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電商:理論、案例與實訓(微課版·第2版)
- 余以勝 林喜德 林少華主編
- 968字
- 2025-05-26 17:40:46
1.3.1 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
流量指的是一個網站的訪問量,就是訪問網站的人數,包括網站的獨立用戶數量、總用戶數量(含重復訪問者)、頁面瀏覽數量、每個用戶的頁面瀏覽數量、用戶在網站的平均停留時間等。流量分為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兩類。
1. 公域流量的概念
公域流量,也叫平臺流量,它不屬于單一個體,而是被集體所共有的流量,是商家通過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平臺進行銷售所獲取的流量。這一類流量屬于各個平臺,商家入駐后通過搜索排名優化、參加活動、付費推廣以及開展促銷活動等方式來獲得流量,從而提高成交量。
公域流量直播的一般形式就是依托第三方平臺直播。商家或品牌沒有建立相關的用戶鏈接,沒有自己的私域流量池,需要借助第三方的流量資源完成直播。
對于商家而言,一方面,依靠平臺獲取流量,不能完全掌控自身的流量分發,流量獲取靠付費,流量成本較高;另一方面,一般平臺都會把客戶、交易相關數據當作核心資產,不會完全共享給商家,商家無法掌控交易的所有數據。公域流量模式存在的問題,催生了商家對私域流量的需求。
2. 私域流量的概念
私域流量是相對于公域流量形成的概念,是指不用付費,便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頻次,直接觸達用戶的渠道,如自媒體、用戶群、微信號等。私域流量的轉化效率高,商家可以更便捷、更低成本地觸達用戶,獲得更高的收入。
私域流量直播的一般形式是商家或品牌通過App、小程序、微信群等渠道建立了用戶鏈接,形成了基于鏈接的私域流量池,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直播。
例如,步步高近幾年借助小程序、微信群建立起顧客鏈接,鏈接約2 000萬名數字化會員,形成了以私域流量為主導的直播模式。
小貼士
公域流量總是與“平臺”掛鉤,因此也可以稱為“平臺流量”,它是一種集體共有的流量,與單一個體流量相對。
私域流量具有個體屬性,即品牌或個人的私有流量。它是品牌或個人自主獲取并擁有的、無須付費便能使用的,且可以反復利用、隨時觸達用戶的流量。
3. 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的對比分析
(1)優勢與劣勢對比分析。
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有各自的優勢與劣勢,表1-1所示是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的對比分析。
表1-1 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的對比分析

(2)運營邏輯對比分析。
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的運營邏輯如圖1-15所示,總體來說,公域流量應該越做越小,發展成企業自身的私域流量,而私域流量應該越做越大,形成裂變,提高企業的影響力。

圖1-15 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的運營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