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狂傲的呂布
- 攻伐諸天,從四大名著開始
- 梅菜不蒸
- 2073字
- 2025-06-28 08:00:00
吳三桂這個并非呂布麾下的人都出手了,張遼這些本就是呂布屬下的人也不能再看熱鬧了。
雖然知道呂布的脾氣,他不愿別人打斷自己的戰斗。
可權衡之下,張遼等人還是覺得坐視自己主公被圍攻的罪責,好像是比顧忌自家主公的脾氣要更嚴重。
尤其是外人都出手了,張遼他們自然不能再袖手旁觀了。
夏侯淵出陣直取呂布,張遼則拍馬攔住。
隨后又有李典、樂進等人出馬,卻又被呂布麾下八健將攔下。
盟軍之中又沖出幾員將領抵住他們,虎牢關下好一通亂戰。
得益于場面的混亂,紛亂之中呂布也沒精力盯緊張飛了,倒是讓張飛緩過一口氣來。
袁紹在后方看著,震驚于呂布的神勇之余,也擔心再折了將領更損士氣,于是鳴金收兵。
盟軍眾將且戰且退,兩方徹底罷兵。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經此一戰,呂布是徹底坐實了天下第一的名頭,單論勇武來說,怕是天下已經無人能敵。
城樓之上董卓憤憤道:“袁紹小兒,斗將不成使陰招,派人圍攻奉先,著實無恥!”
他一面命人收兵,一面看向李墨:“玄圭!你的文章可曾寫好了?本相要好生給那袁本初長長臉!”
可李墨哪里會寫什么文章?
他只得回道:“相國容稟,方才城下一番龍爭虎斗,在下已是看的入迷,一時也不知該如何下筆。不過我心中已有腹稿,回去之后便立刻寫來,呈與相國!”
呂布打了勝仗,董卓倒也開心,因此相當的近人情:“既然如此,那本相便等著你的好消息了!”
說罷,董卓吩咐一聲,他要去迎接自己那個“好”兒子了。
李墨自然跟在一旁。
“奉先果然神勇,區區關東鼠輩,如何是吾兒的敵手!”董卓哈哈大笑,下了車駕親自去迎呂布。
可得勝歸來的呂布卻還是臭著一張臉,在眾人身后的吳三桂表情也相當不善。
“義父。”呂布勉強抱拳給董卓行了個禮,起身之后立刻問道,“是何人進言讓那小子幫我的?不過是圍攻而已,我正嫌打的不甚盡興,何須他人擾我興致!”
李墨一下子就明白了,為何吳三桂是那副表情。
他出手救了人,被救的人還不領情,看那樣子怕是還罵了他幾句,吳三桂心情能好才怪呢。
“果然狂傲,就是不知道你被劉關張三人圍攻的時候,還能不能說出這些話來。”李墨心中暗道。
真到打不過的時候,呂布也不是不能丟下臉來轉身逃跑的。
這貨就是個欺軟怕硬的家伙,現在如此強硬,不過是沒遇到生死危機罷了。
可眼下這關還要過。
“是我提議替溫侯解圍的。”不等董卓開口,李墨先一步上前開口。
“相國不辭辛苦親臨戰陣,為的是國家安定,四海升平。如今袁紹糾集大軍反抗朝廷,溫侯身為相國義子當多多體諒相國的難處才是。若溫侯戰敗,豈不是讓逆賊得意嗎?屆時軍心震動,怕是不妥吧?”
李墨又接著往回找補了句:“我固然知曉溫侯天下無雙,可今日溫侯也見了,袁紹那些人可不講什么規矩,屆時若有人暗箭傷人,溫侯怕是也難以應付吧?溫侯有損,壞的是相國的大業,還請溫侯慎思之。”
說著,李墨朝著呂布拱了拱手。
他這番話噎的呂布無法反駁。
李墨說的清楚,眼下的戰局為的是董卓的大業,而不是你呂布個人的痛快。
若是呂布真覺得自己打痛快了,比董卓的事業還重要,那李墨自然無話可說。
但呂布能說這樣的話嗎?他敢說這樣的話嗎?
瞪著李墨,呂布半晌不言。
李儒趁勢上前打圓場:“玄圭所為也都是為了溫侯的安全,大家都是為相國做事,還請溫侯看我面上,揭過此事。溫侯得勝歸來,城內已備下酒宴為溫侯慶祝。”
而李墨的話聽在董卓耳中,他自然是極為受用的。
因此,董卓也開口打圓場道:“奉先此番辛苦,為父知矣,莫論其他,且去歡宴便是。”
董卓都下場如此說了,呂布還能如何?
“義父有命,孩兒自當遵從。”呂布勉強平息了下來。
可他那態度,著實不像是要好好慶祝的。
一場宴會下來,除了董卓樂呵呵的外,其他人都被呂布的態度搞得是在強顏歡笑。
臨了臨了,醉醺醺的董卓還不忘叮囑李墨:“玄圭啊,別忘了早些把你的大作呈上,本相,本相等著看呢!”
“在下省得,請相國放心。”李墨起身答應。
董卓被婢女扶下去了,呂布當即長身而立,狠狠的看了眼李墨后,轉身離去。
在他身后,張遼等人跟著離開了。
可以看得出來,李墨怕是已經得罪了他。
不過李墨卻完全不以為意,呂布走了正好,李墨正好跟其他人拉拉關系。
諸如樊稠、張濟等人,李墨都混了個臉熟。
直至宴席散場,李墨才在吳三桂等人的護送下返回自己的住處。
“你回頭挑幾個精明點的人,從家里調些金子來,給各家都送上點好處,結個善緣。”
李墨回到住處對吳三桂如此說道。
吳三桂聞言愣了一下,很快點頭應了下來:“那呂布要不要送?”
“送,都送!汜水關那邊也別落下了,這都是咱們的誠意。”李墨嘴角一彎,隨口答道,“尤其是呂布麾下張遼、高順那些人,一個都別拉下。”
吳三桂記了下來,可嘴上不免發些牢騷:“便宜呂布那廝了!”
“我的錢,我還未急,你倒是急上了?”李墨輕笑一聲,“知你今日受了委屈,放心,早晚有報仇之日。”
說著,李墨揮手打開一道傳送門,讓吳三桂回去辦事,順便找人幫自己寫篇文章應付董卓。
自虎牢關的亂斗之后,又過了數日,盟軍剛剛斗將失敗,也不敢輕啟戰端,兩方就這么僵持了起來。
而李墨也開始著手準備啟程離開了,他沒有自己的士卒,留在此處也是無益,還不如早去河東平賊。
董卓有言在先,倒也沒有攔他。
只是李墨雖收拾的差不多了,卻并沒有走,因為他還在等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