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青鸞傳詔

秋浦的日子,就跟那悠悠揚揚的長調似的,不知不覺地就溜走了。李白和他那幫子朋友,每天要么吟詩喝酒,要么就湊一塊兒,憂心忡忡地聊聊天下局勢。

每天早上,頭一縷陽光灑在秋浦河面上,那水面波光粼粼的,就好像大自然在那兒輕聲哼著小曲兒。李白呢,經常在這時候,沿著江邊慢悠悠地溜達。他一會兒低著頭,不知道在琢磨啥;一會兒又抬起頭,盯著天邊看,心里頭啊,全是對國家命運的擔憂。

到了傍晚,夕陽把整個秋浦都染成橙紅色,像給大地蓋了層暖乎乎的被子。李白就跟朋友們聚在一個簡簡單單,但是充滿詩意的亭子里。大家圍著桌子坐下,桌上擺滿了普普通通的酒菜。一邊喝著酒,一邊就開始嘮起天下大事。有人氣得臉紅脖子粗,大聲抱怨時局太糟糕;有人愁眉苦臉,擔心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李白呢,就靜靜地聽著,時不時舉起酒杯,猛灌一口酒,然后拿起筆,“唰唰唰”地寫下一首首飽含深情和壯志的詩。那些詩啊,就跟一把把鋒利的劍,直直地刺向黑暗的現實;又像一盞盞明燈,給人們心里頭照亮了希望。

可是呢,這人的命啊,就像那不停轉動的齒輪,冷不丁就給你來個大轉彎。

這天兒,那叫一個晴朗,湛藍湛藍的天空,就像一大塊漂亮的藍寶石,干凈得一絲云彩都沒有。陽光呢,像金色的絲線一樣,均勻地灑在九華山的每一寸土地上,把這座仙山打扮得像披了層華麗的金色紗衣。山林里頭,鳥兒嘰嘰喳喳地唱得可歡了,松鼠在樹枝間跳來跳去,玩得不亦樂乎,一切都顯得那么安靜、祥和。

李白跟平常一樣,穿著一身素袍,在山里慢悠悠地逛著。一會兒瞅瞅路邊開得熱熱鬧鬧的野花,一會兒又望望遠處云霧繚繞的山峰,腦袋里琢磨著新的詩句。突然,一陣“噠噠噠”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山林的安靜。那馬蹄聲越來越近,就像敲戰鼓似的,在這安靜的山林里響個不停。

李白抬頭一看,只見一個穿著宮廷衣服的使者,騎著一匹跑得飛快的馬,朝著他沖了過來。那匹馬渾身雪白,跑起來四蹄生風,每一步都踩得結結實實。使者戴著個黑色的官帽,帽子上的紅纓在風里飄來飄去。他一臉嚴肅,手里緊緊握著詔書。

使者到了李白跟前,“嗖”地一下翻身下馬,動作那叫一個干凈利落。然后恭恭敬敬地單膝跪地,雙手把一道詔書高高舉起來,說:“李學士,奉圣上旨意,特地召您馬上入京。”李白心里“咯噔”一下,眼神里閃過一絲驚訝。他趕緊走上前,雙手接過詔書。展開一看,瞧見那熟悉的字跡,還有玄宗突然召他入京的旨意,心里頭那叫一個五味雜陳。

一方面,朝廷突然來這一出,他確實沒想到。自從離開長安,他在江湖上漂泊了老久了。以前在長安的時候,他滿懷著雄心壯志,一門心思要為國家出份力,結果呢,卻被“賜金放還”,狠狠打擊了一把。那段經歷,就像一場噩夢,讓他對朝廷又失望又無奈。可另一方面,這道詔書又把他心里頭那團渴望為國家效力、施展抱負的火給重新點著了。他想起自己年輕時候的夢想,就是想靠著自己的才華,輔佐君王,讓天下老百姓都能過上安穩的好日子。

這消息就跟長了翅膀似的,很快就在九華山下傳開了。大家聽說李白馬上要應詔入京,都紛紛跑過來送行。在九華山下的官道上,圍了好多熟悉的面孔。陽光照在他們身上,拉出長長的影子。

金喬覺穿著一身樸素的僧袍,手里拿著一串佛珠,看上去神色平和,可眼里還是藏著點不舍。他眼神里頭透著慈悲和智慧,就好像啥都能看透似的。高雯穿著條淡紫色的長裙,頭發在風里輕輕飄著,就像一朵開得正艷的紫丁香。她眼睛里全是擔憂和眷戀,生怕李白這一去,就再也見不著了。崔縣令穿著官服,表情挺嚴肅,眼神里頭既有對李白的祝福,也藏著對未來局勢的擔心。還有好多當地的老百姓,他們聽說過李白的才名,也知道他為人俠義,都自發地跑過來,給這位要遠行的詩人送行。人群里頭,有頭發胡子都白了的老人家,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站在那兒;還有些天真可愛的小孩子,好奇地東張西望,眼睛里全是對李白的崇拜。

金喬覺走上前,從懷里掏出一塊溫潤的玉板。這玉板在太陽下面,散發出柔和的光,質地特別細膩,摸上去還熱乎乎的。他雙手把玉板遞給李白,說:“李施主,這回去京城,路可遠著呢,而且局勢復雜得很。這塊九華玉板,是貧僧在山里偶然撿到的,感覺挺有靈氣,就送給施主吧。說不定以后啊,能給施主帶來點靈感。”

