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洛邑侯?
- 超時空旅途
- 浮夢三賤客
- 4036字
- 2025-05-26 14:49:42
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趙啟帶著老秦在各地轉了一圈,讓老秦感受了一番現代社會的繁榮。老秦這段時間以來,對各個朝代的以及現代的政治模式也都進行了深入了解。
心中對大秦的改革也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現在的大秦已經亂象初現,底層百姓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如果不盡快進行改革,秦國依舊會被黔首和六國遺民所掀翻。
最終一個月時間結束,老秦也準備回去了。趙啟為他準備的書籍、資料、種子等等全部都塞進了他的空間之中,將可以攜帶物品的空間塞滿之后,老秦再一次看了一眼這個世界。
“這個世界雖好,可惜卻不是大秦,朕這一次知道該如何做了!”老秦感慨萬千的說道。
“小子也祝陛下回去后能夠心想事成,讓大秦綿延萬世。”趙啟笑著說道。
“綿延萬世我是不敢想了,和其他朝代一樣,延續兩三百年就行了。”老秦擺擺手說道,看了那么多的王朝興亡,他已經明白了,你打下再好的江山,后世子孫不孝,該滅亡還是要滅亡。
“小趙啊,你我相識一場,也是緣分,這次一別恐怕難有再見的機會,這件東西就留給你作為禮物吧。”說著老秦從袖子中取出一個精美的漆盒遞給趙啟。
趙啟雙手接過漆盒,然后放進包里道:“多謝陛下了。”
“哈哈,你我之間何須說謝,真要說謝也是老夫我了,這段時間你幫我找的這些書籍可是幫了我忙。”
“好了,時間差不多了,我也該走了!”說完老秦沖著趙啟擺擺手,然后向遠處走去,趙啟沖他揮了揮手,只見老秦向前邁出去了幾步,身形轉眼之間就暗淡消失不見。
就仿佛他從來沒有出現過一般,而街道上其他的行人川流不息,卻沒有一個人注意到這里,頂多是覺得趙啟站在路上有些奇怪。
看到老秦離開,趙啟也有些悵然若失。
看了看手中的漆盒,趙啟隨即轉身離開,返回了他的那個出租屋里。
出去旅游這么久,他也有些累了,準備先去睡一覺休息一下。
等到一覺醒來,已經第二天了,就在這個時候,一道光幕突然出現在他的眼前,下一秒光幕就化作一道流光進入他的身體,緊接著大量信息就出現在他腦海當中。
“恭喜宿主,你完成了第一次任務,并且客戶對您的服務很滿意,您獲得了額外獎勵,以及客戶贈送的禮物。”
在看到這些信息后,趙啟立刻就清醒了過來,連忙查看起來。
只見在系統空間中,出現了兩件物品。
【洗髓丹:服用后會伐毛洗髓,脫胎換骨。】
【秦始皇的禮物。】
看到這兩件東西,趙啟突然想起來,昨天老秦走的時候也給他了一個盒子,連忙起床進行翻找,很快就在抽屜里找到了那個盒子。
盒子是一個做工精美的漆盒,上面繪制著蟠龍紋和螭虎紋。打開盒子之后,盒子里面放著一枚雕琢精美的和田玉佩,玉佩有雞蛋大小,剛好可以一手握住。
玉佩上同樣雕琢著螭虎紋,造型精美,趙啟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工藝,應該是始皇御用的吧。”
趙啟拿著玉佩把玩,突然就看到玉佩的背面還雕琢著兩行秦篆,十六個篆文。
“始皇御賜,洛邑啟侯,兵甲之佩,興兵三百。”
看到這些字,趙啟有些懵,這段時間他跟著老秦學會了不少篆書,這些字他也認識,這玉佩似乎是一個兵符。
上面的意思就是說他可以憑借這枚玉佩,指揮三百甲兵,只是這洛邑啟侯是什么意思?而且這玩意也只是在秦朝才有效,現在秦朝都滅亡了兩千多年了,這玉佩調兵權自然也沒用了。
