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蜀漢戰略,第一個十年計劃(二)

時空群聊(姬玄):嗯!繼續:

四、精植:精密種植通過優化播種技術、精準調控種植密度及配套管理,提升糧食產量,可以顯著節省種子與勞動力,提升單株生長與群體協調性,增強抗逆性與資源利用效率,實現高產穩產技術突破,綜合管理保障高產。具體方法如下:

1,精準播種技術:

(1)單粒/半粒/雙粒精量播種:根據品種特性選擇播種密度,通過機械精準控制粒數,減少缺苗率,提高出苗整齊度。

(2)密植技術:采用寬窄行種植(如窄行1.71尺、寬行3.4尺),將種植密度提升至每畝5500~6500株,需選用耐密、抗倒品種。

(3)種子處理:

藥劑拌種/包衣:防治地下害蟲或苗期病害(如辛硫磷、多克福),確保發芽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浸種催芽:通過溫水浸泡或硫酸鋅溶液處理,提高發芽速度和整齊度。

2,智能農業技術:

(1)物聯網與大數據:實時監測土壤濕度、溫度、養分,優化灌溉和施肥方案,減少資源浪費。

(2)無人機與衛星導航:進行精準植保、病蟲害監測,提升田間管理效率。

3,土壤與品種管理:

(1)土壤改良:增施有機肥(5.17~12.93石/畝),結合深層耕作,改善土壤結構,增強肥力。

(2)良種選擇:選用緊湊型、高產抗逆品種,確保雜種優勢最大化,生育期與種植環境匹配。

4,水肥與病蟲害管理:

(1)精準水肥調控:采用滴灌或噴灌技術,實現“少量多次”施肥,減少氮肥使用。

(2)病蟲害防治:結合化控劑(如多效唑)和生物防治,降低化學農藥依賴。

時空群聊(諸葛亮):原來如此,亮后面會讓人試一下,雖然沒有后世的科技,但終歸能做的還是要做的,不求達到后世那么恐怖的產量,但凡比現在多出幾倍就足以了。

時空群聊(姬玄):這倒是,知識和圖片我雖然能提供給你,但畢竟給不了實物,所以很多東西是需要專業的人才去做,只能根據你們當下的情形去做出改變,否則也是無濟于事!

時空群聊(諸葛亮):亮知道的,后世畢竟是后世,知識我們能夠學習,但還是要結合當前實際去做的,不能亂來,正如小友所說,得培養專業人才。

時空群聊(姬玄):嗯!繼續:

五、防災:防災減災是實現糧食穩產增產的“隱形良田”,可以直接減少糧食損失,增強生產韌性,保障糧食安全戰略實施,促進增產增收。防災方法如下:

1.完善農業防災減災體系:制定并完善農業防災減災預案,明確各部門和相關人員的職責,確保在災害發生時能夠迅速行動。加強農業氣象保障服務,提高災害性天氣的監測和預警能力,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指導農民采取有效措施。建設現代化防洪減災體系,加強中小河流治理和大中型灌區建設,提高農田的防洪排澇能力。

2.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標準農田具有更好的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能夠有效減輕自然災害的影響。完善的灌溉和排水系統可以在干旱和洪澇災害中發揮重要作用。農田防護林能夠有效降低風速,減少風災對糧食生產的影響。

3.提升農業生產抗災能力:推廣應用抗逆豐產優質作物品種,這些品種在面對自然災害時表現出更強的適應性和抗災能力。加強田間管理,合理調控肥水,適時曬田和灌溉,提高作物的抗災能力。推進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和傳播。

4.加強防災減災物資儲備和應急調度:建立健全防災減災物資儲備制度,確保在災害發生時能夠及時供應所需物資。提升應急調度能力,確保物資能夠快速調配到受災地區,保障糧食生產的正常進行。

5.提高糧食收獲、晾曬、儲存和運輸環節的防災減災能力:優化糧食收獲機械的性能,使其更適應不同的天氣和土壤條件。加強糧食晾曬和儲存設施的建設,確保糧食在收獲后能夠及時晾曬和妥善儲存。

提升運輸環節的防災減災能力,合理規劃運輸路線,確保糧食運輸的安全和順暢。

時空群聊(諸葛亮):每逢天災,不知有多少百姓一家收成全無,性命不保,饑寒交迫,到最后只能賣兒賣女,易子而食,人間宛如地獄啊!

