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上六萬公里
- 張昕宇 梁紅
- 1230字
- 2025-05-26 18:04:32
前言
在地連理,在天比翼
每次抬頭看向天空,我仍會有種身陷云霧、翱翔其中的感覺。
那還是2017年的故事。自駕國產飛機環球飛行,這又是一次“萬人”阻擋的行程。
這一次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源于在我和梁紅兩人的心里埋了很久很久的種子。以前還在忙于生意的時候,我們其實每個月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天上飛,是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
透過頭等艙看窗外,我始終覺得云霧模糊。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曾在飛機上指著前面的駕駛艙,小聲對梁紅叨咕:“趕明兒咱們自己弄架飛機,咱們自己開,我帶你摸云彩去?!?/p>
當年說這話,或許只是一次隨意的嘴炮兒式浪漫。但是多年后,我們真的換了個活法兒,開始了“侶行”之路后,我就認真地琢磨起來,我們要圓了這個事兒。
特別是2014年的春天,我們在“彩虹國度”南非,挑戰中國人在這里的首次氦氣球飛行。我乘坐著五顏六色的氣球,自由地飄蕩在藍天之上,來了一次極致的飛行體驗。
那是我終生難忘的一次體驗,只是在落地之后看到迎上來的梁紅,我心里倒是生出了一絲歉意。這些年無論去哪兒、做什么,我們倆都是在一起的,但是因為這次氦氣球飛行有較大的危險,所以當氣球帶著我在天上飛的時候,她只能坐在救援直升機里,遠遠地為我做著安全保障。
就是從那會兒開始,那顆曾種在心房角落里的種子發芽了。我得和梁紅一起,并肩飛一次。
在地連理,在天比翼。
這次我們想玩兒一次大的,要飛就來一次環球飛行。我們查了資料,從1924年第一次單引擎飛機完成環球飛行至今,世界上只有350多個成功案例。也就是說,地球上完成過環球飛行挑戰的人,比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都少。而且,中國人駕駛國產飛機完成環球飛行這樣的紀錄,仍是一項空白。
我對梁紅說:“咱們來把這個空給填上吧?!?/p>
隨后,我們便著手認真準備這個事兒,一邊學習考飛行執照、研究飛行路線,一邊找一架能夠入手的國產飛機。
這個計劃公開后,一如我們當年要垂降馬魯姆火山,以及準備開著帆船去南極一樣,許多人說這事兒不靠譜,根本不可能做到;包括很多相關領域的專家,我們在找到他們尋求一些專業的建議時,他們看完我們的計劃,都一致地搖頭,說“這事兒不可能”“不太現實”“這是在找死”“沒有意義”……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事兒不可能做到。結果無非兩種,要么中途放棄,要么就死在途中。
梁紅當時對我說了一句話:“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在曾經走過的路途中,在馬魯姆火山上、在亞馬孫雨林里、在茫茫太平洋上……梁紅都會勸我停下來想清楚,是不是真的要去做。這一次她沒有,而是給了我心里兜底的信心力。她知道,這不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情,只是一旦心里那個小樹苗種下了,我們就得想方設法努力去實現,否則余生皆有不甘。
還是那句老生常談,明天和意外我們不知道哪個先來,以及曼德拉的那句名言:“所有事情在被完成前,都被認為是不可能的?!?/p>
走到今天這一步,我們已經做到了許許多多曾經的“不可能”,這些過往的經歷,既生成了我們去挑戰更多不可能的信心,也生成了我們性格里“一念既出,萬山無阻”的特質。
這一次,我們一定要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