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東萊太史慈
- 我為黃巾,三國群雄盡哀鳴
- 快叫麒麟哥
- 3788字
- 2025-05-26 17:31:20
“天師,這兩天不斷的有百姓前來投奔咱們,算起來足足有七八千人之多,如此糧食更不夠用了。”
聽到自己收集的引雷之物,現在還派不上用場,少女心中微微有些失望。
作為管亥的女兒,哪怕她如今才十五六歲,可也已經是這支黃巾軍中的后勤主官了。
身居高位后自然也是有著極大的壓力,軍中需要吃飯的嘴,如今是越來越多了,可糧食卻是越來越少,管悅最近也是愁的徹夜難眠。
所以她無比期待,沈諾這位天師真能引雷助陣,幫大軍攻破都昌城,好從里面獲得糧食。
“把那些前來投奔的百姓,都編入攻城隊伍中去,搶走他們糧食的是城里的豪族,想要活命就把糧食奪回來。”
沈諾倒是不擔憂這個,新來的百姓正好能加入到炮灰隊伍當中,反正都是死路一條,豁出命去搏一搏的話,他們說不準還能拼出一條活路出來。
至于說會不會愧疚,這些百姓餓死也是死,與其那么憋屈死去,還不如在臨死前咬下豪族們一塊肉,多少也能在生命結束前,不再那么的窩囊。
那些百姓也是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哪怕是投入黃巾軍中,會被編入到攻城的炮灰里,可四周的百姓還是源源不絕的到來。
如今他們已經沒有了其他選擇,反正左右都是一個死,能在臨死前吃上一頓飽飯,然后讓那些城里高高在上的老爺們難受,那也算是死的不虧了。
只是如此一來,讓城內的守軍可謂是壓力倍增,城外的草芥們不但沒有被殺怕,反而是越殺越多了。
這情況也老爺們緊張了,城外的那些刁民已經殺紅了眼,真要是守軍被消耗干凈,讓那些刁民殺入城內,怕是自己也落不到什么好。
為了能夠守住城池,城內的世家豪族也開始出力,不光是拿出了一些糧食物資,還派出了他們的部曲參與到了守城。
只是這點人投進去,也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哪怕是外面的流民,死十個才能拼死他們一個,他們也是承擔不起這損失。
隨著戰爭的延續,城里的守軍越發不支,終于在這場攻防戰進行到第五天時,有一個卑微的草芥爬到城墻上。
這就像是開了一個頭,接下來的時間里,越來越多的草芥,靠著那簡陋的木梯爬上城頭。
雖說很快就被官兵殺退,但這也是讓城里的老爺們心憂不已,開始想著尋求援軍,免得真被這群賊寇破了城池。
“東萊郡如今是自身難保,怕是沒本事來救援吾等,只能是前往淄博向刺史大人求援,或許還可以尋得援兵。”
只是在商討向誰求援時,這些世家豪族與官吏們,一時半會卻是拿不定主意了。
這時期的青州黃巾泛濫,各郡縣都是自顧不暇,在商討了半天之后,也只能是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青州的刺史焦和身上了。
“怕是無用啊!
咱們這位刺史大人,自前去討董無功而返后,就變得更為荒誕不經。
前些時日黃巾殘部從冀州歸來,刺史大人居然想要用焰冰丸,來阻止黃巾渡河,結果卻是被殺的大敗。
現如今治所所在的齊郡,已經是殘破不堪,想要去求援,怕是那位刺史大人只會讓咱們求神仙相助,平白消耗咱們本就不多的兵力。”
孔融舉薦的孝廉王脩,在聽到有人建議向焦和求援,苦笑連連的說道。
青州原本屬于富庶之地,兵甲也算是齊備精良,可偏偏遇到了一個不靠譜的家伙做刺史,結果讓青州成了黃巾的樂園。
聽他這么一說,其他人的眼神也是暗淡了下來,王脩說的沒錯,若是不能找來救兵,突圍求援只會是浪費原本就不多的力量。
“叔治慎言,諸位不必驚慌,雖說青州本土勢力中,確實沒有兵馬能夠前來救援我都昌,但也并非找不來援軍。
去歲將青徐黃巾擊潰的公孫瓚,如今也是派出了一支兵馬來了青州,若是能夠尋求他們出兵前來,即便不能將賊寇全滅,也能使都昌轉危為安。”
孔融也知道焦和不靠譜,不過彼此都是名士,還要替他遮掩一下臉面。
“文舉公,可是與其相熟爾?”
