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朕心甚慰
- 家父乾隆,我是福康安
- 原味菠蘿包
- 2126字
- 2025-06-08 17:19:00
回去的路上,福康安一直在思考問題。
為了不動撤小隊的心思,他和乾隆打了個賭。
他賭自己的小隊一定能成功營救稻草假人。
另一邊,烏什哈達連夜去找了春寧。
“皇上剛剛下旨,明日的操練要換個方式。”
“我也接到了,你有何對策?”
春寧點子多,思來想去還是與福康安有關。
“我猜,是皇上為了讓福康安留面子,特意改的操練方式。”春寧喝了口水,繼續說道,“你我不如做個順水人情,趁機向福康安示好。”
“你說的對啊!如此一來,既顧及了皇上的面子,又能拿出實際行動來討福康安歡心,一舉兩得啊!”烏什哈達拍手叫好。
這兩人從未如此迅速地達成一致意見。
“那你我都各自安排一下。”
……
一夜好眠,福康安起了個大早,與兵丁們一同用了早點。
大家精神飽滿,連海蘭察也特別興奮。
“這次,左翼右翼分別選出了十人,與我們比賽營救時長。”
“昨晚,海蘭察已經跟你們詳細說了場上的情況,我們需要在打破所有靶子之后,用云梯進入石碉,同時也要打破石碉內的靶子,將里面的稻草人救出來。”
十人連連點頭。
福康安真的很想說大家有沒有信心,亦或是加油加油加油,這樣鼓勵的話,但似乎有些奇怪。
出門前,福康安還是忍不住拉著海蘭察演示了一邊握拳加油的姿勢。
乾隆一早就坐進了演武廳,身旁是千里鏡,阿桂與履郡王永珹負責計時。
三組同時進行,共進石碉,進行比賽。
火繩槍射程有限且威力一般,其次,與改良后的火器所使用火藥形態不同。
使用火器這一點領先,乾隆并不訝異,只是……
“皇上,這左翼右翼的兵丁似乎不對啊!”兵部尚書讬恩多發現了問題。
乾隆拿著千里鏡仔細觀察一下,左右翼兵丁似乎刻意放慢了速度。
“讓烏什哈達和春寧過來!”
福康安沒有功夫在意這些問題,他只關心場上的情況。
有了火器和子彈的加持,他們快速解決了場上的靶子,然后分成兩隊,一隊上云梯,一隊掩護,僅半個時辰,將兩座石碉內的稻草人全部救回,并擊中碉內所設靶子,完成比賽。
此時,福康安才靜下心來走向演武廳。
廳前,烏什哈達和春寧正跪著接受乾隆的訓斥。
永珹在一旁提議重新比一次,阿桂和讬恩多不作表態。
其余大臣也都不作聲。
“奴才福康安給皇上請安!”
“起來吧!”
乾隆剛剛錯過了精彩,好在阿桂一直注意著時辰,其余大臣也都不想錯過。
“福康安,這兩位翼長可是想著給你放水呢!”乾隆經典的陰陽怪氣。
“奴才多謝兩位大人厚愛,但也請兩位大人不要把福康安當小孩子看待。”
“回稟皇上,兩位大人自奴才到來,就一直對奴才關愛有加,許是奴才與他們的孩子年紀相當,才不由偏愛。”
福康安此話一出,烏什哈達和春寧內心已經感動得要落淚了。
乾隆卻不買賬,“哼!他們豈能生出如此得意的兒子!”
“?”永珹一聽,似乎哪里不對勁,怎么還夸起福康安了?
阿桂低頭看著腳上的鞋子輕輕點點頭,內心了然。
“懲罰這兩人事小,這賽事如何決斷,還請皇上示下。”讬恩多請示道。
“不如重新來一場?”永珹再次提議道。
重新來一場,你小子怎么不上天!
福康安當即說道,“啟稟皇上,奴才以為再來一場,那兵丁體力有限,難以為皇上再展雄風。”
“況且,阿桂大人也在計時。”
“既然問題出在左右翼,那便重選一批精銳操練,只若將時辰對比即可。”
福康安看阿桂和讬恩多一眼。
阿桂還是不表態,繼續看向乾隆。
讬恩多點了點頭覺得有道理,但看履郡王的意思似乎還有其他想法。
乾隆遲遲不做決定,看向阿桂,”阿桂,你來說!“
阿桂如芒刺背,既然被點名,只能硬著頭皮回道,“奴才覺得……尚可。”
“你們倆下去趕緊安排,結束后再來領罰!”乾隆看下烏什哈達和春寧。
很快,左右兩翼更換精銳,重新投入操練。
阿桂還是認真地記著時辰,永珹在一旁覺得不甘,沒了永瑆的加持,他覺得力不從心。
初時聽永瑆提及皇上對富察氏的偏愛,還笑著擺手不以為然。
此時,他恨不得把福康安從眼前抹掉。
福康安站著,覺得脖子后面有一雙眼睛在注視著他,嚇得他趕忙往阿桂旁邊挪了挪。
而后乾隆眼睛一瞪,他只能乖乖地往前站。
此次出行,乾隆帶了五部尚書,工部尚書兆惠沒有來。
他們一個個都是話不多的主兒,讬恩多已經算說得多了。
舒赫德對場上操練不感興趣,他偷偷看向福康安,點點頭以示贊賞。
小小年紀,竟然能訓練出這樣一支軍隊,盡管訓練是海蘭察的功勞,但提議的卻是福康安。
福康安與朝中官員不熟,面對長輩的夸贊,福康安放低身段鞠了一躬。
場上操練結束,阿桂將記錄的時辰呈上。
乾隆看向福康安,勾起嘴角。
“這樣的時辰差,朕不以為然。”
火器的差距爭取時長,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既然不能繼續推行新火器。
那么這一項優勢,也就可以直接撇除。
福康安本想說什么,被乾隆瞪了一眼,只能又退了回去。
“愛卿們以為呢?”
永珹此時終于看到了希望,他并不打算沖動冒頭,直待乾隆自己決定。
讬恩多本想開口,被一直保持沉默的舒赫德搶先了一步。
“啟稟皇上,奴才認為,福康安的十名兵丁在策略部署上贏了。”
“哦?細細說來!”
舒赫德繼續補充,“奴才曾隨傅恒大人攻打金川,見識過石碉難攻,其中一個因素是石碉本身可御,乃火炮轟不塌。”
“后有石碉洞口可攻,我等措手不及,損失慘重。”
一平金川的慘烈,乾隆歷歷在目,也就是那之后,健銳營才特意建立的。
甚至在此處搭建石碉,訓練云梯,也是為了金川。
“然,奴才細觀,海蘭察將十名兵丁分成兩隊,四人以火槍遠距離射擊掩護,后六人云梯攻入。”
“此乃良策!”
“愛卿有此見解,朕心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