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再次入股木器廠
- 穿到82年,從直播賣貨開始致富
- 掉進米缸的猹
- 2297字
- 2025-07-30 17:15:00
林慶安是從縣城送完貨,回來的時候順便去了木器廠。
剛進廠遠遠就聽見錢友良正扯著他那沙啞的嗓子發脾氣,林慶安臉上剛浮現出一絲笑意,他面前就堵上來一個人。
是個生面孔。兩方心里都是這個想法,說話前都在打量對方。
來人是個三十多歲的男人,一側耳朵上夾著一只鉛筆,手里拿著一支鉛筆和一個三角木尺。
視線在林慶安身上掃過,看他背著背簍就以為他是來看家具的村民。“來打家具的?你跟我走吧!我帶你去車間看看樣式。”
這人雖然臉上沒什么笑模樣,但好歹沒有直接趕人離開。林慶安也不解釋,就跟著他往里走。
“你想買什么家具?結婚的?”那人可能見林慶安年齡不大,就自己猜測。林慶安點頭,就問起了廠里的衣柜和組合柜,那人竟然都能說個八九分。
沒等跟著對方到樣品車間,氣呼呼的錢友良從木材車間出來正好撞見。看到林慶安那刻,對方眼里頓時有了光,頂著一頭亂糟糟的頭發上來拉著他就走。
“你可算是來了,趕緊的走走走,你再不來老王都要在辦公室里發芽了。”錢友良難得的講了個冷笑話,林慶安任由他拉著自己往辦公室走。
只是走了沒多遠,兩人就被剛才那個男人攔住。“老錢你干啥?人家小同志是來挑結婚家具的,你這要拉著人去哪?”
錢友良一愣,回頭看了看林慶安,可能是真以為自己拉錯人了。確認一遍后,他推開擋著的人直接把林慶安拉去廠長辦公室。
“他閨女都快上小學了,結什么婚。”
話說完兩人已經推門進了辦公室,錢友良后知后覺回頭問了一句,“你要結婚?”他和王懷平是知道林慶安離婚了的,以為他準備二婚。
林慶安還沒解釋這是個美麗的誤會,已經看到兩人的王懷平就站了起來。“你要結婚了?我咋一點都沒聽說,你這是連我也瞞著。”
得,林慶安不得不開口解釋。聽說都是猜測,這茬才算揭過。
王懷平見著人心里這才踏實,又把開會的事情撿跟他們有關的說了說。確實是林慶安認為的那個意思,領導支持木器廠擴建,但支持資金有限,鼓勵廠領導職工共同解決難題。
白話就是:你們要擴建,名聲領導要,難度自己克服!
“你不知道我這幾天愁的頭發是一掉一大把,你看看我這黑眼圈都趕上鍋底灰了。”王懷平朝著林慶安是道不盡的苦水,跟棵沒親娘的小白菜一樣。
林慶安就喝著茶聽他訴苦,等他過了癮才插話。“王廠長是需要我做些什么?如果您有好想法不妨說出來咱商量商量。”
王懷平跟錢友良對視一眼,顯然兩人早就已經商量過了。“我們是想著,這廠要是一擴建,你之前投那一萬塊占的股就更少了。你要不要趁著這次多投一些。”
這話自然是錢友良說的,大廠長說這話萬一被拒絕,豈不是沒有后路了。
林慶安挑眉,看了眼小心盯著自己的王懷平,心里已經暗自發笑。他們這個提議正是他想要的結果,但因為他有些想法需要提,也想要一定的話語權,所以還得矜持一下。
看他默不作聲,急脾氣的錢友良就有些坐不住了。他不停把目光投向王懷平,催促著對方趕緊說話。對方能當上廠長也不是傻的,心理戰上總歸是有些城府的。但也不多!
眼瞅著錢友良開始坐立不安,林慶安才緩緩開口,“我特別能理解上面領導的指示精神,咱這廠出去的家具那是一片好評。要是能做大做強那就更好了。”
王懷平知道他這是有主意了,就催著他聊聊。林慶安的意思很明確,他投錢出主意,王懷平實施繼續當管理人員。
最后一番協商下來,林慶安投入二十萬,拿廠里百分之五的股份。但他給廠里出的圖紙,將不再有單獨的利潤。
聽著是比之前少了,但實際是多了很多。比較之前的兩成利潤和那一萬塊入股,總共也分不到百分之一。這次分這么多,還因為他要參與廠子未來前景的改造。
三天時間,他們制定了木器廠初期改造計劃。首先是把木器廠改成家具加工廠;再由王懷平走路子買下木器廠旁邊十畝地用于擴建。
因為廠里公賬上沒錢,所以這塊地是林慶安個人買的單獨所有,但無償提供給家具廠使用。
擴建后職工增加,家具加工速度也快,銷售就是最重要的環節。林慶安提議買幾輛解放卡車,再招幾個銷售員,把周圍縣市的銷售渠道打開,讓家具廠的家具銷往全國各地。
為了支持廠子發展,林慶安決定起好帶頭作用,先在墨縣開一家家具專賣店。為此他還專門畫了幾套圖紙,把沙發、茶幾、電視柜,衣柜都做了統一,保證客戶能一次性買齊,保持了極高的美觀性。
王懷平最近跟打了雞血一樣興奮的上躥下跳。前幾天把林慶安當成客戶的木工師傅李耀陽,在經過最初的懷疑后,也被林慶安的圖紙征服。
中間林慶安回了一趟墨縣,家里那么大個攤子全扔給主管他不放心,回去待了兩天又回了家。
等到家具廠的擴建正式開始動工,林慶安才帶著劉懷英和恒斌坐車回了墨縣。
一回來,林慶安又開始四處找門店。最近房子的價格又漲了,他是想著能買就不租。可他在百貨商店附近轉了一天也沒找到房子,最后無奈只能又盯上棚戶區這片。
大家都知道批發市場人流量大,各種店鋪都聚集到這里,在這邊開家具店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知道他要開家具店,林慶國和陳強得空就在棚戶區附近轉,同一個地方前天他看過,過兩天另一個人指不定又會從那里走一遍。
找了半個月,還真讓林慶國找到一處。他跟店主聊了一會,就急匆匆去倉庫找林慶安。
在車上跟他把房子的情況大體說了一遍,“那房子你應該也知道,就在進棚戶區的那個路口拐角上。除了有點大外,其他沒毛病。”
兩人沒說幾句話就到了地方,不說其他的,單是位置林慶安就特別滿意。
這里是個十字路口,進出棚戶區的人員車輛都要從這個店門口走。林慶國擔心的是面積大了,因為現在的房主是把自家和他大哥的房子一起賣的。
這邊都是一家四間房八十個平方,兩家八間房面積就是一百六十平。而且他進去看過了,這房子常年沒人住,想用就得推倒重建,那投入又是不小的一筆。
林慶安進去看了一圈,跟大哥說的一樣,要用就得全部推到,但他很滿意。而且一圈看下來,他腦海里已經有了初步圖紙,關于房子怎么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