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秘境,十重天關,一步一重天,關關如天塹!
第一重,法力境:精神蛻凡,引氣入體。
第二重,真元境:法力精純,化氣為液。
第三重,元罡境:真元凝實,剛柔并濟,化罡成甲。
第四重,陰陽境:罡氣分陰陽,剛柔相生。
第五重,天人境:法力溝通天地,布陣煉器,滋養肉身,壽元暴漲。
第六重,歸一境:萬法歸源,神通凝聚,法力圓融如一,威能倍增。
第七重,金丹境:神通歸一,凝練大道金丹。
第八重,風火大劫:金丹引劫,風火煅魂。
第九重,天地法相:金丹化形,法相天地。
第十重,逆天改命:法相圓滿。
此十重境界,每一重之間的差距,都如同云泥之別,難以逾越。然方源所修,乃神象鎮獄勁!其根基之雄渾,法力之浩瀚,早已超脫常理!
此刻,方源體內,三十頭纏繞紫電的遠古巨象虛影于“肉身宇宙”中奔騰嘶吼!其法力之磅礴精純,遠超尋常法力境修士數十倍!浩瀚法力奔涌間,如長江大河,更蘊含著鎮壓地獄、碾碎星辰的無上偉力!莫說同階無敵,便是遭遇第四重陰陽境的修士,方源亦有十足把握,戰而勝之!
更令他心念微動的是,踏入神通秘境剎那,神象鎮獄勁這門無上玄功,終于向他展露了第一式殺伐大術的雛形——冥神之矛!一股源自九幽地獄、洞穿靈魂、收割生命的恐怖意志,在他識海中凝聚、沉浮,只待血戰磨礪,鋒芒出鞘!
“轟隆隆……!”
潛仙院小筑外,地面毫無征兆地微微震顫!修竹搖曳,落葉簌簌,靈泉泛起漣漪。
“地龍翻身?!”
“胡扯!羽化仙門,地脈穩固,仙陣守護,豈會有地動?!”
“這是……有大神通者晉階引發的天地共鳴!法力波動撼動了地脈靈機!”有見多識廣的弟子駭然望向方源院落方向,“不知是哪位師兄師姐,竟有如此威勢!”
“若能拜入其門下……”無數道艷羨、敬畏的目光聚焦于那方小院。
羽化天宮,懸浮于九天云海之上。
在幾位內仙院長老的引路下,方源踏上通往天宮的白玉虹橋。腳踏實地,腳下是翻涌如棉絮的浩渺云海,俯瞰大地,羽化群山如翠玉點綴,中央平原巨城如棋盤羅布,一望千里,盡收眼底!一股高高在上、統御八荒的仙家氣象撲面而來。
“居于九霄云闕,俯瞰凡塵變遷,久之自蘊仙靈之氣……”方源心中微瀾,旋即平復。此界氣象,遠非蠱世界那資源匱乏、規則殘酷之地可比。
天宮之內,云霞鋪地,瓊樓玉宇層層疊疊,直入九重霄漢!仙鶴清唳,靈獸徜徉,濃郁到化不開的天地元氣幾乎凝成靈液。行走其間,恍若置身太古天庭,令人心生朝拜天帝之感。
“此乃‘真傳宮’,真傳弟子受法之地。”引路長老停在一座通體由“星辰金晶”鑄就、散發著永恒道韻的宏偉宮殿前,匾額“真傳宮”三字鐵畫銀鉤,蘊含無上威嚴。“方源,進去吧。宮內幾位傳功大長老已得訊息,需查驗你根基道心。若無紕漏,自當授你本門神通,賜你真傳山峰,開府建牙!”
方源頷首,玄衣微拂,踏入真傳宮門。
殿內空曠肅穆,幾道如同太古神山般巍峨的身影端坐于云臺之上,氣息淵深似海,目光掃來,仿佛能洞穿諸天虛妄!
“嗡!”
其中一位面容古拙、雙目如同蘊含星河生滅的長老,目光如實質般落在方源身上。剎那間,方源只覺自身從皮膜筋骨到五臟六腑,乃至識海深處每一縷精神念頭,都仿佛被置于烈日之下,纖毫畢現!甚至連那三十頭奔騰的巨象虛影,都隱隱感到一絲被窺探的悸動!
好在神象鎮獄勁玄奧無匹,自發運轉,將那窺探之力隔絕于微粒本源之外。那長老目光在方源天門處略一停留,隨即收回,聲音古井無波:“根骨清奇,法力雄渾,道心澄澈,無有魔障??蓚魃裢ā!?
另一名身著云紋道袍、氣息溫和的長老聞言,含笑點頭,袖袍輕揚。
“咻!”
