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序

在這部充滿悲劇色彩但又美麗而深刻的書中,史蒂文·斯拉舍所鳴響的警笛似乎宣告了人類所面臨的一場共同威脅。

時間回到2020年3月下旬,當時史蒂文·斯拉舍在布魯克林,我恰好也在。彼時,我們所知的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新冠病毒在多地造成人們的感染和死亡。而如今,新冠病毒已入侵我們的生活,無處不在。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早期,紐約和其他地方對此反應不一,這在許多方面預示著即將發生的事。其中對新冠疫情的否認是最主要的聲音。許多人認為:新冠病毒大流行發生在國外或遠方,在那些衛生狀況不佳、污染嚴重的地方,或在人們吃錯東西或做錯事的地方;我們的資本主義精神、堅定的信念和進步的科技保護著美國。持有以上觀點的人認為其他人對這次疫情的反應過于夸張——這東西將在兩周內煙消云散,它還不如流感嚴重——所以,他們照常生活。

而走另一個極端的則是那些惶恐不安的末日論者,這些人緊盯新聞動態以獲取疫情的最新進展和相關信息。他們匆匆離開公寓,火速沖進雜貨店或超市去搶購更多的衛生紙、高樂氏濕巾、意大利面和其他日用品。直到現在,他們都還不清楚這些東西是否能派上用場。處于以上兩個極端之間的中間派,有的茫然若失,有的毫不在意,有的不明所以,還有的認為該來的始終要來。

這一系列認識無疑代表了人們對許多悲劇(如戰爭和“9·11”事件)的各種反應,也表明人們處理威脅的方式大相徑庭。但是警笛聲終結了這一切。在最初的幾天、幾周和幾個月里,不絕于耳、穿透力極強的警笛聲毫不留情地宣布:社會心理對我們城市中這個新來的頂級掠食者毫無用處。這個掠食者并不在乎你的感受、你是誰、你鐘愛哪個球隊,也不在意你午餐吃了什么。它只想感染人類。

警笛聲宣告:病毒將代替人類的思想決定故事的走向。有那么一刻,新冠疫情似乎成了一個均衡器:除非人人安全,否則無人安全;一處有感染,處處有威脅。

但很快,那一刻就消逝了,因為越來越多的警笛聲此起彼伏。這層出不窮的喧鬧聲表明:盡管從人類本質來說我們都易受到新型病原體的侵害,但由于早已存在的分界線,某些人會比其他人更易受到侵害,這些分界線不是生物學層面的,而是社會層面的。

隨著病毒穿街過巷,侵入地鐵,穿越鄉鎮和社區,其給社會各階層帶來的苦難接踵而至。人們很快發現,疫情引發的疾病和死亡現象反映出現有體制的歧視性,這些相輔相成的體制包括住房、教育、就業、收入、醫療保健和刑事司法等方面。新冠病毒所造成的苦難和損失讓人們看到了,幾個世紀以來美國沒有對其進行足夠投資和為其發展提供機會的保障體系。

僅舉一例,就很快能讓人明白紐約等城市的早期新冠病人死亡率與社區的社會經濟學關系。疫情對有不同社會經濟地位的人群產生了完全不同的結果:收入和財富水平較高的白人群體幾乎不受影響,然而收入和財富水平較低的黑人和拉丁裔群體卻遭受重創。救護車警笛長鳴,晝夜不停地超負荷運送著大量新冠病人來來往往。這些人要么缺乏住房保障,要么多戶或多代同堂而無法保持社交距離,要么從事著暴露于病毒下的關鍵崗位工作但缺少必要防護設備。然而,他們中的許多人甚至根本沒有來得及上救護車;在城市的喧囂聲中,他們的死亡悄無聲息。

換言之,對紐約等城市和美國等國家的人們來說,警笛聲不僅預示著厄運,也預示著人們所做出的決定。聽到警笛聲響起,保持了安全距離的我們是否會認為自己命不久矣?抑或我們會松一口氣,自然而然地認為將不久于人世的是其他人?我們才是人類,才是公民,我們親仁善鄰、敬業樂群、子孝孫賢、勝友如云。而他們,死不足惜、命如草芥,因為他們是病毒中的下層社會。

