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5章 大明的諸生 士兵們

潞監(jiān)國七月初二日

由潞王世子、江南總督朱由梓主持圍殺輕入清軍博洛部戰(zhàn)役進入關鍵階段。

上萬想要突圍的清軍被擋在新市以南。

南京多鐸得到消息,緊急再次益兵三萬余由梅勒額真伊爾德、恭順王孔有德率領,增援滸墅關李率泰、土國寶部。

意在重新打通蘇州、吳江、嘉興,解救被明軍圍困的博洛所部。

不過駐守蘇州的陳子龍、夏允彝、吳志葵等人早有朱由梓命令,嚴防死守,絕不給清軍一點可乘之機。

以至于至今益兵達三萬人的清軍李率泰、土國寶部,連續(xù)攻打多日都沒有喜人的戰(zhàn)果。

蘇州依舊穩(wěn)穩(wěn)在明軍手中。

更讓多鐸惱怒的是,常州府江陰縣民不滿剃頭令的強行推行,悍然毆死本縣知縣扯明旗造反。

多鐸害怕江陰反賊流竄至常州府,重現(xiàn)博洛部被切斷后路的舊事,切斷攻打蘇州六萬清軍的后路。

于是連忙調集才聚集而起在南京城的兩萬清軍往攻江陰。

但如此一來,南京便陷入空虛,多鐸手中僅剩下數(shù)千滿洲騎兵,萬余漢軍旗清兵以鎮(zhèn)壓南京周邊。

多鐸深思熟慮后,決定召回了原本被調往徐州、揚州方面防范河南李自成殘部反撲及江北南明殘部的滿洲主力圖賴、拜音圖等部,又調回了前往池州、寧國、徽州招降的前明降將劉良佐部。

這一次,多鐸完全推翻了自己攻下南京后定下“招撫為主、武力威懾為輔”的策略,重新擬定了“先剿后撫,重在蘇杭”的南攻戰(zhàn)略。

并準備策劃一場由自己親自領兵南下,徹底擊碎南明君臣的又一次野望,發(fā)動一場不下于南京戰(zhàn)役的又一次南下大攻勢。

————

自監(jiān)國世子借助明軍組織潰散,趁機發(fā)動軍改以來,明軍下層軍士的日子好過不少,雖說除了個別能夠由朱由梓插手的軍隊外,普通營部仍舊很少拿到滿餉,但至少有了可人的改善。

軍餉由監(jiān)軍每月直接在校場上發(fā)放,軍功由紀功官親自過目,軍糧由糧官負責,兼有軍法官巡視軍中不法,而這些勤務官員統(tǒng)一接受監(jiān)軍指揮,不會與各級軍官有直接的利益關系,以確保無人敢在其中做著手腳。

以往在明軍中當兵,朝廷下發(fā)十兩銀子,經過層層盤剝后,到底層士兵手中能有個一兩銀子,都算得上帶兵的將領清廉。

如今朱由梓麾下軍隊的軍餉由朱由梓親自派人往戶部討要,加上蘇松嘉三府的輸送,全部聚集在總督府。

然后再由朱由梓親自指派的總督府軍餉專員,護送至各營監(jiān)軍手中,最后直接按照花名冊由監(jiān)軍帶人當眾在校場發(fā)餉,徹底免去了以往被兵部各級官員以及軍中各級軍官層層盤剝的風險。

而且監(jiān)國世子親自過問的事情,誰敢在其中伸手?有這個膽子的人,至今墳頭草都有手掌高了。

俗話說當兵吃糧天經地義,以往明軍不敢戰(zhàn),戰(zhàn)則一擊即潰,原因就在于軍餉貪墨成風,各級軍官吃空餉、喝兵血,殺良冒功、兵過如篦,極大地造成了明軍中軍紀松弛,以及地方對軍隊的痛惡。

這就導致了地方百姓與軍隊割裂,士兵無榮譽感,加之士兵們又拿不到應有的軍餉,長久以來,自然而然的便生出了混飯吃的想法,以至于將士無心打仗的狀況。

對于軍中監(jiān)軍、軍法官等各種軍官人選的來援,朱由梓選定了那些沒有來得及參加科舉,擁有滿腔愛國熱情只是生員身份的諸生們。

這些年青人雖然沒有考過科舉的官吏們有經驗,但勝在真誠,不會參與那些彎彎繞。

大明雖然沒了半壁江山,但大明一百多年的養(yǎng)士,還是讓朱由梓受益匪淺。

通過考試錄取而進入中央、府、州、縣各級官立學校,包括太學的生員,諸如增生、附生、廩生、例生等,統(tǒng)稱為諸生。

再加上通過鄉(xiāng)試,已經有了做官資格的舉人們。

至少掌握了三府之地的朱由梓可選用的讀書人可就太多了,至少不下于千人。

這些讀書人不無深感國家破亡,無不深懷救國的熱忱,對于朱由梓宣揚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口號極度擁護。