一道碧綠流光破空而至,懸于方源面前。卻是一卷通體由萬年溫玉雕琢而成的玉典,薄如蟬翼,其上碧焰流轉,隱隱勾勒出七個玄奧符文,散發著生生不息又蘊含毀滅的奇異道韻。
“此乃我羽化門八門神通之一——‘碧焰七修芒’。”傳功長老聲音溫潤,“此神通采九天青冥碧火精粹,融七種地煞毒炎,煉成七道碧焰神芒,既可焚山煮海,破邪除魔,亦蘊含滋養萬物、淬煉法體之生機妙用。望你好生參悟,莫負宗門期許?!?
方源鄭重接過玉典,入手溫潤,神念微觸,一股浩瀚的碧火道韻便涌入識海。他向幾位大長老躬身致謝。
離了真傳宮,方源直奔“天工院”。
出示真傳玉牌,道明來意。天工院主事長老感應到方源身上那剛突破不久、卻雄渾得令人心悸的法力波動,不敢怠慢,立刻調遣院中豢養的數百頭“大力神魔”!
這些神魔身高數丈,青面獠牙,力大無窮,周身纏繞著土黃色的戊土精氣。它們咆哮著沖向方源指定的靈脈匯聚之地,搬山運石,移丘填壑!戊土神光縱橫切割,堅硬的山巖如同豆腐般被重塑!一夜之間,一座高達千丈、氣勢雄渾、靈泉飛瀑點綴其間、亭臺樓閣初具雛形的嶄新山峰,便拔地而起,聳立于羽化群山之中!山峰通體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靈霧,霞光隱現,氣象萬千!
方源獨立于新峰之巔,罡風拂面,玄衣獵獵。俯瞰云海群山,一股掌控自身命運的豪情油然而生。
“此峰,當名——踏天!”
二字吐出,如同誓言烙印虛空!踏天而行,碎萬界枷鎖,證永生大道!
【諸天萬界聊天群】
【方源:@碧瑤,近日欲往你界一行,可有閑暇?】
此去誅仙,是為了完成他心中所想。
【碧瑤:好啊好??!歡迎方大哥!狐岐山掃榻相迎!(開心)】
【蕭炎:群主偏心!何時來我斗氣大陸耍耍?(委屈)】
【方源:@蕭炎,待你遭逢那‘三十年河東’之變,吾自當親臨,為你撐腰。(戲謔)】
【蕭炎:。。。。。。(怒火)】
待踏天峰初步布下聚靈陣法,稍作安頓,方源心念溝通諸天。
【叮!群主方源向成員碧瑤所在世界發起穿越請求,是否同意?】
光門如水波蕩漾,方源一步踏入,身影消失在永生世界。
誅仙世界,狐岐山。
此山險峻奇崛,怪石嶙峋,植被稀疏,透著一股荒蕪蒼涼與深入骨髓的詭譎陰森。曾是妖狐一族繁衍生息之地,如今已成鬼王宗總壇所在,魔氣森森,禁制重重。
鬼王宗深處,萬毒殿。
鬼王萬人往正凝視著伏龍鼎上流轉的幽綠魔紋,推演四靈血陣最后一道關竅。忽見愛女碧瑤如同一只歡快的翠鳥飛撲進來,俏臉上滿是抑制不住的欣喜:
“爹爹!方大哥要來了!他馬上就到!”
“什么?!”鬼王身軀一震,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驚愕與凝重。方源……那位視蒼生如棋、言談間可定一界興亡的恐怖存在!他尚未準備好以何種姿態面對這位“盟友”!
就在此時!
鬼王宗總壇核心,一處僻靜石室中,空間如同水波般劇烈蕩漾!一道邊緣流淌著混沌色澤的光門無聲洞開!方源身著玄衣,一步踏出!其周身氣息雖極力內斂,但那源自更高層次生命本質的無形威壓,依舊讓石室內的空氣瞬間凝固!
“方大哥!”碧瑤雀躍上前,明眸皓齒,笑靨如花。
“碧瑤。”方源頷首,隨手拋出一枚羊脂玉瓶,瓶身溫潤,隱有霞光內蘊。“小禮物?!?
碧瑤好奇接過,拔開瓶塞的剎那,一股精純到極致、蘊含著磅礴生命精元的馥郁丹香彌漫開來!僅僅是聞上一口,便覺周身氣血活潑,精神一振!正是羽化門所賜的“精元丹”!此丹在永生世界或許不算頂級,但在此界,其蘊含的精元之純粹磅礴,已是曠世奇珍!