聽到孔融說還有希望,崔弘面色焦急的問詢道,這時候的他已經沒有了往日的風度,唯恐城破后被草芥們清算。
“領兵的主將是田楷,老夫與其倒是沒有什么交情,但其副將平原相劉玄德乃是盧子干的學生,憑借老夫與盧子干的關系,想來能讓他出兵相助。
只是如今黃巾賊寇圍城甚嚴,想要前去平原國也非易事,也不知需派多少兵馬才能突出重圍?”
孔融作為漢末的上層人物,對于周邊的局勢還算是清楚,知道公孫瓚對付黃巾有一套,前段時間殺的青徐黃巾大敗而逃。
而且在擊敗青徐黃巾后,公孫瓚還任命田楷為青州刺史,和袁紹爭奪青州這塊地盤。
雖說并沒有得到朝廷,還有青州的世家豪族的承認,不過其實力同樣卻是不可小覷。
田楷他沒有把握能說動,但對于劉備他覺得可以試上一試,怎么說自己也是當今名士,劉備來救援自己還是能得到不小的好處。
“就算再難也要試試,否則咱們困守孤城,早晚要被黃巾賊寇得逞。”
聽到是公孫瓚的人后,崔弘也是眼前一亮,雖說他們這些世家瞧不起公孫瓚庶出的身份,但卻不得不承認這家伙是一個猛人。
哪怕他的這位同窗好友,沒有他的本事大,可城外的草芥們,也不如那支黃巾的規模,想來那位平原相,應該不會讓他們失望。
“那咱們抽調出一百精銳,突圍前去求援?”
作為北海的都尉,彭璆在那些世家豪族的家主們盯上他后,只能是咬咬牙說道。
這時候想突圍求援,可不是什么容易事,城外的黃巾賊寇,定然會全力阻止,所以哪怕兵力極為緊張,為了能夠成功,他也是決定派出一百精銳。
“這點人怕是不夠啊!”
一百精銳是不少,但城外的黃巾賊寇可是人山人海,怕是很難能突破重圍前去求援。
“如今城內只有千余兵馬,哪怕是加上諸位的部曲,也不足兩千之數,再多守城怕是都不夠。”
彭璆也知道憑借一百精銳很難突出重圍,可這已經是他能抽調出來的極限了,否則守城都將顧不過來。
“這可如何是好啊?”
崔弘等人聽到彭璆這么說,也是愁的直扯胡子,求援確實重要,可守住城池才是重中之重。
“府君,諸公,想要突圍而出,人多并不一定有用處,若是諸位能信得過某家的話,某家愿孤身帶上書信求援。”
就在這些大人物們愁眉不展,想不出破局之策時,一個身材壯碩,相貌不凡的漢子從角落里站起身后說道。
“此次子義能不顧安危,殺入城內與老夫共御強敵,已經是冒了極大的風險,老夫如何能再讓子義再度陷入如此危機之中。”
孔融聽到這話覺得可行,只不過還沒來得及高興,就發現說話的人居然是太史慈,不禁有些為難的說道。
不同于其他的粗鄙軍漢,他們就算是死了也無所謂,但太史慈可是名聲在外,這次前來與自己并肩作戰,更是算得上仁義無雙。
自己若是讓他突圍求援,哪怕是成了也會被人詬病,若是其死于黃巾賊寇之手,那更是會成為他這一生都抹不去的污點。
“昔日府君在外之時,譴人傾意照料家母,家母感戴府君恩遇,故而在得知府君遇難之后,覺得某家或許有可取之處,能有益于府君,方才遣我前來相助府君之急。
如今眾人皆感突圍無望,若某家也畏之不前,這樣豈能報答府君的顧之情誼,又如何能夠完成家母遣某家前來之本意?”