朱由梓能夠以最小代價拿下蘇松嘉三府之地,以及他們下面的各級縣城、鄉(xiāng)鎮(zhèn),少不了這些愛國諸生們的幫助。

他們或動用自己的關系,或鼓動百姓,或宣揚民族大義,極大的打擊了清廷在地方的統(tǒng)治基礎。

甚至于有懂兵的諸生,直接舉起義旗,響應明軍的反攻,充做王師內應。

至少據(jù)朱由梓自己所知道的,常熟、嘉定、昆山、江陰四縣的義軍骨干力量,就是本縣的諸生們。

古往今來,青年人,尤其是青年讀書人,從來就是國家大義、民族大義的先鋒軍,是救亡圖存的骨干。

他們從來不受出身的限制,只遵從大義的方向,誰要是膽敢以強權壓迫他們,得到的,只是無窮的抗爭。

————

鄭三眼,金山衛(wèi)軍戶出身,本名除了掌管花名冊的監(jiān)軍,恐怕沒人知道,只因為眉間箭疤似第三只眼,所以有了個鄭三眼的諢號。

鄭三眼當兵多年,經歷過大大小小數(shù)十場仗,跟隨過多任金山衛(wèi)指揮使,是個十足的軍中老卒,也是金山營中為數(shù)不多的夜不收。

掌管著一支十二人的斥候隊,被朱由梓改編前是金山衛(wèi)所下的一名小旗官,改編后是金山營斥候一隊隊正,屬金山營專司情報探查都司王昆麾下。

這日一早鄭三眼照例領隊巡視著長安鎮(zhèn)以西五里范圍內的敵情。

“鄭頭,你說這世子爺當真是天上的紫微星,天生的將帥,今年二十不到,就能夠指揮百萬大軍,連那些素來鼻孔朝天誰也不服的總兵、將官、都司們都如此嘆服。”

隨行一名年輕士卒神往的問向鄭三眼。

“噤聲,你這小子,連世子爺都敢編排,你是吃飽了,還是不想活了,真當營內的監(jiān)軍是擺設啊。”

年輕士卒旁邊的一名中年士卒呵斥道,“以前咱們過得什么日子你忘了?那些個之前在背后議論世子的百戶、總旗是怎么死的你忘了?”

年輕士卒訕訕道:“這不就說嘛。”

鄭三眼越聽越覺得背后的兩人說的離譜,不得不出言訓斥道:“你倆都他娘少說點,營內監(jiān)軍說了多少次了,那幾個混蛋都是貪墨我們的軍餉死的,不是編排世子爺。”

“這誰知道呢,上面的人說啥是啥唄。”年輕士卒嘟囔道。

可鄭三眼是個有見識的,這些年見過太多喝兵血的上官了,好不容易來個體恤他們的上官,“別他娘的不知足,若沒有世子爺,你小子這個月的餉銀拿不拿得到還說不準呢。還有你,這個月總算是有錢寄回去了吧。”

這下子背后的兩人都不說話了。

畢竟自從朱由梓掌控金山營以來,他們的餉銀是肉眼可見的增加了,甚至還補發(fā)了上個月欠的軍餉。

三人正說著呢,突然看見鄭三眼臉色嚴肅的舉起手來,隨后趴在地上側耳聽著什么。

“不好,有騎兵,快藏起來。”

在鄭三眼的帶領下,三人快速鉆入一旁的草叢中。

不片刻,三名引弓搭箭的滿人騎兵疾馳而來,停在他們藏身的草叢前用滿語嘰里呱啦的說著什么,然后快速略過草叢。

緊接著,不遠處突然傳來幾聲慘叫聲。

中年士卒聽到慘叫聲突然臉色大變,低喝道:“是徐三他們。”

鄭三眼臉色凝重的看著一旁的二人小聲吩咐道:“是清兵,看樣子還是真滿。”

“鄭頭,我們怎么辦?”年輕士卒趴在草叢中有些顫抖的輕聲問道。

鄭三眼看了看二人,最終決然道:“你們兩個速度回營將這個消息告知王都司。”

“那你呢?”

“這股清兵不像是散兵游勇,背后一定有大部隊,我去探查一下,不然我們就被動了。”

“行了,別扭扭捏捏了,當兵打仗,吃糧賣命,天經地義,放心,老子沒那么容易玩完。”鄭三眼看出了二人眼中的擔憂,語氣輕松的笑道。

“鄭頭,那你萬事小心,我們回營后立即帶人來接應你。”中年士卒比年輕士卒要更加識大體、懂大局。

“嗯,路上小心,盡量往林子里面、小路走,敵人有馬。”

“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东省| 利川市| 榆树市| 丽水市| 陆丰市| 克山县| 万宁市| 宣化县| 宁晋县| 呼和浩特市| 华容县| 芦山县| 昂仁县| 思茅市| 邻水| 贵港市| 辛集市| 都安| 兰州市| 青州市| 龙岩市| 北京市| 蕲春县| 沛县| 故城县| 巴塘县| 太仓市| 瑞丽市| 盐边县| 泸溪县| 寻乌县| 高阳县| 沅江市| 泸水县| 全州县| 吴桥县| 漳平市| 名山县| 阿城市| 甘洛县| 定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