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章 十五章:漢陽金頂的神農祭壇與混沌回響

  • 九江密語
  • 燃夢靈海
  • 3293字
  • 2025-06-14 10:54:08

壬寅日,寅時三刻。

廬山漢陽峰的金頂在夜色中如同一柄倚天劍,直插星空。

林夏的登山靴踩過結霜的石階,呼出的白氣在頭燈照射下宛如靈霧,遠處傳來斷斷續續的銅鈴聲——那是神農壇的風鐸在呼嘯山風中搖曳。

“漢陽峰海拔1474米,”蘇巖的登山杖敲擊著路邊的“禹王崖”石刻,“《尚書·禹貢》記載大禹治水曾登此峰,崖壁上的蝌蚪文實為上古水文記錄。”

他的頭燈掃過石刻,縫隙中竟滲出淡金色的靈氣,與林夏相機的虹光吊墜產生共鳴。

青璃駐足在“捫參亭”前,亭柱上的對聯“峰從星漢落,人在畫圖中”為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手跡。

她的玉簪突然發出紅光,指向云霧深處的神農壇:“靈氣波動達到峰值,混沌之卵的能量正在向這里匯聚。”

江臨的便攜氣象站顯示異常:“電離層出現不規則擾動,與太微星宮的星核共振頻率一致。”

他從背包側袋取出個金屬盒,里面裝著用秀峰瀑布水冰鎮的廬山石雞,“先補充體力,前面就是'好漢坡'。”

林夏咬下一口石雞,肉質鮮嫩中帶著云霧茶的清香,忽然想起陳阿公面館的廚房曾掛著“好漢坡前一碗面,登頂能扛九座山”的對聯。

她轉頭望向蘇巖,后者正專注地觀察著北斗七星的方位,鼻梁上的眼鏡片映著星光。

“看那里!”老周突然指向天際,一顆流星劃破夜空,墜落在神農壇方向,尾跡竟呈現出神農氏嘗百草的剪影。

眾人加快腳步,轉過“小天池”,神農壇的輪廓在晨曦中逐漸清晰——九根青銅柱環繞著中央的祭壇,柱身上刻著伏羲、女媧、神農的上古神話。

祭壇中央,陳阿公正跪在一塊巨大的青石前,手中拿著把刻有“耒耜”二字的青銅鑰匙。

他的背影不再是記憶中那個賣面的老人,而是透著一股威嚴,仿佛與山體融為一體。

“阿公!”林夏驚呼。

陳阿公轉身,臉上帶著慈祥的微笑,卻又有幾分肅穆:“孩子們,終于來了。”

他的袖口完全敞開,露出整條手臂的白鶴刺青,刺青周圍纏繞著彩虹般的光暈,正是護陵人血脈覺醒的標志。

“您是...最后的護陵人?”青璃驚訝道,手中的青云劍發出清鳴。

陳阿公點頭:“七代單傳,到我這代只剩我一人。三十年前,我在鄱陽湖救起受傷的白鶴,才知道自己的使命不僅是守面館,更是守這神農壇。”

他指向祭壇中央的青石,“這是'混沌之卵'的陸上投影,與鄱陽湖底的本體遙相呼應。”

蘇巖用地質雷達掃描青石:“內部中空,有規律的心跳聲,像是某種史前生物的生命體征。”

陳阿公取出個陶罐,里面裝著用廬山云霧茶、谷簾泉水、鄱陽湖底泥用特殊秘法混合的“靈脈膏”:“當年大禹用此膏修補天地裂痕,現在需要用它封印混沌之卵的最后一道縫隙。”

