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開竅膻中!注法?秘法!(求收藏!求追讀!!!)
- 戮惡加點:我掌千秋萬古
- 我等風雪又一年
- 4357字
- 2025-06-08 20:52:44
所謂開脈,開的不是十二正經,而是奇經八脈。
即任、督、沖、帶、陰維、陽維、陰蹺、陽蹺這八條在十二正經之外的奇經的八脈。
在中醫經絡穴位體系中,列缺穴主任脈,后溪主督脈,公孫主沖脈,足臨泣主帶脈,內關主陰維脈,外關主陽維脈,照海主陰蹺脈,申脈主陽蹺脈。
方才周芳鑒隨著膻中穴中氣旋收縮膨脹而同樣具備的氣旋的八個穴位,便是這奇經八脈的主穴。
“步入開脈境的瞬間,就同時在八脈主穴都誕生了氣旋……這好像跟孟無端講的不太一樣啊。”
“所以,這也是血氣境境界極限之路帶來的好處嗎?”
按照之前孟無端所說,開脈境是需要將奇經八脈逐一打通,使八脈從本來的無法自我感知的狀態,變成可以自我感知并進行控制的八條經脈經筋。
而后讓十二正經的氣血能夠灌注進入八脈之中,形成內脈周天運轉。
按照資質的不同,經過次數不定的內脈周天的修煉之后,使八脈混一,從而將氣血內化為真氣,從而步入聚氣境。
重點是逐一打通!
也就是將八脈中的某一條脈徹底打通之后,才能進行第二條脈的修煉。
且常人在開脈境的修煉是將一條脈徹底打通之后,才會在該脈對應的主穴出現氣旋。
可周芳鑒卻是先同時在八脈主穴出現了氣旋,而奇經八脈卻并沒有任何一條被打通。
“難道……真正的八脈混一其實就得從一開始就混一,是從一開始就同時修煉八脈?”
“如此一來……那沒有走血氣境境界極限之路的人,他們的武道之路豈不是一步錯步步錯?”
其他武者的修煉,是在開脈境前八重逐一打通八脈,從開脈境第九重開始才去尋求八脈混一以及進一步將氣血內化為真氣。
但周芳鑒除了可以同時修煉八脈之外,更是可以在抵達開脈境八重的時候就達成別人開脈境圓滿的八脈混一。
“也就是說,我只需要抵達開脈境第八重就完成了別人整個開脈境需要修煉的內容……也就是我的開脈境八重就已經對標其他武者的開脈境圓滿了!”
“那我的開脈境九重和十重該修煉什么?”
“屆時,開脈境的境界極限之路又是什么?”
血氣境是陰陽九轉,開脈境難道是四象?
想到四象,周芳鑒這才想到從猿妖山洞中拓印下來的鳥蟲篆。
“明日先摘抄幾個鳥蟲篆去問一問陳安,盡早將之破譯出來才是。”
“現在還是先查看身體具體出現了什么變化。”
如此想著,周芳鑒閉上了雙眼,隨著雙眼緊閉,意念牽動之下,一種近乎內視的感覺從眼前浮現出來。
意念直達膻中穴,便‘看’到了膻中穴中的畫面。
在這近乎內視的視角之下,他只覺得那并不是什么穴位,而是一個巨大的空間,一個顯得荒蕪的小位面。
在這小小的位面之中,颶風呼嘯,在颶風的核心位置,則是一團燃燒著熊熊烈焰的巨大赤色圓球。
外風內火,這就是這個空間之中的所有。
與此同時,周芳鑒更是看到有一絲絲青色的光點被這龍卷風從這‘小位面’之外吸扯而來。
那每一顆青色的光點都閃爍著一種靈動,仿佛具備無窮靈性。
龍卷風將這靈動的光點卷動著吞噬,而后沒入核心的火球之中的時候,一抹清涼之意便席卷這整個穴位空間。
“這青色光點……應該就是檀中穴時時刻刻從外界吸收而來的清涼氣息了。”
“莫不是靈氣?”
“可不是說,要抵達抱丹境之后,武者才能開始吐納天地靈氣的嗎?”
“且就算到了抱丹境,也必須打坐入定之后才能吸收到微弱靈氣……”
但周芳鑒此刻,卻不管他在干什么,他的膻中穴都在時時刻刻的吸收著那疑似靈氣的清涼氣息!
“這也是境界極限之路的好處嗎?”
“別人是一步錯步步錯,那相對之下,我豈不是一步快步步快?”
