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聞蘇州失陷,驚恐者有之,李成棟也,可惜者有之,李率泰也。
從羅成耀口中得知蘇州陷落,江南運河徹底斷絕,李成棟顯得有些進退維谷。
以自己這兵力,兼有陳子龍在旁監視,趁著夏允彝立足未穩重新奪回蘇州是不可能。
要說撤退,李成棟不是沒有這個想法,但若就這樣退回嘉興、塘棲,大軍糧道被斷,不說博洛能不能饒了自己,就算自己僥幸不死,在清廷體系下的政治軍事前途,便已經宣告死亡。
這輩子別想吃上四個菜。
再說待在原地不動,他只能說軍糧從何而來。
雖然在吳江縣補充了一些,但現在的軍糧也就能支撐六七日而已。
“小人觀大人今天一整日都眉頭緊鎖,可是因為蘇州之事而擔憂?不如與明廷接觸接觸?”
“恕小人直言,之前大人之所以投效清廷,不就是因為在大明朝看不到復興的希望,加之興平伯驟死,大軍一時間群龍無首,無法有效組織起抵抗清人的防御,這才入了清軍。”
“如今明監國死守杭州,明世子縱馬江左,依小人之見,這大明朝也不是完全無藥可救。”
“眼見明世子恢剿江南在即,正是缺兵少馬、可用無人的時候。就連吳志葵這等人都能當上掛印總兵,大人只憑借手中這數千精銳之士投效過去,加之以往戰績,怎么也能撈個掛印將軍當當,最次最次,也能保持本官不變。”
“不管怎么說,至少先渡過眼前的難關再說。”
“再往深點說,明廷再怎么不好,也是我們漢人的朝廷,清廷再怎么好,也是要看滿人的臉色。”
就在李成棟為了自己的前途感到悲觀著急時,一直觀察著他的軍中文吏送完文件后突然開口說道。
李成棟被點出心中所思,先是一陣驚慌,然后憤怒,最后聽到軍吏的分析、建議,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顧不得自己的身份,連忙從帥案走出來,緊緊握住軍吏的手欣喜若狂道:
“先生可有法教我?真若能解我此番困局,事成之后,金銀珠寶自不必說,定以謀主報之。”
軍吏見狀知道這事情穩了,抽出手來,盡可能裝作高人風范,微微施禮道:“如今大人既然進不能進,退不能退,不若遣使與陳子龍,甚至明世子請降,至少能保證大人的富貴。”
李成棟眨了眨眼睛,眼珠子一轉,裝作可惜嘆道:“先生不知,當初投效清朝,非我本意,實乃身不由己,為此時常暗地里為之悔恨。”
“只可惜明廷君臣誤會我甚深,加之無人與我牽線搭橋,只得屈身守分,委歇曹營,實心向漢。”
軍吏見李成棟睜著眼睛說瞎話,臉不紅來心不跳,真有些佩服對方。
誰不知道李成棟投靠清朝后一直以頭號馬仔自居,砍起明軍來比誰都恨,更是為了得到滿清的歡心,不惜帶隊屠戮漢民,以示自己的忠誠。
如今說出這番話來不過是保命而已。
不過軍吏不以為意,今天他之所以說出這番話,也不過是看到機會,為了撈取政治資本而已。
若真讓他成功了,說服李成棟歸明,依照自己給自己打造的委屈敵營,策反敵將的身份、功勞,怎么也能撈個縣令當當吧。
軍吏名叫魯三,本就不是什么好人,原是蘇州的一名縣吏,正帶著本縣賦稅往蘇州輸送,還未回去,便遇到清軍入城。
為活命果斷當了帶路黨,帶著清軍攻破了本縣,最后縣城被破,縣令自縊,在縣里壞了名聲,站不住腳,便投入李成棟軍中作文吏。
這兩人雖然地位上有所差別,但在人格上也算是半斤八兩,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屬于是誰給的糖多就幫誰的主。
“大人勿憂,小人乃蘇州人,曾經求學過陳子龍,在陳子龍門下讀過兩年書,有一些香火情誼,若大人信任,可手書一封,遣小人往之聯絡,定能為大人爭取最好的條件。”
李成棟聞言大喜:“當真,如此甚好,王家圩八千將士的性命就委托先生了。”
“必不負大人重托。”
等到魯三帶著自己的親筆信離開,李成棟立刻恢復成原來那副面無表情的樣子,片刻后當即叫來心腹將領李元胤、楊大甫、羅成耀幾人,密謀著什么。
這邊,得到李成棟書信的陳子龍還在猶豫不決。
另一邊,準備數日的朱由梓終于是出兵了。
六月二十四日
朱由梓領麾下吳志葵、侯承祖揮兵上萬人,水陸并進,沿著黃浦江進攻嘉興府。
清委嘉興知府得到塘報后,立即下令收攏四方兵卒,決定在嘉興城與明軍決一死戰。
因此朱由梓走至嘉善縣,清朝委任的知縣早就帶著印信遠遁,只留下一城百姓。
朱由梓輕而易舉的拿下嘉善縣。
短暫停留一天,從總督府內選派幾名舉人,任命為官吏,將嘉善的事情安排后,朱由梓繼續向著嘉興進軍。
二十五日
朱由梓抵達嘉興城,城內僅有李成棟部下馮嘉猷所領五百人,加上嘉興守軍千人。
在城外大概觀察了一下嘉興的城防布局后,整座城四面被環城河環繞,東南、南邊為南湖、西南湖,且水網密布,并不利于大量安營扎寨。
最終朱由梓與吳志葵商量后,決定充分發揮己方水軍的優勢,在城南外立下水路寨扎營,同時在北、西門外立下旱寨,以優勢兵力堵住北門、西門,獨留下東門,安排一些散兵在城外監視,供敵人逃竄。
自然,主攻方向也放在了南門。
南門外的水網密布,有寬闊的南湖可發揮明軍的水戰優勢,并借助戰船上的火炮,協助攻打南門的軍隊攻城。
雖然明軍戰船上的火炮口徑不如專門為攻城設計的大口徑重型火炮-紅夷大炮,但比之一般野戰用的小口徑火炮要大得多,屬于中型火炮。
方元科、施瑯領著一千親衛營,以及吳、侯二人支援的四千人,一共五千人作為主攻,攻打南門。
朱由梓親自坐鎮南門,并在嘉興南湖的湖心島上建立水寨,設立指揮部,依靠快速機動的赤馬舟,密布的水道與東門、北門傳遞消息。
侯承祖領三千金山衛佯攻北門,吳志葵領著三千吳淞營佯攻西門。
于此同時,朱由梓暗令錦衣衛指揮僉事楊營戶,遣人潛入嘉興城內,聯絡抗清志士,隨時準備作為內應,協助大軍奪城。
清軍在嘉興的安排則是馮嘉猷親領五百人守南門,知府領著從各縣城調回來的五百人坐鎮公署,并調度四方并鎮壓城內宵小。
嘉興守備副將領四百人守西門,一員參將領四百人守北門,一員都司領兩百人守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