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肯定能夠給出答案
假如你是一名拳擊手,比賽剛開始你就冒出了一個念頭:“該怎么下手呢?我簡直毫無頭緒。萬一別人不喜歡我的出拳怎么辦?”這些想法不僅會阻礙你的本能和急速運行的大腦,還會讓你吃到對手的拳頭的苦頭。
拳擊場上沒有時間自言自語、自我剖析。你首先得打起來,然后才能決定身體該如何運動。你不知道自己能否獲勝,也不確定怎樣攻守。你只知道一定要打,之后就隨時跟著直覺走。
“對手似乎很可怕”“我可不想被揍趴下”“萬一他比我想的還壯怎么辦?”——一這么想你就輸了。職業(yè)拳擊手都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的信條是:“我首先得打起來,然后才決定如何出手。我的直覺和多年的訓(xùn)練會指引我怎么做。”
該法則同樣適用于即興公眾演說。對于演講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大膽去做的心態(tài)。潛意識會給你一個完滿的回答。然而要達此目的,你就得要先屏蔽掉所有消極的想法。把“我沒有準(zhǔn)備好”或者“我很害怕”拋諸腦后。因為不管知不知道說什么才好,你都得開始演講了。
最偉大的即興演說家總會這樣想:不管我有沒有好點子,我都要給個答案。我以前的演講經(jīng)驗以及學(xué)過的技巧將會助我一臂之力,讓我找出最佳答案。
一旦你不再考慮是否作答以及后果會如何之后,演講的質(zhì)量就會大大提高。你的腦力會全神貫注于找出答案,而不是去決定說還是不說,或是評價回答的質(zhì)量。關(guān)鍵不在于要不要回答,而在于怎樣回答。
本書后面會告訴你在沒有好主意該如何作答。但此時此刻請記住:你一定要給出答案,并且不要讓自言自語阻礙你敏捷而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右腦!
我的答案往往并不完美
即使你是邁克爾·喬丹(前NBA著名球員),也不能一直得分,而只不過是進球的次數(shù)比別的球員多而已。所以就承認(rèn)吧:不管練習(xí)得多熟練,你也無法總是給出最好的即興回答。
你回答問題的質(zhì)量會隨著問題和環(huán)境的差異有所不同。與沒有經(jīng)過訓(xùn)練的人相比,也許你最差勁的演講都比他們最出色的要好。但你必須要承認(rèn):并不是你所有的即興演講都會完美無可挑剔。
每個人都想發(fā)表出色的演講,讓聽眾起立致敬,但并不是每次演講都能這樣。
如果擔(dān)心自己回答的水平不高,你就會開始想象這個糟糕答案所可能會帶來的不良后果。這樣的自我分析會阻礙大腦的飛速運轉(zhuǎn),從而必定會帶給你一個差勁的答案。
就像邁克爾·喬丹盡努力去投好籃一樣,你也要盡力給出最好的回答。不要去擔(dān)心回答的質(zhì)量如何。你越早接受“我的答案往往并不完美”的事實,就能越早躋身世界一流即興演說家之列。
記住:即興演講只是一個游戲。不管你做了什么樣的回答,那都是在當(dāng)時情境下能給出的最好答案。
接受這一點會讓你在舞臺上思考的速度提高至少兩百萬倍。還記得這兩個信條是什么嗎——“我的答案往往并不完美。無論如何,我肯定是要給出答案。我的潛意識會在這一刻提供給我所需要的最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