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兩月時間
- 長生:從輪回功開始修煉
- 陳二家的貓
- 2336字
- 2025-06-14 17:41:45
兩個月的時間,仿佛彈指一揮間。
這兩個月里,羅宇除了《赤陽訣》的修煉,其余時間都放在五十種一階基礎符篆的繪制上。
為了維持修煉和購買符紙、符墨的開銷,也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羅宇選擇性地繪制了一些市面上需求量較大,但又不容易暴露他真實水平的普通品質符篆。
諸如火彈符、清心符、避塵符、銳金符等,這些符篆他已經能夠做到九成以上的成功率,但對外出售時,他刻意控制了品質,只拿出一些勉強達到普通水準。
每隔十天半月,便會前往坊市,將積攢下來的符篆出手。
如此一來,兩個月下來,他陸陸續(xù)續(xù)繪制了數百張普通品質的火彈符、清心符等常用符篆,除去成本,倒也積攢了四百余塊下品靈石。
這筆收入對于一個外門弟子來說,已然不菲。
有了靈石,羅宇并未將其全部用于購買修煉資源。
他將一部分售賣符篆所得的靈石,通過之前“猴三哥”留下的門路,又兌換了一批宗門積分。
如此往復幾次,他的宗門積分再次累積到了一百五十點左右。
手頭有了積分,羅宇并沒有急于再去報名進階課程。
他深思熟慮后,覺得自己的符道基礎雖然在孫長老的教導下突飛猛進,但為了表現得合情合理,不至于太過驚世駭俗,他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成長軌跡。
于是,他用這些積分,又報名參加了兩三門符篆堂開設的,針對不同類型基礎符篆的短期講習課程。
這些課程的授課老師大多是煉氣后期的執(zhí)事弟子,或是宗門內一些并無名氣的一級符師,講解的內容也相對基礎,多是重復孫長老課程中已經涵蓋的知識。
羅宇每次都去聽講,認真筆記,偶爾還會提出一些恰到好處的疑問。
這些課程雖然對他而言助益有限,但宗門內皆有他上課的記錄。
在外人看來,羅宇不過是一個在符道上頗有天賦,且異常勤奮刻苦的普通外門弟子,他的進步,是大量學習和練習的必然結果。
這一日,羅宇感覺自己前面的鋪墊已經差不多了,對那五十種基礎符篆的掌握也都已經到了九成以上。
“是時候去拜訪一下孫長老了。”羅宇心中暗道。
這既是為了請教,也是為了在長老面前適時地展現自己的進步,為接下來的預選鋪路。
他仔細整理了一下儀容,換上一身干凈的青色道袍,將那枚古樸的玉符貼身收好,便離開了丙字柒號房,徑直朝著紫竹峰而去。
紫竹峰位于青山觀后山區(qū)域,較之外門弟子居住的區(qū)域更為清幽,靈氣也濃郁了數分。
此峰高約百余米,雖不算巍峨,卻自有一股鐘靈毓秀之氣。
峰上遍植紫竹,郁郁蔥蔥,形成一片浩瀚的林海。
清風徐來,竹葉沙沙作響,宛如天籟。
山道蜿蜒,可見一些精致的樓閣院落錯落其間,偶有身著統(tǒng)一服飾的弟子往來,神色沉靜,人數卻不多,與外門的熱鬧截然不同。
羅宇來到紫竹峰山腳下,早有兩名身著紫竹峰特有服飾的煉氣中期弟子在此值守。
“這位師兄,外門弟子羅宇,持孫長老玉符,前來拜見長老。”羅宇上前,取出那枚古樸玉符,恭敬地遞上。
其中一名值守弟子接過玉符,仔細驗看后,微微點頭:“玉符無誤,請師弟稍候,我這便去通傳。”
說罷,那弟子轉身快步向峰上行去。另一名弟子則示意羅宇在一旁等候。
約莫一盞茶功夫,先前那名弟子返回,對羅宇道:“羅師弟,孫長老有請,請隨我來。”
“有勞師兄。”羅宇道謝,跟在那弟子身后,踏上了通往半山腰的石階。
一路行去,羅宇暗暗觀察。
紫竹峰上的建筑并不奢華,卻與周圍的竹林、山石融為一體,透著一股自然雅致的韻味。
這里的弟子行走間也顯得更為從容自信。
不多時,引領的弟子將羅宇帶到半山腰一處被茂密竹林環(huán)繞的院落前,道:“羅師弟,此處便是孫長老的靜修竹苑,長老吩咐你自行進入即可。”
“多謝師兄引路。”羅宇再次道謝。
待那引領弟子離開,羅宇才轉向院落,院門虛掩,上懸“靜修竹苑”四字匾額。
他深吸一口氣,上前輕輕叩響了院門。
“篤篤篤。”
“進來吧。”一個蒼老而溫和的聲音從院內傳來。
羅宇推開院門,只見院內布置雅潔,一株不知名的古樹枝繁葉茂,樹下擺著石桌石凳。
孫思邈長老正坐在一片竹影之下,手中捧著一卷古舊的符經,看得入神。
“弟子羅宇,拜見孫長老。”羅宇躬身行禮。
孫長老放下符經,抬眼看向羅宇,臉上露出一絲微笑:“是你啊,羅宇。算算日子,課程結束也有一個多月了,你今日前來,可是修行上遇到了什么難題?”
“長老慧鑒,”羅宇恭敬道。
“弟子這兩個月來,謹遵長老教誨,勤加練習那五十種基礎符篆。大部分符篆的繪制已漸趨熟練,只是有幾種符篆,如纏繞符、土牢符、迷霧符等,弟子感覺在靈力運轉和符文勾勒的契合上,總是差了一絲火候,成功率難以穩(wěn)定提升,特來向長老請教。”
羅宇所說的這幾種符篆,確實是他目前掌握程度相對較低的,他將這些早已清楚的難點包裝成請教的問題,顯得十分自然。
孫長老聞言,點了點頭,示意羅宇在對面的石凳上坐下。
“你說的這幾種符篆,的確比尋常攻擊、防御符篆對靈力的精細操控要求更高。纏繞符貴在靈力如絲,綿延不絕;土牢符則需靈力厚重,凝而不散;迷霧符則講究靈力輕盈,彌漫均勻。你具體說說,在繪制時遇到了哪些困惑?”
羅宇便將自己遇到的幾個問題,有條不紊地向孫長老一一闡述,間或還會提及一些自己對符文的理解和嘗試。
孫長老靜靜聽著,時不時頷首,眼中露出思索之色。
他并未因為這些問題在之前的課程中講解過而有所不耐,反而針對羅宇提出的具體困境,給出了更為細致和具有針對性的指點。
“……譬如這纏繞符,你感覺靈力在中途容易斷續(xù),不妨在起筆之時,便將神識與靈力高度統(tǒng)一,意想靈力如春蠶吐絲,那一縷意先于筆鋒,牽引靈力……”
“至于土牢符的符腳收尾,你覺得難以做到厚重沉凝,那是因為你過于追求符文形態(tài)的完美,反而忽略了土行靈力的本質。土者,載物也,其性沉穩(wěn)。你需在落筆時,將一股鎮(zhèn)壓、穩(wěn)固之意念,伴隨靈力一同灌注……”
孫長老的解答,深入淺出,點出了羅宇忽略的一些低階符篆的細微訣竅。
其中一些解答,確確實實對羅宇有所裨益,畢竟時代在發(fā)展,修仙界的符道理論和技巧也在不斷完善和精進,今人確實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