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計策成功,絕殺
- 大清:九子奪嫡,草包老十贏了?
- 始源直至終焉
- 2029字
- 2025-06-20 15:39:21
“好!算得好!”胤?撫掌大笑,打破了寂靜,“斯當東爵士,如何?本王沒說錯吧?此題于我大清蒙童,亦非難事。看來劍橋的學問,也不過如此嘛。”
斯當東的臉漲成了豬肝色,羞憤交加,卻一句反駁的話也說不出來。
胤?見效果達到,不再窮追猛打,悠然道:“好了,第一題爵士已出,本王這邊也算答了。那么,現在該本王出這第二道文題了。”
“今有一物,置于斜坡之上。初始,其靜而不動。然,若斜坡之傾角漸增,至某一特定角度,此物便會自行沿坡滑落。
敢問爵士:此物為何恰于此特定角度滑落?其滑落之始,所循之律為何?若斜坡光滑無阻,此物滑落之速,又將如何變化?”
大清官員們面面相覷,完全摸不著頭腦。斜坡?滑落?角度?速度變化?這聽起來像是工匠琢磨器物滑動的經驗之談。
然而,斯當東爵士的表情卻瞬間變得極其精彩!他先是愕然,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隨即,一股難以言喻的驚恐之色,他的瞳孔驟然收縮,死死地盯著胤?,仿佛看到了世間最不可思議、最恐怖的事情!
“這……這不可能……”斯當東失神地喃喃自語。他作為劍橋三一學院的學生,牛頓爵士的校友,怎么可能不知道這個問題背后所指?!
這分明是在探討靜摩擦力與最大靜摩擦角的概念!是在問物體開始滑動的臨界條件!是在問滑動開始后,物體在無摩擦斜坡上的運動規律——那正是牛頓第二定律描述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與重力分量相關!
最后的問題則是關于牛頓第一定律慣性的解釋。
這些知識,是艾薩克·牛頓爵士的偉大發現,是奠定近代物理學的基石!在此時的歐洲,也是最高深、最前沿的自然哲學!
除了頂尖學府和最優秀的學者,普通人根本無從知曉!他們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從萬里之外、一個被視為“封閉落后”的東方帝國親王口中問出?!
難道……難道東方也誕生了一位如同牛頓爵士般的曠世奇才?!難道大清的格物致知,已經達到了如此深不可測的境界?!
胤?看著他失魂落魄的樣子淡淡催促道:“斯當東爵士?此題雖涉天地之理,然于你劍橋高材生而言,想必亦非難事。莫非……爵士也需請個蒙童來助陣不成?”
廳堂內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屏息看著斯當東。大清官員們雖不明所以,但見那方才還不可一世的紅毛鬼此刻面如土色、啞口無言,心中也隱隱升起一股揚眉吐氣之感。
斯當東被胤?的嘲諷激得臉皮紫漲,他深吸幾口氣,強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
他畢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雖然胤?能問出牛頓定律的核心問題讓他極度震撼,但具體解答本身,他還是掌握的。他拿起羽毛筆,在紙上顫抖地寫下:
“物靜于斜,蓋因摩擦力抵其下滑之勢。傾角漸增,摩擦力隨之而弱。待傾角至某值,摩擦力達其極限,再不能抗下滑之力,物遂動。此角謂之‘靜摩擦角’……”
“物始滑,若無摩擦,則其受重力沿坡之分力牽引,此力恒定,故物作勻加速直線之行。其加速度,與重力、傾角皆有關聯……”
他的解釋雖然有些磕絆,但核心內容基本正確。
“好,好。”胤?輕輕鼓掌,“爵士解得還算明白,雖未盡述其精微奧妙,倒也中規中矩。”
斯當東嘶聲道:“親王殿下!文試三道,我方已出其一,貴方答其二!現在我要連出兩道!請親王親自作答,不得假手他人!”
胤?做了個“請”的手勢。
接下來的兩道題,一道是建筑中力學結構的問題,這題可以說正中胤?的專業領域;另一道則是需要運用對數計算的復利增長問題。
胤?只是瞥了一眼題目,幾乎沒有過多思索,便拿起筆,用極其簡潔的符號和算式,在紙上行云流水般寫出了清晰、準確、甚至比斯當東預想更精妙的解答過程!
當胤?放下筆,將兩份完美答案推到斯當東面前時,整個抱著看熱鬧在內的西洋使團,臉色都很不好看。
東方的科學水平……究竟到了何種地步?!難道他們一直以來引以為傲的“文明優勢”,在真正的東方智慧面前,竟如此不堪一擊?
“斯當東爵士,三道文題已畢,看來貴我雙方,算是……各有千秋吧。”
“然,本王今日觀爵士解題,所用之符號、算式,雖精巧,卻似有繁復之嫌。想來貴國雖重格物,然于民生實用之道,或有所疏漏?”
“我大清以農立國,最重實務。恰如本王所言,鄉野之間,常有難題困擾黎庶。譬如這田地丈量一事,便是個老大難。”
“蓋因前朝戰亂,田畝冊籍散失,加之河道變遷,山川改易,許多耕地的形狀,變得……嗯,頗為奇特。非方非圓,非規非矩,七凸八凹,曲曲折折。官府派人丈量,往往費時費力,所得面積卻常與實情不符。”
“面積大了,農民便要多納糧稅。面積小了,國庫稅銀便要短少,于國不利。此等難題,困擾地方已久。”
說到這里,胤?從袖中取出一張早已準備好的、畫得極其精細的圖紙,展開在眾人面前。
那圖紙上,赫然是一塊形狀不規則的“田地”!它的一邊緊鄰著一條彎曲的河流,兩端則是人為劃定的直線邊界。
“本王手中,恰好就有這么一塊‘疑難’之地。”胤?指著圖紙,看向斯當東:
“此圖乃實地勘測所繪,比例精確。河道、山腳之線,皆按實測描摹。久聞西洋算學精妙,尤善測量之術。斯當東爵士更是劍橋俊杰,學究天人。”
“那么,就請爵士閣下,不吝賜教,動用貴國最精妙的學問,幫本王算算,這塊關乎黎民生計、朝廷稅賦的土地……”
“其真實面積,究竟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