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真相
- 攻伐諸天,從四大名著開始
- 梅菜不蒸
- 2099字
- 2025-06-03 08:00:00
吳三桂愣了一下:“有結果了?”
想了下剛才李墨的樣子,他就是站在那里看著那個獵戶,一言不發,結果怎么來的?
可皇帝都這么說了,吳三桂也不能反駁,只好閉口不言。
只是他閉嘴,李墨卻并未住口。
斜視了下吳三桂,李墨語氣轉冷:“方才是誰給你的膽子,敢對朝廷大員口出狂言?莫不是以為是朕的親衛,就自負有圣眷在身了?”
“嚇!”
吳三桂渾身一激靈,瞬間臉色變白。
“陛下,臣,臣......”
因為太過著急,吳三桂一時間竟結巴了起來。
說白了,這個時候的吳三桂還年輕,受到李墨的賞識,負責皇帝的安保工作。
這在古代不就是心腹嗎?更代表著皇帝的信任。
哪個年輕人會不膨脹一下?
更何況吳三桂了。
再加上李墨一直在軍中潛移默化的引導,讓自己的元從將領和前順將領之間互生芥蒂,不能合流一處。
畢竟他們之間要是太和諧,李墨可就坐不安穩了。
但這也導致了吳三桂的膨脹,憑借著李墨的賞識,他都敢對王子騰呲牙了。
看那小子慌張的模樣,李墨自覺也算是敲打夠了,聲音便緩和了下來:“只此一次,下不為例,正常的政見有別可以,但有些話你還是要知道輕重的。”
“是,是!”
這會兒周圍的溫度并不高,但吳三桂卻渾身直冒冷汗,連連點頭。
想了下,李墨還是決定把之前在吳三桂那里埋的一個雷給點破算了,也省得這小子日后胡思亂想。
拍了拍他的肩膀,李墨盯著吳三桂的眼睛說道:“跟在朕身邊,只要用心做事,前程、美人都會有的,年輕人,上點心!”
說完,李墨嘴角勾起一個微笑。
吳三桂打了個冷顫,心底有種不好的預感,小心的看了眼李墨,卻正對上李墨的眼睛。
猶豫了下,聯想到李墨的態度,咬咬牙,吳三桂開口道:“陛下,臣有......”
“朕知道。”李墨轉過身去,悠閑的回道,“你是想說,之前城破之時,你看上了一個前朝皇宮里的宮女,然后沒打招呼讓人給你弄回去了,是吧?”
吳三桂這下是真的駭然了,連這皇帝都知道?
“陛下!”吳三桂大呼一聲,撲通跪倒在地,“臣有罪!臣辜負陛下看重,罪該萬死!”
李墨心內得意,治不了別人,還治不了他吳三桂不成?
之前李墨就推測出來了,這個吳三桂,與其說他是歷史上那位平西王,不如說他更接近民間傳說中那位“沖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
歷史上的吳三桂開山海關投降清朝,可不是因為一個陳圓圓那么簡單。
但就李墨的觀察來看,自己眼前這個小子可像是一個情種,只不過他有些過于濫情而已。
在女色上把持不住。
因此,故意留心之下,吳三桂那點小動作自然就被李墨發現了。
只是李墨知道后,當時是隱而未發,直到今天看機會合適才拿出來敲打吳三桂。
李墨隨意的擺了擺手:“起來吧,朕要是想治你的罪,還用等到今天?一個女人而已,你要是開口,朕會不給你?朕不過是等著看你什么時候來找朕罷了。”
吳三桂從地上站起來,滿臉愧疚:“臣有負陛下信任。”
“你是有負!”李墨語氣很重,但卻并未怎么處罰吳三桂。
“女人就算了,在你府上就是你的了,罰你一年俸祿以儆效尤,你可心服?”
吳三桂此時心里只有對李墨的敬畏和感激,哪里還敢不服。
“臣心服口服。”
李墨抬眼看了下,吳三桂頭頂的數字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又漲上去了一點,足以證明這會兒他說的是真心話。
“日后好生做事即可,有心人朕自然能看在眼里,不吝封賞。”
說著,李墨意味深長的掃視了一圈,周遭不少人都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
李墨敲打吳三桂的舉動被所有人看在眼里,這份信息掌控能力,讓所有人都想到了另一個皇帝。
朱元璋。
心里有鬼的人自然表情有異。
無聲的笑了笑,李墨不再給周圍人壓力,轉而看向了王子騰。
一個普通的獵戶,以王子騰的手段,應該不用多久就能問清楚了,李墨也能確定自己的判斷究竟準不準確了。
不一會兒,王子騰一臉詫異的走了回來。
李墨看他的表情就猜到了答案,臉上帶著笑問道:“如何?王卿可問出什么來了?”
王子騰搖頭,朝著李墨一拱手:“臣誤會了那三位士卒,陛下是對的。”
經過他的詢問,那個段甲說的話與三個斥候說的一般無二,而且就王子騰看來,那人并未說謊。
那么也就證明了,那三名斥候說的都是真的。
難不成,這個普通的獵戶真就是天生神力?
王子騰心中難掩驚訝,朝著李墨繼續進言:“陛下,臣覺得可以先養著此人,待他身體好轉了,再行......”
話說到一半,他發現所有人都在看向李墨。
他先是一愣,然后立刻反應了過來:“陛下難道已經知道真相了?”
看那些人佩服的表情,王子騰就明白了,自己一無所獲之事早在李墨的預料之中。
李墨也沒隱瞞:“沒錯,王卿此番徹底為朕排除了所有的錯誤答案。那么,排除了一切不可能的原因,剩下的即使再不可能,那就是真相!”
“真相......”
在場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李墨這句話給激發了出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李墨輕笑一聲,隨后問道:“諸位愛卿應該都知道《三國演義》這本書,那里面各路名將可謂是層出不窮,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關羽關云長了,諸位可還記得他使的是什么兵刃?”
“青龍偃月刀!”錢謙益脫口而出。
“受之先生說的不錯。”李墨贊許的點頭,然后又問出了另一個問題。
“那么各位可還記得,在話本中,關羽所使用的兵刃有多重嗎?”
這也不是什么難題,很快答案就出來了。
《三國演義》原文:云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艷鋸”,重八十二斤。
只是眾人都不知道,李墨問這個干嘛?
可接下來,李墨又詢問了吳三桂一個問題:“長伯常年習武,不知你慣用的兵刃重多少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