不過這玉佩比虎符要高級一些,虎符是必須要兩塊合并后才能調兵,也就是說需要皇帝同意,而這枚玉佩卻是可以直接調兵三百,而不需要皇帝同意。
把玩了一下這枚螭虎玉佩,趙啟又將系統空間的物品取出來。
一枚洗髓丹等一下直接吃掉,而另一個同樣是老秦準備的禮物,趙啟當即將這件禮物打開。
和之前的禮物一樣,這件禮物同樣是用一個精美漆盒裝著,打開之后,里面放著的似乎是一卷織錦,上面同樣有精美的花紋。
趙啟伸手將這卷織錦從盒子里面取出來,只見那織錦剛一離開盒子,瞬間就開始發黃發舊。
這織錦就像是在這一刻跨越了數千年的時光一般,從原本的光澤亮麗,色澤鮮艷變得發黃暗淡。
趙啟看到這一幕,心中頓時就認真起來,小心翼翼的將絹帛織錦打開,只見織錦內部居然是用金絲繡的秦篆。
帝曰
洛邑趙啟,獻策有功,其功當封徹侯,朕依天命,封趙啟為洛邑侯,予之洛水山陽之地,令啟居之。宮室車馬衣服苑囿馳獵恣啟。事無小大皆決於啟。
自即日起,普告天下,咸使聞之。
看到這些文字,趙啟微微一愣,這居然是一封敕封徹侯的詔書,而被封的人正是他趙啟,趙啟怎么也沒想到,老秦的禮物居然是一封敕封詔書。
他現在是洛邑侯趙啟?
除了這些之外,在這封敕封詔書上,還蓋著一個印,雖然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但是上面的印記依舊光亮如新,保存的非常完整。
這枚印留下的字趙啟也很熟悉,正是‘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他這敕封詔書上居然還印著傳國玉璽?
趙啟有些呆愣,這玩意現在應該算是國寶吧,要知道傳國玉璽在唐末李從珂自焚而死后,就此失傳,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現在突然出現一封蓋著傳國玉璽的詔書,這可是蝎子粑粑獨一份啊。
傳國玉璽真要是出現了,那絕對是華夏第一的寶物,現在雖然傳國玉璽沒有出現,但是其蓋的章出現了。這么說吧,傳國玉璽隨便在紙上蓋個戳,其價值都要比那蒙娜麗莎要珍貴。
話說,他現在拿著這封詔書,國家會不會承認?
趙啟小心翼翼的將這份敕封詔書收好,這可是他洛邑侯趙啟的證明。
對了這兩個漆盒也要好好保存,這些可都是秦朝皇室的用品,絕對的九族嚴選,隨便一個都是最頂級的漆器。
小心的將這些東西收起來之后,趙啟又取出了系統空間里面的洗髓丹。
“系統,這洗髓丹怎么使用?有沒有什么禁忌?”趙啟問道。
“沒有禁忌,使用后會進行伐毛洗髓,并且對身體進行初步強化。”系統的機械音在腦海中響起。
趙啟打開玉瓶,一股藥香撲鼻而來,玉瓶中一枚比龍眼稍稍小上一圈的丹藥出現在眼前,趙啟直接將其倒出來吃掉。
“味道不錯,有點像麥麗素。”趙啟砸吧砸吧嘴說道。
洗髓丹進入身體之后,很快趙啟就感覺到一股熱量從身體內部向外擴散,很快四肢百骸就感覺到一股暖流涌入。
很快趙啟就感覺到整個人都像是泡在溫泉中,他的身體內部就像是有一個小火爐一般,不斷的釋放著熱量。
這些熱量再從身體中擴散開來,很快趙啟的臉上就漲的通紅。整個人就像是一只熟透的大蝦。
與此同時,大量汗水從他身體中排泄出來,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十分鐘,最后熱量緩緩消散,他感覺到一股前所未有的輕松感和舒適感。
身體在這一刻就宛如脫胎換骨了一般。
趙啟活動著身體,他能清晰的感覺到身體中那股強大的力量。原本身體上虛胖的贅肉已經完全消失不見,現在身體上連腹肌都出現了。
就在這個時候,趙啟突然感覺到腸胃傳來一陣蠕動,下一秒他就顧不得再感受新生的身體,倉皇跑到衛生間里。