“好精純的元氣!此丹……”鬼王瞳孔微縮,身為鬼王宗主,見識廣博,瞬間便察覺到此丹的不凡,遠超他所知的任何靈藥!這份隨手送出的“小禮物”,分量之重,讓他心頭凜然。他壓下心中波瀾,上前一步,鄭重抱拳:“萬某見過方先生!先生駕臨,敝宗蓬蓽生輝!”
“鬼王宗主客氣。”方源回禮,舉止從容,氣度沉凝。獲得諸天聊天群后,他心境確有微妙變化,雖大道爭鋒之心不改,卻也不再視萬物為純粹耗材。
“不知先生此番蒞臨,所為何事?若有萬某效勞之處,但憑吩咐?!惫硗踉囂絾柕?,心中念頭飛轉。
“爹爹~”碧瑤嬌嗔地拉了拉鬼王衣袖,對方源道:“方大哥剛來,先讓瑤兒帶你逛逛狐岐山可好?”
方源微微一笑,目光卻如深潭般投向鬼王,直截了當:“此來確有兩事。其一,欲借貴界傳說之無上神器——‘誅仙古劍’一觀?!?
“誅仙劍?!”鬼王心頭劇震!此劍乃青云門鎮派至寶,亦是正魔兩道千年血仇的象征!他苦笑道:“先生明鑒,誅仙劍供奉于青云山通天峰幻月洞府,更有道玄那等絕世人物坐鎮,想要取得,難如登天……”
“打上去便是?!狈皆凑Z氣平淡,如同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嘴角勾起一絲冰冷的弧度?!安贿^,為表誠意,也為解貴宗一段宿怨,方某愿先送鬼王一份‘薄禮’。”
他目光轉向鬼王,那看似溫潤的眼眸深處,仿佛有億萬神魔在血海中沉浮,一股令鬼王這等梟雄都感到心悸的滔天魔性,如同沉睡的太古兇獸,緩緩蘇醒:
“聽聞貴宗與天音寺,有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方某不才,愿替鬼王宗……踏平須彌山,血洗天音寺!如何?”
“踏平……須彌山?血洗……天音寺?!”饒是鬼王心志如鐵,此刻也被這輕描淡寫卻殺意滔天的話語震得心神搖曳!眼前這白衣少年俊美無儔的面容上,那抹微笑依舊溫潤,但在鬼王眼中,卻比九幽魔尊的獰笑更加令人膽寒!如山如海、純粹到極致的魔性,幾乎要將他吞噬!
他腦海中瞬間閃過愛妻小癡慘死于天音寺禿驢之手的畫面,刻骨的仇恨如同毒火灼燒心臟!沉默,死一般的沉默在石室中彌漫。鬼王眼神劇烈變幻,有掙扎,有瘋狂,有不舍,最終盡數化為一種破釜沉舟的決絕!
“先生……有何良策?”他聲音沙啞,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天音寺護山大陣‘般若金光’,依托須彌山地脈與千年佛力信仰,固若金湯,強攻損耗太大。”方源語氣從容,仿佛在陳述一個既定事實,“我身無此界修行痕跡,佛力難察。可偽裝香客信徒,潛入寺中核心。由內而外,破其陣眼樞紐,易如反掌。”
他頓了頓,補充道:“鬼王只需派遣精銳,于山外埋伏。待大陣一破,攻入寺中。除卻光頭僧侶,其余雜役、香客,可網開一面?!?
“好!”鬼王猛地抬頭,眼中血絲隱現,斬釘截鐵道:“就依先生之計!萬某即刻調遣青龍、幽姬、玄武、白虎四大圣使,率宗內最精銳的弟子,秘密前往須彌山外圍蟄伏!只待先生信號,必以雷霆之勢,踏碎山門!”
翌日,鬼王宗精銳盡出,化作道道幽影,悄無聲息地沒入通往須彌山方向的莽莽群山。而方源,則換上了一身素雅青衫,收斂起所有法力與魔性,氣質溫潤平和,如同一個飽讀詩書的世家公子。他手持一卷佛經,步履從容,向著那佛光籠罩、梵唱隱隱的須彌圣山,悠然行去。
山道蜿蜒,檀香裊裊。當方源踏上山門石階,一位面容慈和、白眉垂肩的老僧迎上前來,雙手合十:
“阿彌陀佛。觀施主氣度清華,身蘊靈光,似與我佛有緣。不知從何而來,欲往何處去?”老僧目光溫潤,仿佛能洗滌人心塵埃。
方源微微一笑,執禮如儒生,聲音清朗:
“小生自南疆游學而來,久慕天音圣地名剎,特來禮佛參禪,求個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