對于孔融,太史慈原本還是抱有期望的,這亂世之中,能投效一個明主,是大多數文臣武將的最佳選擇。
所以哪怕孔融給予的恩情,并不算是太大,不過是在自己逃亡之時,讓人給母親送了些吃食,他依舊是借著這個由頭,冒著巨大的風險前來相助。
要知道他們家也并非是什么小門小戶,即便是自己在外,家族里面的親眷也會照顧好母親,孔融那么做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
但在真與孔融接觸過后,特別是這次黃巾圍城,太史慈請求出城帶兵出城驅逐被拒之后,發現這位名士并非是什么雄才大略之人,在這亂世里怕是難有太大的作為。
所以他打定主意,再為孔融冒險一次,也算是還了那點恩情,過后彼此再無相欠。
“事到如今,也只能是如此了。”
看太史慈說的這般果決,孔融雖說是心中擔憂,也只能是同意讓他突圍前去尋求劉備來援。
‘如此也算兩清了!’
看孔融答應讓自己冒險突圍前去求援后,太史慈在心里面也是長舒了一口氣。
要是這位孔北海真不舍得讓自己冒險,那自己底下若是再干脆利索的棄他而去,名聲怕是會受到影響。
“都昌城內數萬百姓安危,皆是在子義之手,必行定要珍重啊!”
幾經潤色,孔融總算是把這封求援信寫好,親手交給了太史慈之后,充滿期許的對其叮囑道。
“某定不負府君所托——”
太史慈接過書信后,也不再有絲毫的耽擱,直接走出官邸,在裝甲俱全后翻身上馬。
不過在臨行前,還是忍不住忘了一眼官邸,心里面一陣嘆息。
當初這位孔北海,若是能夠聽自己的建議,趁著黃巾賊寇立足未穩,直接讓自己率軍殺出去,哪里是會像現在這般狼狽。
作為后世東吳頂級將才,太史慈自然能看出,這些黃巾賊寇的戰力稀松平常,面對郡兵的攻擊定會招架不住。
結果這位孔北海猶豫不決,始終是拿不定主意,最后讓這支黃巾軍越聚越多,到如今有了破城的能力。
只能說這位孔北海,空有一個響亮的好名聲,卻沒有那個膽略,不值得自己將身家性命相托。
“擋我者死——”
從側門沖出來之后,太史慈可謂是勇不可擋,遇到的黃巾軍士卒無一合之將。
就如他心中所想的那般,大部分的黃巾軍士卒,都不過是些活不下去的流民,武器都沒有的他們哪來的戰力。
得知側門有人突圍后,管亥忙急匆匆的趕來,可終究只是看到揚長而去的太史慈,不甘之下他對著太史慈身影大聲喝問道。
“汝乃何人?”
“某家乃東萊太史慈是也——”
疾馳而去的太史慈,聽到管亥的問話后,回首厲喝答道。
“東萊太史慈,看來那位劉皇叔過幾日就要登場了,但愿在這之前能攻破都昌,要不然只能是狼狽逃竄了。”
聞訊趕來的沈諾,在聽到突圍而出的是太史慈,頓時想起了這一檔子事。
正是因為太史慈的突圍求援,才引來了那位劉皇叔求援,最終導致管亥死于關羽之手。
可惜自己想起來的還是太晚了,讓這位猛將兄輕松突圍,再想要阻攔也絕無可能。
眼下能做的,也只能是在劉大耳的援軍到來之前,將這都昌城攻下來,那樣有著堅城依托,哪怕關羽張飛再勇猛,也只能是干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