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克羅德神情一肅:“漢澤曼先生,容我提醒您,您也是德意志帝國的一員,政府行事自有其考量?!?
漢澤曼沒有作聲,只是靜靜等待著他的下文。
布萊克羅德繼續說道:“其實我們政府在這些年與英國的默契還是很不錯的,我們支持英國在國際上的處境,互相交換著殖民地的開拓,本來一切順利。”
“直到......”布萊克羅德的臉色略帶陰沉,“直到英國在斐濟的問題上給了帝國一個下馬威。”
當英國為了結束歐洲殖民者在斐濟引發的內亂,在1874年宣布兼并斐濟,此時在斐濟的德國人相信英國會給他們帶來“正義和保護”,對英國的兼并普遍持歡迎的態度。
俾斯麥也同樣認為,英國兼并斐濟是為了確保其部落首領之間和平共處,同時它會繼續堅持自由貿易原則。
因為在1874年以前,英國推行的的自由貿易政策有利于促進德國在南太平洋的商業經濟利益的增長,所以在德國看來,英國兼并斐濟能為當地的德國人的生命和財產提供必要的保護。
然而,英國兼并后推行的政策卻極大地損害了德國人的利益.
新政權拒絕賠償德國人在內亂期間的債務和財產損失,甚至否認了德國商人囤積的大量土地的合法性,這簡直是現代版的《沒收法》,將德國商人的權益一筆勾銷。
更糟糕的是,1880年羅圖馬島被納入斐濟后,德國船只被禁止直接駛向該島貿易,導致島上德國的商業活動徹底癱瘓。
漢澤曼有些不解的問道:“但后來,我記得英國政府不是做出了一些讓步,在其他殖民地放寬了對德國商人的限制,給予了一些便利么?”
“表面上確實如此。”布萊克羅德有些不置可否,“但是政府對海外殖民的態度因此有了轉變,說到底,誰有殖民地都不如自己有殖民地,不是么?”
事實還不僅于此,英國近乎于貿易保護主義的行徑使得利益受損的德國人心生不滿,這也是近些年來德國國內對外擴張殖民主義盛行的原因之一。
德意志帝國不再滿足于歐洲的土地,他們也在要求“陽光下的地盤”,大陸政策逐漸向世界政策過渡。
“聽你這意思,德國政府是會支持我們殖民新幾內亞?”漢澤曼急迫的問道。
“......”布萊克羅德沉默了,“那倒不是?!?
“那你說態度轉變有什么用!”漢澤曼拍案而起,顯得怒不可遏,他身后的管家也露出尷尬又無奈的神情。
布萊克羅德依舊是那副不緊不慢的樣子,“因為沒有理由啊,天知道昆士蘭的那個考珀伯爵有多鬼精,他的政府聲稱,會尊重德國在新幾內亞北部的利益,昆士蘭的報紙也展現出了對德國的善意?!?
漢澤曼面部扭曲,這顯然出乎了他的意料,見到漢澤曼這幅表情,布萊克羅德遞過去了一份報紙和一些資料。
報紙上宣揚了昆士蘭、英國和德國在新幾內亞的共同利益,聲稱對自由貿易的保證和對神圣私有財產不可侵犯的承諾。
雖然昆士蘭的報紙有映射英國在斐濟的不道德行為的嫌疑,但是殖民地嘛,只要不公開造反或者侮辱女王的權威,英國政府對待殖民地還是很寬容的。
而另一份資料則是考珀公司的私下表態,“公司會保障德意志在新幾內亞的合法權益和地位,以合作共贏為基調,開展緊密的合作?”漢澤曼逐漸眉頭緊皺。
“這是雙管齊下,”布萊克羅德適時補充道,“公開輿論造勢營造合作氛圍,私下遞話給出具體承諾和交換條件,考珀伯爵的手腕頗有愛德華議長的風采。”
“政府會相信這種話?”漢澤曼有些不可思議,“別忘了英國人的出爾反爾可不是第一次了,你們不怕考珀家的小崽子過河拆橋?”
布萊克羅德則是解釋道:“昆士蘭已經對英國發出建議,建議英國政府妥善解決英德兩國在斐濟方面的分歧,并暗示了德國政府,若是德國放棄與澳大利亞在新幾內亞的爭奪,其他的澳洲殖民地也會在斐濟的問題上支持德國?!?
漢澤曼有些沉默了,昆士蘭政府能做到這種地步屬實是出乎他的意料,他所表達出來的善意也是德國所需要的。
說實在的,德國并不想在南太平洋的問題上與英國爭鋒,1870年的普法戰爭使得德意志帝國完成統一,但這場戰爭的歷史遺留問題非常嚴重,法國對德國一直存在復仇的心理
因此,包括俾斯麥的大部分德國高層都認為,德國的首要任務是確保歐洲大陸的安全,必須將主要精力集中于此,而非卷入遙遠的海外爭端。
在這種方針的指導下,避免與英國發生外交摩擦以求拉攏英國,對此時德國的外交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在原本歷史上若不是昆士蘭欺人太甚和英國的反復無常,德國也不會態度如此強硬的保衛本國資本家的利益。
而現在,西奧多政府的態度很明確,新幾內亞主島是澳洲不可退讓的安全屏障,但主島以北的部分群島的商業開發權益可以談判,甚至可以允許德國公司參與其中。
昆士蘭在此次交流中的態度是友善中帶著強硬,這和1875年時的猶豫推諉完全不同,漢澤曼的眼睛閃了閃,這個考珀伯爵......還真有意思。
漢澤曼放下了手中的資料,對布萊克羅德問道:“恐怕政府不會再支持我們在新幾內亞的擴張了是么?”
布萊克羅德卻顯得有些不確定:“按理來說是這樣,但是現在英國政府還沒有表態,一切都還是未知的。”
漢澤曼瞬間明白了布萊克羅德的意思,若是英國政府在斐濟的問題上給德國一個交代,那在新幾內亞的問題上,德國就會和昆士蘭等澳洲殖民地達成合作,但若是斐濟問題毫無進展......
那南太平洋上德國也需要更大的一份利益去彌補德國資本家的損失,新幾內亞就是一個絕佳的突破口。
......
此時的倫敦,濃重的霧靄籠罩著唐寧街,遠處偶爾傳來報童模糊的叫賣聲,與此相對的,是白廳內激烈的爭吵聲。
“反對!!!”內政大臣哈考特大聲嚷道,“新幾內亞的擴張會增加帝國的財政支出,這是對政府嚴重的不負責任。”
說著還將目光投向了殖民大臣德比,此時的德比眉頭緊鎖,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哈考特忍不住叫了下他,“德比閣下,您的態度是?”
德比這才有些回過神來,他輕嘆了一口氣,望向在座的各位同僚,“很遺憾,各位,我之前的判斷恐怕有所失誤,我認為,昆士蘭和澳洲各殖民地的擔憂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