收斂心思,繼續以內視的角度探查自身身體。
五臟六腑之氣蓬勃而強悍,經脈之中循行的氣血好似江河之水奔流涌動,有著一種勢不可擋的威勢。
并且這些經脈臟腑之中也漸漸的出現了一絲微不可查的靈動之感。
膻中穴所吸收的靈氣,被用來滋養他的臟腑經脈了!
其中,腎臟得到的靈氣滋養超過其余四臟六腑的總和!
“以這種強度的五臟六腑,活一百五十歲似乎真就是輕輕松松的事情,若是再配合針藥調理的話,就算是活兩百歲只怕也是有可能的。”
“甚至,我就算什么也不做,單靠這時時刻刻的靈氣滋養,活上二百歲也是等閑之事。”
長生啊!
前世他作為一個中醫,目標也不過是醫道有成然后盡量達到孫思邈的高度,活到一百四十二歲而已。
可如今,他即便什么都不做都可以活上兩百歲!
若是隨著境界繼續提升……
緩緩睜開眼睛,周芳鑒又是意念一動,氣血在手臂之上勃發而起。
任脈主穴的列缺穴中的氣旋猛然加速,好似渦輪增壓器一般,將本就狂暴的氣血變得更加狂猛起來。
連帶著他手臂之上筋肉如藤條一般凸起,如虬龍盤結一般,只在觀感上便充滿了爆炸性的力量感。
揮拳!
砰!
空中一聲炸響。
“千金難買一聲響?”
這是前世傳武的說法,能做到揮拳引發空爆炸響,便是傳武之中極為高深的境界。
但對于此刻的周芳鑒來說,這卻只是隨意的一次出拳而已。
“單純出拳都如此……若是施展刀法乃至于刀勢呢?乃至于全力以赴呢?”
周芳鑒直接抽出制式長刀,體內氣血涌動、中丹田的血色煙云同樣涌動而起。
他體內的氣血和血色煙云就好似炸彈內部的火藥已經燃燒了起來,維持在即將爆炸的前一個瞬間一般。
維系如此狀態,對心力的消耗是極為恐怖的。
上次誅殺猿妖之時,他便深有體會,以至于寨城之中一打七的時候,他選擇的是提前疏通對應經脈,甚至不是那七人不給他緩慢蓄力的時間的話,他是更傾向于緩慢蓄力的。
而此刻,
他再度先激活氣血和血色煙云,進入引而不發的狀態,而后再開始封鎖對應四條經脈的起始流注。
只是剎那,周芳鑒眼中便是驟然明亮起來。
一個滴漏過去,他只是感覺到微微的疲倦。
一個呼吸過去,才是感覺到了心力交瘁之感。
嗡!
刀鳴響徹而起!
全身氣血和血色煙云在剎那間同時爆發而出,灌注進入手中長刀之中。
寒月刀法的寒氣涌動而出,勾連周遭方圓六七丈的一切事物,寒氣擴散而出,卻又從周遭事物之上抽取了一部分似是月華的東西反饋而來。
整個屋子都好似變得更加明亮了幾分!
嗡!
刀鳴再次震顫的剎那,刀勢涌現而起。
皎白月光憑空浮現,而又覆蓋在手中刀刃之上。
月光內斂,同時被血色煙云侵染為血紅色,也將屋子內的一切都渲染上了幾分紅色。
手中長刀剎那變成通體赤紅,卻無絲毫光芒外溢的模樣。
無盡的鋒銳和濃厚的寒涼瞬間在屋子之中爆發而出。
咔擦咔擦!
一寸寸寒冰在長刀表面凝結而起。
無風無聲,但那死寂的壓力籠罩之下,卻極為駭人。
于此同時,周芳鑒忽然感覺到膻中穴爆發出一股奇特的吸力,不是針對靈氣的吸力,而似乎是針對手中刀刃,或者說刀刃之上的刀勢以及那通境之招的吸力。
“這是怎么回事?”
隨即,周芳鑒意念一動,氣血和血色煙云回流。
膻中穴的吸力又消失不見了。
而長刀之上,刀勢消退,四周之間寒涼退去。
長刀之上凝結的冰塊則只是慢慢融化,一滴滴融化的冰水緩慢墜落地面。
等到刀刃上的冰塊融化掉三分之二的時候,咔擦一聲,那制式長刀的刀刃前半段驟然碎裂開來。
沒斷!
但那裂痕卻是觸目驚心!
只是收刀的動作,周芳鑒都能輕易感覺到那刀刃的搖搖欲墜。
只怕隨便輕輕磕碰一下,這刀都會斷作兩半。
“這……”
眼前長刀的碎裂,讓周芳鑒瞬間忘掉了膻中穴方才的吸力。
他只是意念一動,儲物戒指周遭空氣微微扭曲,木棍重新浮現出來。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這本來有許多凸起的小節點的木棍,此刻已經變得圓潤光滑至極。
甚至……其前端三尺有余的長度似乎在朝著扁平化演變。
有一種要自行演變成刀劍形態的趨勢。
“這棵青岡樹是什么靈木不成?”