話音未落,地面突然震動,祭壇的青銅柱上浮現出黑影殘魂的咒文。

江臨的掃描儀顯示,鄱陽湖底的混沌之卵正在逆時針轉動,與神農壇形成危險的能量對沖。

“黑影的余孽在利用星象時差!”青璃揮劍斬斷纏繞青銅柱的魔氣,“今日是冬至,陽氣最弱,陰氣最盛,他們想借此讓混沌之卵徹底蘇醒!“

林夏舉起相機,鏡頭里浮現出歷代護陵人守護神農壇的畫面:宋代的朱熹在此設壇祭天,明代的徐霞客在此記錄星象,七十年前青璃的師父在此與黑影的師父決戰。

閃光燈亮起時,這些畫面化作金色的鎖鏈,纏繞在混沌之卵的投影上。

陳阿公將靈脈膏涂抹在青銅鑰匙上,鑰匙突然發出強光,插入青石的瞬間,祭壇四周的青銅柱同時噴發出靈氣光柱,與鄱陽湖底的光柱形成十字交叉,組成巨大的封印陣。

“林夏,拍攝九江的日出!”蘇巖大喊,“陽氣最盛時的第一縷陽光,是破解陰邪的關鍵!”

林夏轉身,鏡頭對準東方。

此刻,廬山的云霧如潮水般退去,第一縷陽光穿透云層,在漢陽峰的金頂上形成“十”字光斑。

她按下快門,陽光化作金色的利劍,刺入混沌之卵的投影。

黑影的殘魂發出最后的嘶吼,從青銅柱的咒文中鉆出,化作無數黑色蝴蝶撲向眾人。

陳阿公從懷中掏出個布袋,里面裝著炒得酥脆的云霧茶梗:“嘗嘗,這是驅邪的好茶點!“

茶梗撒出的瞬間,竟化作無數把小劍,擊落黑色蝴蝶。

青璃趁機召回青云劍,劍身上的白鶴紋與陳阿公的刺青共鳴,形成一道橫跨天地的靈氣屏障。

當最后一只蝴蝶消散時,混沌之卵的投影恢復平靜,青石上的裂痕徹底愈合,浮現出“人文為基,靈脈永昌”的古篆。

陳阿公欣慰地笑了,從懷中掏出個油紙包,里面是剛出爐的云霧茶餅:“小家伙們趁熱吃,加了神農壇的靈氣,格外香甜。”

林夏咬下一口,餅中竟夾著核桃仁和鄱湖銀魚干,甜咸交織,回味無窮。

她望向蘇巖,發現他正用羅盤測量青石的磁場變化,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根據我的計算,混沌之卵的能量已轉化為靈脈的保護層,”蘇巖說,“現在的廬山靈脈,就像一個巨大的量子計算機,能自動抵御外來的負面能量。”

青璃點頭,目光落在陳阿公的刺青上:“護陵人的使命已經完成,接下來...”

“接下來,該讓年輕人接手了。”

陳阿公打斷道,將青銅鑰匙遞給林夏,“這把鑰匙不僅能開啟神農壇,還能連通廬山各處靈脈節點。記住,護山不是靠武力,而是靠傳承——像云霧茶一樣,一代接一代,根扎得越深,茶香越濃。”

江臨走過來,手中的掃描儀顯示一切正常,但他突然皺眉:“等等,神農壇下方有個未被記錄的洞穴,像是人工開鑿的...”

陳阿公臉色微變:“那是'伏羲洞',藏著上古伏羲氏的八卦圖,當年大禹就是借此圖治水。但洞內有'先天五太'的能量場,非有緣人不可入...”

林夏的相機突然自動對焦到洞穴入口,鏡頭里浮現出伏羲氏演算八卦的畫面。

畫面中的伏羲突然轉身,指向林夏手中的相機,眼中閃過智慧的光芒。

“看來,你們就是有緣人。”陳阿公嘆了口氣,“去吧,但切記,洞內的'太易'之氣尚未穩定,不可久留。”

眾人辭別陳阿公,沿著隱蔽的石階進入伏羲洞。

洞內石筍林立,每根石筍上都刻著不同的卦象,地面上的八卦圖用熒光石鑲嵌,散發著柔和的藍光。

林夏的相機鏡頭上的虹光吊墜與八卦圖共鳴,竟在空中投射出立體的卦象模型。

“這是量子八卦!”江臨驚呼,“每個卦象都是一個量子糾纏態,能預測靈脈的未來波動!”

