才智也超出旁人,但終歸有他不理解的東西。
李墨擺擺手:“政治是妥協(xié)的藝術,關東聯(lián)軍虎視眈眈,即便此番不得寸進,但難保不會有人振臂一呼組織起第二次討董聯(lián)軍。大敵未除,即便董卓想不明白,他麾下的謀士也會讓他明白,和朕鬧翻并不明智。”
眼下只是郭太統(tǒng)領的白波賊,就讓董卓有腹背受敵之感,要是李墨收服了那十萬人,董卓自然會更加忌憚。
而且李墨也不會坐視自己和董卓鬧翻,他也會鉆營的。
金錢開道,買通董卓身邊的近臣,即便李儒不會被買通,其他人卻沒有他那個智謀。
有人從中斡旋,此事尚有轉圜的余地。
董卓麾下已經有一個呂布統(tǒng)領的并州軍山頭了,也不在乎再多一個了,關東諸侯的威脅沒消除之前,他是不太可能大動干戈的。
聽到李墨這么說,左慈沉默了。
雖然不知道李墨說的是否有道理,但也看出了李墨的態(tài)度,他不可能因此事而和董卓鬧翻。
左慈心下不禁失望:“域外天子也是天子,視百姓如草芥,黎民為走狗,是我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