時空群聊(姬玄):古代確實如此,所以我也希望你以后能建立好糧倉,我認為可以分為三大倉:軍倉、民倉、救濟倉。然后我再發本《糧倉建造與管理方法》給你。

時空群聊(諸葛亮):書已收到,多謝小友。糧倉的重要性亮也是知道的,孝宣皇帝的常平倉制度也略知一二。

時空群聊(姬玄):嗯!繼續:

六、防害:防害工作是保障糧食增產的核心環節,通過科學防治保障糧食安全與農民收益,可以直接提升產量與品質,保障糧食安全與農民收入,推動農業產業升級,減少環境與資源壓力,增強抗災減災能力。糧食防害的方法和措施可分為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及環境調控四大類,具體如下:

1,物理防治

(1)密封儲藏:使用密封容器或袋子存放糧食,防止害蟲侵入。

(2)物理阻隔

細沙壓頂:裝糧至距缸口10厘米時,用細砂壓實糧面。

煙骨壓頂:糧面覆蓋10厘米厚煙骨并密封。

白灰/草木灰壓蓋:底部鋪2-3厘米厚白灰或碎草秸,糧面再覆蓋1-2層白灰。

2,生物防治

(1)天然驅蟲劑:花椒/茴香:每50克花椒可防蟲200公斤糧食。

中草藥:如門蒼子、辣蓼草,每1000公斤糧使用3-4公斤。

生物農藥:Bt殺蟲劑、井岡霉素等。

(2)天敵釋放:釋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棉鈴蟲等鱗翅目害蟲。

3,化學防治

(1)熏蒸劑:使用磷化氫、溴甲烷等熏蒸劑,需嚴格控制濃度。

(2)殺蟲劑:低氧調殺蟲:通過氮氣降低氧氣濃度致害蟲窒息。

(3)保護性熏蒸:谷象需0.12mg/L濃度,煙草螟幼蟲0.35mg/L。

4,環境調控

(1)低溫儲藏:冷藏或冷凍抑制害蟲活動。

(2)低氧環境:通過制氮設備維持高氮低氧環境。

注:東漢1厘米等于0.3寸,現代一斤約等于東漢2.24斤,現代一公斤約等于東漢4.48斤,現代一克約等于東漢1.53銖。

時空群聊(諸葛亮):防害確實是個大問題,尤其是蝗災,那是真可怕,餓死多少百姓!單位換算的話,麻煩小友發本相關書籍給我。

時空群聊(姬玄):蝗災確實可怕,但古代也可用以下方法防治:

1,生物防治

(1)天敵利用:通過保護鳥類、家禽(如雞、鴨、鸐鵒)和益蟲(如螳螂)來捕食蝗蟲,形成自然生態平衡。

(2)植物驅蟲:使用艾草、煙草水、辣椒水等天然植物性物質噴灑作物,驅趕或殺死蝗蟲。

2,物理防治

(1)火攻法:通過焚燒農田或設置篝火吸引蝗蟲,利用其趨光性集中消滅。唐代姚崇設計的“篝火誘殺法”效果顯著。

漢代“壕塹掩埋法”結合火攻,先挖坑誘捕再填埋,增強滅蟲效率。

(2)人工捕捉:人力圍捕蝗蟲,尤其在蝗蟲低密度時有效。宋代總結出“撲擊法”,如用布圍、魚箔等工具圍捕。

3,農業預防

(1)土壤改良:通過修建水利、改善土壤結構,減少蝗蟲繁殖環境。

(2)種植調整:調整作物種類和種植比例,避免單一作物吸引大量蝗蟲;采用輪作、間作防蟲。

4,應急措施

(1)直接食用:災害初期將蝗蟲煎炒烹炸后食用,緩解饑荒,但僅限短期應急。

(2)藥物防治:使用植物性農藥(如嘉草、莽草)或礦物性物質(如硫磺、石灰)噴灑,但效果有限且未普及。

5,綜合策略

(1)早期監測與預警:官員通過巡查發現蝗蟲跡象后,立即組織人力撲捕或采取火攻。

(2)生態與農業結合:通過墾荒種植抗蟲作物(如綠豆),減少蝗蟲滋生地。

至于單位換算,我發本《繞不開的計量單位》給你,你有空看一下就行,有不清楚的到時再問!

時空群聊(諸葛亮):書已收到多謝小友,不過亮這邊需要一下公務,等下再聊,請小友見諒!

時空群聊(姬玄):沒事,丞相先去忙吧,我也去活動一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登市| 乾安县| 成都市| 长阳| 保定市| 阿克陶县| 蓝田县| 鹤岗市| 宜章县| 中卫市| 凤凰县| 娄底市| 桂阳县| 兴城市| 太仆寺旗| 旌德县| 汉沽区| 土默特右旗| 沂源县| 泾川县| 东至县| 安多县| 宁远县| 本溪市| 合肥市| 庆元县| 浏阳市| 天全县| 盘山县| 隆昌县| 兴义市| 海门市| 四平市| 彰化市| 拉萨市| 乌兰察布市| 巫溪县| 辉南县| 宜春市| 大连市| 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