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意外的效果
- 都成大唐王爺了還不能躺平?
- 愛喝紅茶的兔子
- 2053字
- 2025-05-28 07:30:00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柳詩穎反反復復的琢磨著詩句,臉上的表情不斷的變化。
作為河東柳氏最有名的才女,她從三歲的時候就開始讀書識字。
要不是身為女子,她必然是進士科的一名進士,前途無量。
奈何最終卻是被迫嫁給聲名狼藉的滕王李元嬰,她心中是很不滿意的。
“娘娘,駱賓王等人是親眼看見大王在游覽廬山瀑布的時候創作了這首《望廬山瀑布》。”
“要是之前有其他人寫這首詩的話,肯定早就流傳開來了。”
秋菊將自家王妃娘娘的各種反應都看在眼中。
知道對方不相信如此佳作是李元嬰所作。
“會不會是駱賓王提前作好了之后獻給李元嬰的?”
滕王府的那些官員當中,詩詞方面名聲最響亮的就是駱賓王了。
那首《詠鵝》,柳詩穎很早就聽說了,還會背誦呢。
“駱賓王今天也是第一次跟著大王去廬山瀑布游玩。”
“我聽說東林寺主持法充大師是全程都陪著大王。”
“真要是駱賓王所作,也沒有機會偷偷的告訴大王啊。”
“再說了,這種可以流傳千古的佳作,誰都不會舍得送給別人的。”
秋菊這么一說,柳詩穎忍不住點了點頭。
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但就是讓人有點難以置信。
“娘娘,我覺得您對大王可能有點誤解。”
“您看他來江州之后,短短幾天時間就能從各個寺廟手中把那么多的良田給收回來。”
“這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事情。”
“以前在長安城,大王為了自保,也許做了一些自污的事情。”
“但那都是有原因的嘛。”
聽秋菊這么一說,柳詩穎的態度終于變了。
以前的那些驕奢淫逸的做法,如果是為了自污的話,似乎一切就說的過去了。
飽讀詩書的柳詩穎,自然能夠理解李元嬰為什么要自污。
如今到了江州府,天高皇帝遠的,慢慢恢復本性。
這是完全解釋得通的。
“他現在在做什么?”
心中想通之后,柳詩穎準備做出點改變。
“大王這幾天晚上都會在書房看書,今天估計也是在書房。”
“我去煮點茶水,等會您過去看看?”
秋菊敏銳的感受到了自家娘娘的變化,自然是要趕緊推一把。
見柳詩穎沒有反對,她立馬去準備了。
……
“杜長史,東林寺等寺廟確實都已經把超標的田契送過來了?”
“那些人居然如此聽話,實在是有點匪夷所思啊。”
盧承思作為滕王府司馬兼任江州司馬,是長史杜敬同的重要助手。
他們兩個之前都對李元嬰不是很感冒。
可是這幾天的事情,卻是讓他們感受到了一些不一樣。
“有些田契還是我親自收下的,確實是真的。”
“大王現在做事有點讓人看不懂了。”
“特別是今天他在廬山游玩的時候還作了《望廬山瀑布》這種膾炙人口的詩作,完全無法想象。”
杜敬同現在有點后悔之前自己在李元嬰面前太傲了。
現在想要低頭都有點不知道怎么辦。
寺廟的影響有多大,那些土地有多么重要,他比一般人要更加清楚。
正因為如此,李元嬰能夠那么輕易的搞定各個寺廟多余的田地,讓杜敬同見識到了不一樣的一面。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以前只聽說滕王殿下喜好繪畫,書法還不錯。”
“沒聽說他還擅長詩作。”
“看來我們對大王的了解還是太少了。”
盧承思自然是希望自己跟的上司是一個前途廣大的人物。
如今李元嬰已經展現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出來,他的態度也在變化。
與此同時,在潯陽縣縣衙那邊,縣令陶雙林和縣丞陳飛也在討論著李元嬰的事情。
“我這幾天去滕王府遞拜帖,都沒有見到滕王殿下。”
“原本聽說滕王府的人跟東林寺起了沖突,我還想著是不是有笑話可看。”
“沒想到滕王殿下不知道用了什么辦法,輕易的擺平了那么多的寺廟。”
陶雙林是陶家的家主。
陶氏為潯陽望族,祖上的陶淵明最為大家熟知。
別看陶雙林只是潯陽縣縣令,但是陶家在潯陽縣乃至江州府的影響力非常的大。
不少官員和小吏都跟陶家沾親帶故。
就像是縣丞陳飛就是陶雙林的妻弟。
“姐夫,不管滕王殿下再怎么厲害,到了潯陽,不還得看我們幾家人的臉色做事?”
“要不然的話,到時候政令不出滕王府,看他怎么跟朝廷交代。”
陳飛作為陳家子弟,也算是江州豪族之后。
整個江州,主要就是那么幾個大家族在掌控。
各個縣的官員,普遍都是出自這幾個家族。
不管誰來擔任刺史、司馬,都得尊重他們幾個家族的意見。
這也算是明清之前各個王朝地方治理的常態了。
地方豪族的影響力,比后世搶奪了。
他們是真正的“縣城波羅門”。
“要是一般的刺史來就任,情況可能跟你說的差不多。”
“但是滕王畢竟是親王,人家手中可是有一千多的親事府和賬內府衛士。”
“這些人的實力比潯陽折沖府都要強,我們還是要小心為妙。”
“最好就是能得到他的信任,這樣子可以省下很多的事情。”
陶雙林心中隱隱有點不安。
李元嬰的做事風格,跟他想的很不一樣。
關鍵是之前打聽到的滕王的傳聞跟這段時間了解的情況有很大的出入。
這更加讓陶雙林心中多了一絲擔憂。
“我們是長孫司空的人,就算是滕王要出手對付我們。”
“心中也得好好掂量一番吧?”
陳飛覺得一名那么年輕的紈绔子弟,沒有什么好害怕的。
不去主動招惹就是了。
“希望像你說的一樣吧。”
“就怕到時候局面的發展完全超出我們的預料。”
陶雙林作為陶家家主,可不敢把未來全部寄托在長孫無忌身上。
就在一大幫人都在討論著李元嬰這個江州新主人的時候,作為當事人的李元嬰,此時正在書房里頭完善著自己下一步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