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優勢在我
- 家父乾隆,我是福康安
- 原味菠蘿包
- 2488字
- 2025-07-09 21:00:00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拉瑪手里的刀已經握不住了。
就一步,還差一步,他就能踏進皇宮主殿
他就可以看到緬王孟駁匍伏在他腳下,俯首稱臣。
先前的屈辱都能在一瞬間釋放出來。
但這個少年并不打算給他這個機會。
按照南掌的性子,若攻入了暹羅主城,怕是也會屠城。
這算什么?佛祖口中的因果嗎?
他看向面前的清軍,一眼定格在福康安身上,恨不得把視線化作鉤子,鉤進對方的血肉中。
“算了,孤認輸!”
拉瑪放下手中的刀,其余人也跟著放下。
“南掌已在城下,你該如何保證他們不會攻城?”
咔,時間到,福康安合上懷表蓋。
這時,小兵來報,“南掌兵死傷過半,全數撤去,多虧清軍支援,全城百姓皆感恩戴德!”
有了生死之戰,此時暹羅主城內的百姓都對巴勒珠爾表示感激,他們潛意識里覺得,清朝會派兵支援,就表示條件談攏了。
只有拉瑪一個人想要吞下緬甸,與清軍劃分界限,他該怎么選?
拉瑪拉過一旁官員問道,“問他叫什么?”
官員用帶著口音漢語大聲問道。
“福康安!”
吱嘎,緬王孟駁打開殿門,他似乎就是在等,畢竟已經送去請降書,按照以往的規定,投降不殺。
與送去的請降書一樣,他表示愿臣服清廷,再也不敢犯境。
這是他給自己選的退路。
自裁殉國是不可能的,只要緬甸還在,以他的能力總能卷土重來。
但福康安毫不動容,當即提議讓明瑞把孟駁給斬了,頭顱交給拉瑪。
有了先前被圍的絕望感,明瑞也沒有心軟。
砍下孟駁的頭顱,交給了拉瑪。
拉瑪抱著頭顱顫顫巍巍,剛剛還在擔心孟駁投降后會被赦免,此刻他有點擔心孟駁的下場就會是他的下場。
理智與欲望糾纏在一起,他覺得自己快瘋了。
“現在回去,你還是你國民眼中的英雄,但要記得,這份榮耀,是誰給你的!”福康安走近,義正嚴辭地說道。
這種威壓來自清軍嗎?不是。
是他發現這位叫福康安的少年,根本不講什么規矩,甚至毫不留情。
拉瑪骨子里還是不服,隱忍多年,豈能功虧一簣?
但他此刻別無選擇。
“我會記住你的!”拉瑪從福康安身邊走過,放了句狠話。
語言不通就是不行,福康安當即讓海蘭察把那名懂漢語的官員給扣下了。
回到暹羅主城,與緬甸的尸山血海不同,兩側都是活生生的百姓,他們手持鮮花與花環。
見拉瑪手提孟駁頭顱回城,所有百姓夾道歡迎。
拉瑪嘆了口氣,這樣的場景許久不見了。
如福康安所說,他此時不但是帶領軍民擺脫緬甸壓迫的國王,更是手刃仇人的英雄,無人不尊敬他。
看著民眾的熱情,他只能強顏歡笑,只有他自己知道,這份榮耀是如何得來的。
而原本,他可以獲得更多。
回到皇宮,朝臣和王后已經擬好了求和文書,只等拉瑪確認。
“此文書暫不送出!”皇宮給了他安全感,他還是咽不下這口氣。
王后一臉疑惑,“先前已經簽了友好文書,為何突然反悔?”
拉瑪看著一旁的兒子,兒子崇拜地看著他。
拉瑪摸了摸兒子的臉頰,“也許,可以不用臣服,如之前的緬甸一樣,平起平坐!”
王后一把拽過兒子,不可置信地看向拉瑪,“那些火器,我們沒有用過,用什么與清軍對抗?用這些百姓的命嗎!”
