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影廠別的好處不多,就是地方大,房子多。
五十年代,上海有海燕、天馬、江南三大制片廠。
七十年代初,國家搞三線建設,打算把天馬電影廠遷到成都,跟峨影廠合并。
撥了好大一片地,房子都建好了,又不遷了,三家電影廠合并成了上影廠。
峨影廠空出好多房子沒人住,于是,只要進廠的人,就分房子,人手一套。
韓三評當年從部隊轉業,不知道該干嘛,聽說峨影廠分房子,就趕緊占了一個名額。
由于他不懂電影,就在廠里當照明工。
這次成立峨影武師團,招募了二十個人進廠當龍虎武師,廠里直接就撥了一棟房子,給武師團當訓練場地。
這棟房子原本是峨影的老放映室,有八十七個座位。
現在把里面的座椅都拆了,把地鎦平,各種訓練器材搬進去,就像模像樣了。
這房子很高,再搭個二樓出來,當做辦公場所,平時訓練完還可以洗澡。
這波裝修需要時間,正好元奎來了,就先讓他傳授吊威亞的技術。
讓人飛起來是一門技術活,早期一般用彈床。
大導演胡金銓讓徐楓從彈床上起跳,創造了神乎其技的“竹林一擊”,驚艷了世界影壇。
但這種小跳躍畢竟限制太多,于是,香港電影人就在吊鋼絲上下功夫。
到了1983年的《生死訣》,鋼絲技術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
所欠缺的不過是電腦技術不夠發達,無法擦去鋼絲痕跡。
所以這時候拍輕功,動作幅度一般較小。
如果要拍攝跨越很大的飛行距離,就只能剪接成幾個鏡頭來表現。
或者把飛行場景置于森林,夜晚等光線較暗的場景中。
不過這種無奈之舉,卻也造成了許多譬如竹林大戰、屋頂追逐的經典橋段。
到了九十年代后期,技術越來越成熟,可以俯拍各種大全景,武林高手就越來越像神仙了。
元奎是被吳思遠拉來的,看在吳思遠的面子上,他教的還算仔細。
吊鋼絲的時候穿戴的裝備,鋼絲要怎么綁,常用的鋼絲有哪些型號,根據重量以及想要達到的效果需要用到什么粗細的鋼絲……都有詳細說明。
地心引力是一種極其怪異的力量,吊鋼絲涉及到許多復雜的力學原理,其實元奎這群香港武行也不懂。
他們都是戲班子出身,沒這方面的知識,有的只是長年累月拍戲,摸索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
鋼絲是一條繩子,會回蕩,尤其是長線鋼絲,回蕩的力量非常詭異。
有時候,鋼絲尾部還要再加一大段橡皮筋,讓它繃著,讓它彈,力量更加難測。
人吊在鋼絲上,不知道會彈到哪里去,很難控制。
許多動作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想要飛得美,飛得仙,飛得炫酷,需要很大的力量,需要長年累月的練習。
還有就是,姿勢越拉風,需要的鋼絲就越粗。
香港武師平常用的一種“過江龍”鋼絲,鋼芯只有1.6mm,人吊在空中會晃動,鋼絲會嘎吱嘎吱地響,非常恐怖。
吊著這這種鋼絲,你想要做什么炫酷的飛躍動作,大概率會撞墻。
他們用這么細的鋼絲是為了防止穿幫,沒有辦法。
很多年后,科技發達,拍戲都用很粗的鋼絲,吊摩托都掉得起來。
但許多青年演員飛起來卻完全沒有老一輩那么靈動飄逸。
比如徐刻拍的《射雕英雄傳》里,肖戰扮演的郭靖最后大戰歐陽鋒那段。
仔細看你會發現他飛在空中施展降龍十八掌的時候,身子會不斷晃動,原因就是力量不夠,缺乏練習。
元奎也只是教一些基礎知識,之后就要靠練習和臨場應變了。
元奎一開始不怎么相信楊昊這幫人短時間內能夠掌握吊威亞的技術。
結果他在教的時候,發現楊昊越來越懂,一個月后,完全可以代替元奎教練的角色。
甚至懂得一些元奎都不懂的技巧,元奎十分驚訝:“你怎么做到的?”
“跟你學的啊。”
“但我沒教你這些啊!”
“其實你講的東西雖然是經驗之談,但都符合力學原理。如果懂力學,自然就會以此想出更多的玩法。”
元奎驚訝得張大了嘴巴,好半晌才道:“有文化,真他媽可怕!”
其實楊昊是忽悠元奎的,物理學他并不是很懂,他只是在元奎每天的講解中,慢慢想起這些事了。
楊昊一直想搞明白他多出來的記憶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到底知道多少東西,它的潛力,邊界在什么地方?
所以他找了很多關于科幻的書籍來讀,最近他發現在歐美的一些科幻小說里,流行一種多元宇宙的設定。
就是說這個世界上有無數個宇宙,每一個宇宙中都有一個相似的自己,在某種情況下,他們會產生奇妙的關聯。
楊昊就設想,是否在另一個宇宙中也有一個我,而我在機緣巧合之下,與他產生了聯系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很好解釋了,我是導演,他想必也是個導演。
而他所在的那個宇宙,時間過得比我這里快,所以我可以從他那里得到許多關于未來的信息。
想必,另一個時空的我,一定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導演吧?
而我得到了另一個我的記憶,必然會成為一個更成功的導演!
不管楊昊是不是異想天開,總而言之,他現在充滿了自信。
……
吳思遠是個快槍手,他只用了一個月就把那部《熊貓歷險記》拍好了。
這是一部兒童電影,拍得非常扯淡,主要就靠熊貓賣萌,那熊貓還會說人話。
結果拿到日本上映,賣了幾億日元,加上影像制品什么的,賺麻了。
峨影廠也不錯,一分錢不花,白得一部電影,上映后賣出一百多個拷貝,獲利77萬。
改編小人書什么的,還可以撈一筆。
八十年代有一種電影小人書,就是把電影里的畫面截取一些,印在小人書上,每頁寫一行解說詞,就可以發行賺錢了。
吳思遠帶著拍好的素材,回峨影廠剪片子,聽元奎說起楊昊對吊鋼絲的理解竟然超過了他,驚訝不已。
這時候武師團的練功場地也搞得差不多了,楊昊開始對這些武師進行訓練。
吳思遠和元奎看了他的訓練方法之后,人都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