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三兄弟齊頭并進
- 穿到82年,從直播賣貨開始致富
- 掉進米缸的猹
- 2356字
- 2025-07-29 17:15:00
林慶安這邊忙碌異常,林慶國兩口子也正在為找個更大的店面發愁。
飯店里的客流一直在穩定增長,不好搬到離這里太遠的地方。可周圍又沒有合適的店面出租或者出售,兩人整日愁的覺都睡不著。眼睜睜看著有客進不來,白花花的票子飛了,誰看著不著急。
林慶安整日在門店那邊忙的不著家,還是劉懷英帶著孩子來的時候偶然提起,他這才知道。
晚上他回了店里吃飯,主動跟林慶國兩口子提起這件事。
“過了年這附近明顯人流變大,大家手里都有錢也舍得吃。就是咱家店里的桌子不夠,我跟你嫂子想換個大一點的地方,在附近找了幾天也沒找到合適的。”林慶國嘆了口氣。
林慶安笑了,“咱自家有房子干啥還要出去租,讓爹娘帶著孩子去你家或者去我門店那院兒里住,你們把這里裝修一下不就夠用了。”
“等后面店的名聲打出去了,你們還可以在別的地方租個鋪面,搞個連鎖飯店。”單純靠家常菜辦連鎖肯定不行,到時候他可以給兩人提供幾樣特別的吃法。
比如麻辣燙,米線店。這些不比飯店掙錢少,而且掌勺的人還輕松,就每天煮煮燙燙就行。
劉翠詫異。她沒想到林慶安竟然會直接把房子拿出來讓他們嚯嚯,急忙就要擺手拒絕。
劉懷英早就跟著上火好幾天,根本不給她拒絕的機會。“老三說的不是虛話,反正附近也找不到合適的,你們就聽他的吧!”
“你們要實在過意不去,不是有那個詞叫啥來?入股,對入股。”
林振東糾正,“是分紅。”
分紅可以啊!讓他們一分錢不花白糟蹋房子,他們是肯定不接受的。
林慶國和劉翠兩口子對視一眼,堅持要分兩成利給林慶安,他要不同意這房子兩人就不用了。
林慶安最后無奈答應下來,就這么莫名其妙多了一份不菲的年收入。
飯館的裝修林慶安給畫了個圖紙,把堂屋的炕推了做成幾個包間。又把院子跟門頭房打通,做成一個大廳,中間承重柱子周圍擺放海貨,菜品展區;廚房在東北角的屋里。
這么一設計,整個房子的格局就變了。也光榮的成了最近最大的別具一格的一家飯店,用的工人跟蓋門頭房的是同一批。
確定下來動工日子后,幾人找了個時間給劉懷英和孩子們搬了個家。店里動工不歇業,劉翠甚至還多招了兩個服務員幫忙。
大哥三弟一過年都在搞建設擴展生意,林慶軍兩口子就有點小焦慮。他們怕忙碌一通上不如哥下不如弟,成了家里混的最差的一個。
得知哥嫂的焦慮,林慶安也給他們出了個主意。
“養殖場后邊還有那么大一塊空地,你們可以跟大隊長申請再承包幾畝。到時候把地圈起來養上羊和牛,再蓋一排圈冬天用。”
牛羊一年四季滿山跑,冬天抗凍吃干草,是最適合在村里養的。
村里那么多種地的,冬天山上草枯了,可以買玉米秸花生秧來軋碎了喂,十塊錢的草能吃一個月。
林慶軍兩口子考慮了幾天,覺得他這個方法可行。就去找大隊長又把緊挨著養殖場,后面的幾畝地承包下來。從畜牧站買了二十只羊和十頭牛。
得知他們養了羊和牛,林振東怎么想都不放心。就跟劉懷英商量著老口子分工合作,劉懷英繼續留在墨縣幫忙接送孩子,林振東回家幫林慶軍兩口子。
關鍵他覺得自己這個村長現在的權利不大,但是長時間不在村里也說不過去。
施工隊忙碌到五月,鋪面和后面的倉庫才施工完成。林慶安大手筆的把所有室內地面和墻都刷了水泥,又跑去跟服裝廠有生意合作的紡織廠買了一批瑕疵布。
現在沒有后世的各種墻面漆,又怕光禿禿的墻面會刮壞衣服,主要也是影響美觀。掛布簡單還有色彩,他根據男女款和上衣褲子的區域掛了不同顏色的布。
后面的倉庫里,林慶安還專門找木匠做了一批貨架。男女裝各自一個倉庫,放上衣,襯衣,T恤和褲子都有單獨的一排架子。上面貨物堆的滿滿的,再多的全都分門別類數出固定數量裝在麻袋里,麻袋外面寫好品類,都堆在另一個倉庫的貨架上。
要的多的批發商直接扛麻袋里的貨,少的就直接貨架上點貨。一個男裝女裝倉庫各三個人,剩下兩人管放麻袋的倉庫。
雖然林慶國兩口子的慶國飯館施工晚,但工程量小還是早門店幾天裝修完了。
又幾天后門店也裝修完了,開業這天,林慶國和陳強各帶著幾個員工在店門口,倉庫正門口放了幾掛鞭炮,好好的出了個動靜。
穿著同意男女員工服裝的店員,各自分站兩邊。林慶安學著后世搞了個有模有樣的剪彩儀式。
蘇清玉和秦盛林,以及跟他關系不錯的批發商戶,各關口的人員都來捧場。
慶安布衣坊,就這么誕生了!
開業當天,林慶安搞了個開業活動,除了新款全場八五折。早就好奇觀望的居民,還有來往的商客全都涌進店里。有瞧熱鬧的,有看貨,不管奔著什么心理進店的,最后都沒有空手走的。
這個年代根本不怕有人敢偷東西,大多數人還都是很淳樸的。幾個店員忙的團團轉,用著林慶安培訓時教的那點專業話術給客戶講解。
別說吃午飯,一天下來水都沒顧得上喝幾口。林慶安很爽快的,當晚關門后請大家去林慶國的店里吃了一頓。
林慶國還特意給大家送了一大盤水煮蝦,這是他今天一大早特意騎車去海邊買的,就是為了慶祝林慶安開業。
晚上吃了飯回到辦公室,林慶安算了開業一天的銷量。發現男裝專賣店,竟然比女裝店的銷售額還高幾百塊錢。
其中賣的最多的,是男士襯衫和牛仔褲。
知道大院同時批發男女裝后,之前去里面拿貨的老主顧們都到這邊進貨。只有不熟的批發商還在棚戶區的攤位里進貨。
林慶安每天忙著往返幾家店和服裝廠,還抽空跟陳強一起去買了套房。
房子也在小學附近,但不去林慶國他們住的近。房子面積不到八十平,只有四間堂屋和一個雜物間,沒有耳房。最后花了兩千二買下,過了戶。
房子要住人還得收拾一下,陳強兩口子暫時還住在林慶軍家的房子里,還按市價又給了半年的房租。
陳大林聽說兒子買房了,高興的去給林慶軍送了好幾板車的春玉米秸。林慶軍要給他錢,還把老頭子惹毛了,說以后見了都不讓叫大爺了。
當時電話里聽說這事,林慶安笑了笑,安慰不好意思的林慶軍,“二哥你不用不好意思的,那玉米秸收也沒幾個錢。到時候我幫他家賣大棗的時候,給他們一斤要高一分錢都綽綽有余。”
林慶軍感覺并沒有被安慰到,但好歹兄弟是自家的,欠他的人情比欠別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