拉瑪沒有回答,轉身進了書房。
先前在阿瓦城內殺紅了眼,雖然此刻已經平靜下來,但他不后悔剛剛說的話。
轉機,還是轉機。
先前有,現在也會有。
突然,他看向一旁的地圖,想起了接壤的南掌。
南掌圍城是受了清軍的蠱惑,他可以與南掌平分緬甸的土地,只要南掌答應共同擊退清軍,然后兩國平起平坐。
果然,轉機在我,優勢也在我。
當夜,拉瑪修書一封送往南掌:孤愿與南掌聯合對抗清軍,再分割土地!
……
奎林對于福康安讓他領兵,守在南掌與暹羅接壤處,頗為不爽。
要不是有承諾在先,他一定不予理會。
按照眼前的形式,等到暹羅的求和文書,再進京朝拜,這一切就塵埃落定了,怎么還要布局。
難不成暹羅有膽和南掌聯手?就白日里那國王的慫樣?
突然,林中巡邏的士兵來報,說是抓到一個可疑人,而且在他身上搜到了密信。
奎林把叼在嘴里的草吐了,接過信打開一瞧,看不懂。
“把那人帶上,跟我回營!”
天黑前,信件和人都落到了福康安手上。
“信中寫了什么?”
暹羅官員看后大驚失色,他們的國王居然要聯合南掌共同擊退清軍。
他若如是說,那清軍是否會對暹羅展開進攻?
見官員支支吾吾,福康安差不多猜到了,原本讓奎林在接壤處候著,也是保險起見。
只是沒想到,這拉瑪是個性子急的。
眼下看來,暹羅就好似暴發戶,突然有錢了,就想要更多的錢,甚至開始飄了。
既然飄了,那刀也不能鈍。
“既然你忠于你的國王,且看你的國王會不會善待你的家人。”福康安打算說服這官員,然后給拉瑪再擺一局。
“我方可以保證絕不對暹羅百姓下手,且不知真正打起來,你的國王拉瑪會如何選擇。”
“我說,我說!”官員慌了,換做以往,他當然相信自己的國王。
畢竟同為壓迫時,他們還會團結,眼下國王這一舉動,無疑是不管百姓死活啊。
南掌可不是善茬,倒戈相向,是他們一貫的作風。
“國王欲與南掌聯合擊退清軍。”官員戰戰兢兢回道。
“明日一早,你把這句話再復述三遍!”福康安拍了拍官員的肩膀。
訓練完士兵,明瑞和海蘭察回到營帳。
福康安示意官員當著他們的面又復述了一遍。
聽完,明瑞憤怒道,“這與阿睦爾撒納何異!”
福康安笑了笑,“還是有區別的,人家要臉。”
……
次日清晨,官員站在暹羅城墻上,按照福康安的要求,把密信的內容重復了三遍。
原本一片祥和的集市,瞬間罩上了烏云。
事情傳到暹羅皇宮,拉瑪手足無措,他的這一決定與王后和朝臣先前的行為相悖,說不清到底誰是這暹羅的罪人。
王后不想打仗,暹羅的百姓也是,朝臣也都分析過利弊,一致同意。
清朝的皇帝離他們很遠,手再長也伸不過來,如今沒有了緬甸的壓迫,清朝也可以幫助威懾南掌,他們可以生活得很好。
但眼下,拉瑪明顯想要吞掉緬甸的土地,成為這一方的霸主。
這都無可厚非,只是不能拿暹羅的百姓作為犧牲品。
清軍能滅掉這么大個緬甸,他們暹羅根本吃不消,何況是與南掌為伍。
南掌為了自己的安穩,已經把他們出賣給了緬甸,誰能保證這次不會反水?
時至午后,皇宮城門之下又聚滿了百姓,他們要拉瑪給個說法。
拉瑪羞愧難當,只能把自己鎖在宮內,任由王后下決定。
福康安提議讓拉瑪的兒子代父入京提交和書,王后只能忍痛答應。
暹羅的和書一交,南掌也忍不住了,干脆上交了請降書,愿意俯首稱臣。
至此,征緬一事告一段落。
乾隆下旨,讓明瑞、奎林與巴勒珠爾善后,福康安帶著海蘭察先行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