前一種反應是本應發生的。如果我們面臨風險,那么我們可以采取集體行動,努力解決不平等問題,建立充滿活力的公共結構,并創造更多的社會資本或社會凝聚力,讓健康的社會在大流行病中幸存下來。積累基于共同觀念的社會資本將使我們更接近經濟學家阿瑪蒂亞·森(Amartya Sen)所謂的“更好的社會”,這樣的社會可在危機發生時出現,因為危機會激發出我們對人性的共同認知,并重新推動建設有益的基礎設施和改善社會機制,這些基礎設施和社會機制在危機平息后仍會得到使用。例如,改革國家醫療保障系統,改革警察體系,建立更靈活的食品分配網絡,保護大氣層,縮小貧富差距,修建更寬的道路,等等。正如阿瑪蒂亞·森所解釋的那樣,從長遠來看,通過資源、健康和決策權獲取途徑的民主化來應對危機的社會才是“更好的社會”。

然而,面對疫情,盡管有人勇毅搏擊并展現出英雄主義精神,但作為一個國家,美國做出的卻是后一種反應,并以史蒂文·斯拉舍在這部書中有力揭露的方式來回應這長鳴的警笛聲。他不但研究美國的反應,還研究全球許多其他國家的反應,并恰如其分地指出:

我們對疫情做出的相同反應將世上已有的各種分歧放大了。2020年,美國很快見證了新冠病毒不會有意識地區別對待任何人,因為病毒毫無意識。同樣,水火無情,對人類一視同仁,因為它們也沒有任何知覺。然而,它們的確會對下層社會產生歧視性的后果,因為下層社會已被強權人士所設計的社會結構置于危險的邊緣。

正如斯拉舍一語中的地描述的那樣,“我們社會的裂縫”在不斷變大。我們未能擴大醫療補助計劃,未能拓寬獲取質量上乘的口罩或可靠醫療信息的渠道,也未能更好地筑路架橋、撫平歷史創傷。我們在社會結構方面完全無能為力。[1]有些人因為這不穩定的時局而大發橫財(瑞銀集團的一份報告“發現世界上億萬富翁的財富值飆升至10萬億美元以上,這使軍隊和政府可以加強邊境管制和警察隊伍”),而另一些人則陷入更加艱難和動蕩不安的境地。因此,像之前的許多大流行病一樣,這次疫情凸顯了種族資本主義(racial capitalism)的影響。“種族資本主義”是社會學家惠特尼·皮爾特爾(Whitney Pirtle)引用自塞德里克·羅賓遜(Cedric Robinson)的術語,它是一個導致形成有害社會環境的系統,并從根本上塑造了生物學、疾病和疫情的模式。

這本尖銳而不朽的作品,不斷驅使我們去觀察、去聆聽、去感受我們為錯誤決策、優柔寡斷和冷漠無情所付出的代價。斯拉舍滿懷力量、同理心和敏銳的洞察力,講述了那些不得不自力更生之人的故事,那些在病毒到來之前早就被我們變為弱勢群體的人的故事,以及那些奢望其國家、領導人或意識形態會拯救他們的人的故事。這些故事講述了人們的脆弱性是如何被“人為制造”出來的,并揭露了這種現象如何“在社會中更廣泛地傳播——經濟、媒體和法律充當了病毒不平等感染的有力傳播手段”。這些故事彰顯了在霍亂和新冠疫情時期人們所展現的堅忍不拔、惻隱之心、生死相依和大愛無疆。

請聽聽這些故事吧!首先請密切留意史蒂文·斯拉舍出神入化的敘事手法。然后,請再想想你的立場是什么,你做過什么,你還能做什么。拋開表面假象,我們其實終究是安危與共的。

并且,愿我們不再聽到警笛之聲。

喬納森·M.梅茨爾

(Jonathan M.Metzl)

于田納西州納什維爾

注釋

[1]Jonathan M.Metzl,Aletha Maybank,and Fernando De Maio,"Responding to the COVID-19 Pandemic:The Need for a Structurally Competent Heath Care System," JAMA 324,no.3 (2020):231—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坪县| 青海省| 东兰县| 南昌县| 响水县| 株洲县| 宣威市| 东丽区| 防城港市| 镇原县| 包头市| 九龙县| 财经| 宁陵县| 渭南市| 浠水县| 池州市| 武乡县| 牟定县| 铅山县| 东乌珠穆沁旗| 白山市| 宁安市| 渝中区| 彭阳县| 正镶白旗| 德昌县| 喜德县| 江达县| 广州市| 滨海县| 历史| 织金县| 金阳县| 永福县| 铜陵市| 禄劝| 宿迁市| 靖州| 晋城| 中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