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唐家包租公 張家在努力
- 重生老炮,從高中開始躺平
- 正經胖哥
- 2090字
- 2025-05-27 12:00:00
楊金娟沒有幫挨打的兒子‘報仇’,總歸是心有愧疚。
而且老宅子按照離婚協議,在兒子年滿十八之后,是歸唐逸生所有。
上一世,唐逸生得到涌泉胡同7號院子,是在大學畢業的那年。
距離母子離心疏離已經過去了一年半多。
這一次唐逸生利用親媽的愧疚心理,打算提前將產業的租賃費用拿到手,倒也不是為了錢。
而是為了彌補遺憾,近距離守護白月光。
按照記憶里的信息,唐逸生壓根沒考慮張蕾家能持續穩定的付租金。
他也不指望真的靠租金過日子。
只不過一個高中生想要當包租公還挺突兀的。
有難度,卻也不是沒法操作。
畢竟唐逸生深知楊金娟的脾性。
洛口服裝批發市場的美女一姐,要是沒點大開大合的性子,早就被欺負成鵪鶉了。
這件事涉及到楊金娟前夫的資產,宋志鳴更不會插手。
唐逸生只是碰巧趕上了好時機。
他在遇到張蕾,得知張蕾家要租房子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這些。
雖然過程里略有波折,但最終還是被唐逸生克服種種阻礙,實現了目的。
“那錢一部分是胖子和我同桌的,大頭是俊英姐給的。”
“你借那么多錢要干啥!不是剛給你買了松下的CD機嗎?怎么還打算買隨身聽?”
身為監護人,派出所連一點隱瞞的信息都沒有。
唐逸生找的借口,都被楊金娟知悉了。
“我就是想要一勞永逸解決麻煩。”
唐逸生對楊金娟沒有藏著掖著,果斷坦白。
“起初是段學友在學校伙同別人要揍我,結果沒打過被我給揍了。今天也是他找校外的人堵我,我要是再不反抗,以后也就沒消停日子了。”
唐逸生說的是正理兒。
可他說的越在理兒,楊金娟心里就越不是滋味兒。
她考慮的很多,有兒子的安全問題,有宋志鳴的情緒和有可能的聲譽影響,也考慮到唐逸生在校期間會不會被穿小鞋……
唯獨沒有考慮唐逸生學習會不會持續被打擾。
“現在都高二了,要是被鬧騰的沒心思學習,還怎么考大學?俊英姐借我錢的時候還跟我說抓緊處理段學友的事情,讓我別耽誤學習呢。”
楊金娟更愧疚了。
連宋志鳴的閨女,唐逸生毫無血緣關系的姐姐都考慮到這一點,反倒是她這個親媽,利益得失都跟兒子的學業是否被影響無關。
“錢在我包里呢,待會兒我拿給你,明天去學校都還回去,這些事兒以后不會有了,要是他們再鬧你,你就跟我說。”
“媽,遠水解不了近渴,我手頭錢多一點,課間偶爾請同學吃個雪糕喝瓶飲料,熟人多了,段學友他們起碼不敢在學校惹我。”
“要是還在校外找人,那你和宋叔叔再出面。其實今天我就想殺雞儆猴來著……”
“知道我兒子厲害,記性隨我,那么多數都給記下來了。”
楊金娟學歷不高,唯一值得自傲的,就是對數字很敏感,口算很快。
五位數以內的加減乘除幾乎張口就來。
畢竟她做生意性格痛痛快快,即便算的不甚準確,抹個零頭也差不許多。
“媽,房租我去收,然后花銷記賬,你隨時監督查賬,行不行?我已經十八歲了,這方面不也得鍛煉啊?”
唐逸生因為初中轉校來省城不得不留級,再加上生日偏大,所以高二還沒結束就年滿一十八歲。
兒子話說到這份兒上,楊金娟就不好拒絕了。
難得跟兒子敞開心扉聊的透徹,聊的愉悅。
拒絕的話如果說出來,會影響情緒,就沒法促成這次談話的圓滿。
“一定要記賬,我每周都會嚴查對賬,要是發現你亂花錢,就取消你收房租的資格。”
“行,沒問題。”
娘倆的談話就此結束。
楊金娟出去,唐逸生關上門,又順手熄了燈。
明天還要早起跑操呢。
青少年嗜睡,每天八小時都感覺睡不夠,遠不如中年唐逸生那會兒。
睡五六個小時也照樣能精神飽滿。
……
張蕾回家的時候天色已經微微暗了下來。
昏暗的樓棟里貼滿了傳單小紙片,還有印刷的廣告,凌亂里透著蕭條。
她家住北坦小區沿街的一樓,四十多平的小院前面有兩間平房小屋,曾是家里的營生所在,至今還掛著張亮拉面館。
往常張蕾都是從拉面館回家,很少走后邊樓道。
最近面館關門,張蕾也只能繞更遠的路,進小區折返半圈才能回家。
張蕾并不知道面館歇業的原因。
單純的姑娘真相信爸媽的說辭,以為家里打算換一個人流量更多的地方,順便再增加麻辣燙項目呢。
可能出于女孩子比較敏感,她才會利用自己閑暇時間,下意識幫爸媽的忙,為家里租房換地兒出力。
張蕾開門進屋。
弟弟張旭聞聲從里間屋走出來。
“姐,你咋回來這么晚?”
“我去芙蓉街找房子了,爸媽呢?”
“他們早就去出攤了,飯在鍋里,你趕緊吃飯,我走了啊。”
張旭完成了傳聲筒的任務,忙不迭要出門。
“別太晚,明天還得上課呢。”
張蕾知道弟弟張旭酷愛打籃球,這會兒23號公牛隊服,耐克護腕和籃球鞋都穿好了,去干啥不言而喻。
“知道了,姐,你車鑰匙呢?給我騎一下。”
張蕾把鑰匙遞給張旭,進了廚房。
弟弟張旭跑動的聲音從樓道響起,逐漸遠去。
家里陷入安靜,安靜的讓張蕾感覺有一點壓抑。
爸媽弄了一輛二手的白鐵餐車,最近一周每晚都去夜市擺攤賣麻辣燙。
他們說先練練手,等新店營業麻辣燙料汁的味道肯定能更好。
讀高中的姐姐張蕾相信爸媽的說辭,弟弟張旭還在讀初四,沒心沒肺的男孩子就更不會懷疑了。
但或許是女孩子的心思更敏感,她靜下心來獨處的時候,總覺得有些不太對勁。
她也想過家里可能遇到了棘手的事兒,只是限于年齡和見識的原因,張蕾錯估了事情的嚴重程度。
其實張家前段時間遭逢變故,溫馨的小家被迫要被拿去抵債。
房子沒了,面館自然也沒法再繼續經營下去。
好在賣掉房子后,家里還能落下一點余款,這便是一家人東山再起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