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贈送一空
- 都成大唐王爺了還不能躺平?
- 愛喝紅茶的兔子
- 2050字
- 2025-05-23 10:22:44
“大王,這寶刀可以贈送給我嗎?”
被王信搶了先,同是西市富商的崔仁義淡定不了了。
不就是買一副畫嘛。
他也可以啊。
“你想怎么個送法?”
崔仁義看上的是一把鑲嵌了好些寶石的名貴刀具,也是李世民賞賜給李元嬰的。
“我觀滕王殿下繪制的《驪山閣樓圖》乃山水畫中的杰出代表。”
“這幅畫作以細膩的筆觸和獨特的構圖,展現出一幅寧靜而壯麗的山水景象。”
“畫面中溪流潺潺,山巒疊嶂,樓閣隱現于云霧之間,充滿了詩意和韻味。”
“草民愿意出1000貫潤筆費。”
崔仁義如此識趣,李元嬰自然沒有意見。
很快的,其他幾名商家也紛紛出手。
剛剛大家看到的各種書畫,都被高價給買走了。
哪怕是非常簡單的字畫,也賣了100貫錢。
取而代之的就是庫房里頭各種御賜的珍貴金石珠玉都被贈送了出去。
反正只要大家咬死是贈送的,就算是御賜的寶物,也不怕御史彈劾。
但是直接賣給商賈的話,那就不好說了。
大家都需要一個臺階啊。
李元嬰這么一折騰,王府里頭自然很多人都知道了。
“大王,這些御賜之物都賣掉的話,有損皇家顏面啊。”
駱賓王前幾天剛剛成為滕王府掾,滕王府長史和司馬不在的時候,他就是最大的文官。
此時自然要站出來勸說。
說實話,他有點后悔了。
道王李元慶把他招至府中擔任道王府屬,這是正六品下的官職。
而滕王府掾是正六品上的官職。
所以李元嬰找道王要人,駱賓王見有升官機會,毫不猶豫的同意了。
沒想到滕王這么不靠譜啊。
關鍵是馬上就要去江州就藩,顯然是不受寵。
“無妨,本王要是太愛惜羽毛,圣人才要擔心了。”
李元嬰這么一說,駱賓王立馬不吱聲。
這個話題,他沒法接。
“大王,要我說如果缺錢的話,直接找個理由抓一批商家回來就行了。”
“肯定有辦法搞錢出來。”
親事府典軍程處弼是滕王府武職第一人,正五品上。
作為程咬金的三兒子,只學到了老爹一半的本事——表面上做事不經過大腦。
不過考慮到他是程咬金的兒子,李元嬰還是讓他負責滕王府親事府。
“這些商人本王以后還有用處,不能當成一次性用品給消耗了。”
李元嬰以后還想著掙大錢呢。
自然不能自絕于商圈。
“商人就像是草原上的野草,割了又能長出來。”
“大王不必過于擔心的。”
程處弼的這個觀念,在當下勛貴之中還是很有市場的。
唐代延續了中國傳統的“士農工商”四民結構,商人被列為最末等,社會地位低于士人、農民和工匠。
這種觀念源于儒家思想,認為商人“不事生產”,靠流通獲利,不符合“重農抑商”的治國理念。
所以商人不僅地位低,政治權利也受限。
初唐的時候,商人及其子孫是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無法通過仕途提升地位。
法律上也對商人有歧視性規定,如《唐律》禁止官員與商人通婚。
當然,實際上商人的錢財多到一定份上,肯定會有各種辦法來改變局面。
程處弼從小沒有吃過苦,還是太單純。
“大王要去就藩,這幾天最好去拜訪一下宗室王公。”
“將來在長安城有什么事情,也有人幫忙說話。”
駱賓王不想繼續討論商人的事情。
今天李元嬰的做法已經顛覆了他的許多認知,他希望盡可能的把滕王府的發展拉回到自己認知中的狀態來。
“相比商人,我的那些阿兄和叔伯家中應該更加有錢。”
“觀光(駱賓王的字),你倒是提醒了我。”
“等會你準備一下拜帖,本王爭取這兩天把長安城里頭所有親王和郡王都拜訪一遍。”
聽李元嬰這么一說,駱賓王臉色一變。
他有一種預感,自家王爺又要搞事了。
以前他聽說滕王驕奢淫逸,但是他進入到滕王府之后,并沒有這些感受。
也許是因為李世民剛剛駕崩的原因,李元嬰這幾個月非常低調。
御史那邊想要彈劾都找不到問題。
但是自從今天收到圣旨之后,一切似乎都開始變化。
……
就在李元嬰準備禍害王爺們的時候,滕王府發生的事情,自然也傳到了太極宮。
“大家,滕王殿下剛剛把府上各種名貴珍玩都給處理了。”
王德儉是內侍省內常侍,是皇宮宦官的二把手。
別看他是二把手,但卻是承擔了一些特殊的任務,在李治心中的地位很高。
“什么叫做都處理了?”
李治頭也不抬的繼續批閱奏折。
被冊封為太子之后,李世民就親自帶著李治學習處理政務。
如今登基為帝,他倒是很快就上手了。
剛開始,各方面的政策都延續貞觀末期,處理起來倒也不難。
當然,他心中肯定也有不少的想法,等徹底的坐穩了位置之后,就會有各種動作。
如今是乖乖的聽輔政大臣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的話。
“滕王殿下邀請了一批豪商到王府,把他自己的各種書畫賣給了他們。”
“商人只要高價買那些字畫,就能獲贈王府珍稀物品,包括一些御賜的寶物。”
王德儉低著頭解釋了一下,不敢去看李治的反應。
這種丟皇家臉面的事情,李治必然不高興。
“滕王叔小時候在太極宮中跟朕一起長大,原本以為小時候頑劣一些,長大了會有改變。”
“特別是朕聽說他這幾個月安分了很多,居然愿意在府中看書學習了。”
“沒想到這憋久了,反彈起來更夸張啊。”
“他會想著要外放,估計也是覺得長安城不夠自由吧?”
“既然如此,那就隨他去吧。”
畢竟是小時候一起在宮里頭長大的伙伴。
輩分是大了自己一輩,但是年齡還要小兩歲。
李治雖然有點惱怒,但也還算是處于可忍受的范圍。
特別是他剛剛登基不久,要是就對王叔下手,有損他的風評。
只是他并不知道李元嬰接下來到底會做什么。
要不然就不會那么輕松的說“隨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