蘇巖撫摸著中央的“太極石“,石面上的陰陽魚竟在緩緩轉動:“根據《連山易》記載,太極石能顯示靈脈的'未來之種'。林夏,用相機拍攝石面!”

林夏照做,鏡頭里的太極石突然裂開,露出里面的“未來影像”:九江的現代化城市與古代遺跡交相輝映,云霧茶田機器人在采茶,鄱陽湖的智能護鳥船在巡邏,白鹿洞書院的AI講師在授課...但畫面邊緣有一道黑色裂隙,像是未來的隱患。

“這是...靈脈的未來?“青璃皺眉,“為何有裂隙?”

江臨分析:“可能是時間線的分支,黑影雖滅,但他的理念仍在未來留下了隱患。”

林夏握緊相機:“無論未來如何,我們現在的守護,就是為了讓這條時間線充滿希望。”

眾人離開洞穴時,漢陽峰的日出已照亮整個廬山。

陳阿公站在祭壇前,望著遠處的牯嶺鎮,那里的炊煙正裊裊升起,與廬山的云霧融為一體。

他從口袋里掏出個小本本,記下:“今日靈脈穩固,面館明日供應'混沌之卵'形狀的茶餅,用南瓜和云霧茶粉制作,寓意吉祥。”

林夏望著陳阿公的背影,突然明白,九江的守護從來不是轟轟烈烈的戰斗,而是像他這樣的普通人,在日常的煙火氣中,默默傳承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她舉起相機,拍下陳阿公的剪影與廬山主峰重疊的畫面,鏡頭里,老人的白發被陽光染成金色,宛如神農氏的化身。

“下一站,”蘇巖指著遠處的“女兒城”遺址,“傳說中,那是大禹妻子涂山氏等待丈夫的地方,或許能找到關于靈脈起源的更多線索。”

青璃點頭,取出白玉瓶,瓶中的甘露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涂山氏的等待,也是一種守護。九江的每一處古跡,都是守護的故事。”

江臨從背包里拿出袋廬山楊梅干:“先補充點糖分,女兒城的山路可不好走。”

眾人踏上新的征程,林夏回頭望向神農壇,只見陳阿公正對著青銅柱喃喃自語,手中的面杖在地上畫出復雜的符咒——那是護陵人最后的儀式。

她知道,這場關于人文圣山的守護戰沒有終點,但只要有像陳阿公這樣的人存在,廬山的靈脈就永遠不會枯竭。

而在伏羲洞深處,太極石的陰陽魚轉動速度突然加快,裂縫中的未來影像閃過一個神秘人影,他手中握著融合了科技與魔法的武器,眼中閃爍著復雜的光芒。這個畫面轉瞬即逝,卻在林夏的相機中留下了一道神秘的殘影——那是下一個時代的挑戰,也是新一代守護者的使命。

廬山的云霧依舊繚繞,漢陽峰的金頂在陽光下閃耀,仿佛在訴說著一個永恒的真理:人文的光芒永不熄滅,守護的故事永不終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桂县| 正定县| 修武县| 南宁市| 荔浦县| 贺州市| 广德县| 隆德县| 玉树县| 拉孜县| 鹿泉市| 沅陵县| 鄂托克旗| 富顺县| 兴文县| 海伦市| 隆子县| 玉田县| 淳安县| 新巴尔虎右旗| 织金县| 安达市| 麻城市| 新河县| 昌都县| 道孚县| 延津县| 漳平市| 西宁市| 朝阳县| 永定县| 辉南县| 哈密市| 广安市| 桓仁| 于田县| 平乐县| 师宗县| 马尔康县| 峡江县| 孝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