過了好一會,在排泄掉身體的廢物之后,趙啟才開始熟悉他的身體。
在經過伐毛洗髓之后,他的身體素質直接獲得了跨越般的提升。僅僅是力量就已經成功達兩百公斤左右。這個數值已經接近了人體極限。除了力量外,他身體的各項素質也獲得了巨大的提升。
洗髓丹的伐毛洗髓讓他從一個宅男直接提升到了人體極限。
最重要的是,經過了伐毛洗髓后,他身體上的一些暗傷,皮膚上的那些粉刺、痘痘、疤痕等全部都消失不見了,身體恢復到了最佳狀態。
趙啟將衣服丟進洗衣機,自己則是鉆進衛生間洗了個澡。
看著鏡子中自己的身體,現在的趙啟突然覺得看上去好漂亮,人魚線,腹肌,還有勻稱的肌肉,看上去真的很完美。
身高也比之前要高了一些。
這一波伐毛洗髓讓他整個人得到了巨大的好處,不過唯一的麻煩是火氣有些旺盛。可惜的是他現在也沒有一個女朋友,要不先買一個充氣的?只是這個念頭剛冒出來就被他否決了。
開玩笑,都已經是有系統的人了,怎么能干這么丟份的事情。
在完成了這一次任務之后,趙啟的系統中再一次發來了任務,這一次的倒是沒有讓他去剪輯皇帝的視頻,而是換成了詩仙李白。
【相較于帝王,李白在歷史上的地位是所有詩人都難以逾越的一座高山。】
【詩仙、謫仙人、青蓮居士。他的豪邁,他的浪漫,他的俠氣。他似乎就是那個手可摘星辰的天上謫仙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這一句句詩詞,構成了那個讓人魂牽夢繞的盛唐。】
【也只有那個風華盛世,才會出現像李白這樣的謫仙人。】
【這個一生貫穿了整個盛唐的男人,他的一生就是這盛唐興衰的寫照。】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
【你不寫詩,見我如同井底之蛙觀皓月,待你寫詩,再見我時如一粒蜉蝣見青天。】
大秦,已經回來一段時間,推行改革的始皇帝看到天上的光幕后微微一笑,在其身側,劉邦、蕭何等人正老實的跪坐,協助始皇帝處理政務。
.....
大漢。
“乃公的,這秦亡之后不應該就是大漢嗎?這盛唐又是什么時候?”
“我這開創開創了大漢的皇帝怎么就給跳過了?”
劉邦召集著他的那些老朋友,本想要觀看天幕上怎么說自己,結果出現的卻是一個不知名的盛唐詩仙李白。
旁邊的丞相蕭何出列道:“陛下起于微末之間,討平諸侯,平定亂世一匡天下。”
“乃是一代圣主,乃是這天下少有的明君,天幕必然會講。”
劉邦看著蕭何,心中也是歡喜,當即笑道:“哈哈,平定亂世全靠眾臣合力,豈是朕一人之功?”
“諸位飲盛!”
“不過這李白的詩寫的確實不錯,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這說的是朕吧!”
“陛下起于微末,七年平定天下,正如那大鵬一日乘風而起,扶搖直上。”旁邊的蕭何說道。
“哈哈哈...十年前,咱們這群老兄弟有誰會想到今日?”
......
唐朝,貞觀年間。
李世民看著天上出現的盛唐,心中頓時也松了口氣,看來他的努力沒有白費,連仙人都說盛唐,那他的唐朝必然是鼎盛。
旁邊的長孫皇后伸手握住李世民的手,感覺到手上的溫軟,李二風轉頭看去,長孫皇后沖其微微點頭,讓他的焦慮的心平靜下來。
【公元701年,李白出生在碎葉城。其父后逃歸于蜀,定居綿州昌隆縣青蓮鄉。】
【公元705年,李白五歲,開始發奮讀書。】
【公元715年,李白十五歲,已有詩詞多首,廣為稱贊,但是年少的李白更喜歡劍術,有任俠之風。】
【公元725年,二十五歲的李白正式離開蜀中,前往游歷天下開啟了他燦爛的人生之路。】
天幕中,一人一劍一馬,李白開始仗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