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10條中區分了兩種社會形態:市民社會與人類社會,二者分別代表了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1]。這一對社會形態的區分為我們理解馬克思正義理論的實質提供了一個基本的分析框架。在斯密和黑格爾為市民社會所刻畫的理論模型中,市民社會是一個需要的體系,在其中,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勞動和市場交換滿足自己的需要,每一個人在滿足自己需要的同時也能滿足他人或社會的需要。在這樣一個人...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10條中區分了兩種社會形態:市民社會與人類社會,二者分別代表了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1]。這一對社會形態的區分為我們理解馬克思正義理論的實質提供了一個基本的分析框架。在斯密和黑格爾為市民社會所刻畫的理論模型中,市民社會是一個需要的體系,在其中,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勞動和市場交換滿足自己的需要,每一個人在滿足自己需要的同時也能滿足他人或社會的需要。在這樣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