“不對!明明一開始是能被輕易折斷的……”
他可還記得他一開始準備的木棍是長一丈(2.31米)左右的長矛,畢竟一寸長一寸強。
水準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刀劍永遠干不過長矛!
只是在學了寒月刀法之后,他才是將長矛一分為二,取了其中一截當做刀來使用的。
“到底有什么被我忽略的細節?”
想了一會兒也想不明白,周芳鑒也所幸不繼續想了。
他只是將青牛拳法和周正源那秘法的玉簡取出,逐一放到眉心位置。
青牛拳法雖是九品,但估計也只是九品中最下乘的一類了。
只是學會之后,周芳鑒便不再管顧。
而等到將周正源的秘法玉簡放在眉心,隨即微微一愣,更是不由自主的念出聲來。
“甲子祝神,神而明之,神明為之綱紀,天地為之動靜,甲子陽木,木生風,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臟為肝,木為生機,是故察機心于風動,合八卦而自然,天地不侵,避禍有時……乾金甲子外壬午……是以圣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澹之愉,從欲快志于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圣人之治身也。”
一遍一遍的念著這長達七百余字的文字,周芳鑒的眼中越發明亮起來。
這篇秘法其中的內容與黃帝內經的內容有諸多重合之處,更是結合了六十四卦和六十甲子以及奇門遁甲,更有經絡流注、臟腑生克。
其中奧妙無窮,給人一種直指大道的感覺。
下意識的,周芳鑒就覺得這是一門非常深奧的武學,甚至就不該出現在上寨周氏這種窮鄉僻壤,更不應該被區區血氣境十重的周正源得到。
周芳鑒近乎著魔一般,一遍又一遍的讀著這七百余字。
直到讀了五遍之后,近乎一字不漏的背下來的時候,周芳鑒才豁然驚覺。
“……讀不懂!”
“竟然完全讀不懂……”
讀著的時候只覺得玄妙莫名,只覺得這是高深莫測的神功絕學,可停下來之后,雖然是一字不漏的背下來了,可仔細思考之時,腦子里卻什么都沒有。
“怪不得周正源好端端的會突然跑去研究卜筮之道了……”
按照前身記憶,這位周氏一族的三叔公是從大概二十年前突然就不再熱衷于追名奪利,甚至主動讓出了不少田產,開始深居簡出去研習卜筮之道了。
“看來周正源也是獲得這玉簡之后,如我此刻一般察覺這玉簡的內容極有可能是神功絕學,偏生又怎么都讀不懂,于是下了苦功夫研究,最終認為乾金甲子外壬午這一段才是這秘法的關鍵,于是便打算從卜筮之道入手?”
心念至此,周芳鑒意念一動,眼前戮惡古書浮現而出。
【姓名】:周芳鑒
【境界】:開脈境一重(0/100)
【開竅】:膻中(注法:無)
【功法】:寒月刀法(八品):境界——勢境(7/540);化凡訣(無品級):境界——明境七重(5/320);斷魂刀(九品):境界——御境(3/30);青牛拳法(九品):境界——明境(0/10)。
【可用修為】:178點。
“果然,讀不懂就不可能學會,面板上也不會顯現,也就無法靠著加點略過研習過程……”
“可到底為何會讀不懂?”
“莫非……我也要學周正源,從卜筮之道入手嗎?”
但山醫命相卜五術,任何一門都是博大精深浩如煙海,單單中醫,周芳鑒在前世都不覺得能在老死之前將其全部學完的。
而卜筮之道也是如此!
“周正源三十年如一日的研習卜筮之道,最終也沒有學會這秘法……”
“或許他學會了一點……其于生死之間突然退后的一步,或許不是他卜算出了危機,而是這秘法的作用?這秘法讓他能對危機有著更清楚的……”
“【是故察機心于風動,合八卦而自然,天地不侵,避禍有時】嗎?”
“可三十年時間只得到這么一點收獲……太不劃算!”
周芳鑒不再管顧,反而是看向面板中多出來的一行【開竅】。
開竅膻中!
結合膻中穴的外風內火和時時刻刻吸收靈氣的功能,周芳鑒大致明白了開竅是什么。
“但這注法?”
直到此時,他才重新想起方才試招之時,膻中穴傳出的對手中刀勢刀招的奇怪吸力。
“注法的意思……是將武學注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