李白接過玉板,仔細瞧了瞧。只見這玉板隱隱約約透著一股神秘的勁兒,好像藏著好多智慧。他感激地看著金喬覺,說:“多謝大師,李某一定會好好珍惜的。”誰能想到呢,這塊看著普普通通的九華玉板,后來竟然成了李白《上陽臺帖》的珍貴載體,一直流傳到現在。

這時候,高雯眼睛里含著淚,慢慢走到李白跟前,手里還拿著把剪刀。大家都覺得奇怪,不知道她要干啥。就見高雯輕輕咬了咬嘴唇,眼神里頭透著堅定和不舍。她慢慢走到李白身邊,抬起手,輕輕摸了摸自己的頭發。然后閉上眼睛,深深吸了口氣,“咔嚓”一聲,剪下了自己的一縷頭發。那縷頭發在太陽下面閃著光,就好像她對李白滿滿的情意。

她小心翼翼地把頭發系在李白的劍穗上。頭發在劍穗上隨著風飄來飄去,就好像她的靈魂一直陪著李白似的。高雯抬起頭,看著李白的眼睛,說:“李公子,這一去京城,你可得萬事小心啊。這縷頭發,就當是我陪著你,希望你能平平安安地回來。”

李白看著高雯,心里頭暖乎乎的。他緊緊握住高雯的手,說:“高姑娘,你放心,李某肯定不會辜負你的心意。”

這時候,崔縣令走上前來,手里拿著一卷詩稿。他笑著對李白說:“李兄,平常咱們一起吟詩喝酒,今兒你要走了,我特意作了首詩給你送行。”說完,他展開詩稿,就吟誦起來:

“秋浦青山映碧流,君行此去意難休。京城風起云波涌,莫忘秋浦舊友愁。”

李白聽了,心里頭感慨萬千。琢磨了一會兒,就吟詩回應:

“秋浦相逢歲月悠,今朝別去意難留。京城若展鯤鵬志,不負相知共泛舟。”

大家聽了,都忍不住拍手叫好。這時候,官道旁邊的河面上,飄過來一大片楊花,像雪一樣紛紛揚揚的。楊花在天上飄來飄去,好像也在給這場離別添了好多愁緒。

李白看著眼前這些人,心里頭又是感動,又是不舍。他對著大家抱了抱拳,說:“各位的情誼,李某都記在心里啦。這一去京城,不管最后啥結果,李某都不會忘了在九華山跟大家一起度過的日子。今兒,我也作首詩,說說我現在的心情。”說完,他就大聲吟道:

“九華山下聚賢儔,秋浦風光眼底收。忽得詔音驚宿夢,將行京闕意難酬。諸君厚意心中記,前路風云筆底留。且待歸來重把盞,再同詩酒話春秋。”

大家聽了李白的詩,都被他的豪情和才情給打動了。崔縣令走上前,拍了拍李白的肩膀,說:“李兄,這一去京城,是好是壞,誰也說不準。但我相信,憑李兄你的本事,肯定能在朝堂上干出一番大事業。我在這兒,就盼著你順順利利的,一切平平安安。”李白看著崔縣令,感激地點了點頭。

在大家的注視下,李白翻身騎上了馬。那匹馬好像也感覺到主人的心情,不安地刨著蹄子。李白最后又看了一眼九華山,這座充滿了詩意和情誼的仙山,還有眼前這些真心實意的朋友。他眼神里頭,既有對未來的期待,也有對離別的不舍。

然后,他一甩馬鞭,駿馬“嘶鳴”一聲,朝著京城的方向飛奔而去。馬蹄揚起的塵土,在太陽下面彌漫開來。大家就那么站在原地,老半天都沒動,望著李白遠去的背影,心里頭默默地為他祈禱。

崔縣令看著李白消失在視線里,小聲嘀咕著:“李兄,希望你一路順風順風,早點實現自己的抱負,為天下老百姓謀點福氣。”

李白騎著馬,沿著官道跑得飛快。風在耳邊“呼呼”地吹,他心里頭又是期待,又是牽掛著朋友們。手里的韁繩微微顫抖著,好像在訴說他心里頭的不平靜。那系在劍穗上的頭發,隨著馬蹄的節奏輕輕晃蕩,時時刻刻都在提醒他,在這老遠的秋浦,有個姑娘在為他擔心,有一群朋友盼著他回來。

一路上,李白經過了好多熱鬧的城鎮和安靜的鄉村。他看到老百姓們的日子,有的過得挺安穩,有的卻在苦日子里掙扎。這讓他更堅定了要為國家出力的想法。

當他路過一個老驛站的時候,天慢慢黑下來了。驛站里人來人往,可熱鬧了。李白下了馬,走進驛站,想在這兒歇一晚。他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點了些酒菜。

這時候,旁邊一桌有幾個文人正在吟詩作畫。沒一會兒,他們的話題就轉到李白身上了。其中一個文人說:“聽說李白被皇上召回京城啦,他詩名那么大,這次進京,說不定能闖出一番大事業呢。”另一個文人卻搖搖頭,說:“那可不一定,朝廷里的事兒復雜著呢,李白性格那么豪放,能不能適應還不好說。”

李白聽了他們的議論,也沒生氣。他站起身,走到那桌文人面前,拱了拱手,說:“在下就是李白。多謝幾位關注。”大家一看是李白本人,都嚇了一跳,趕緊起身行禮。

其中一個文人激動地說:“久仰李學士大名,今兒能見到您,真是太幸運了。我們正吟詩呢,要不李學士也來一首,讓我們開開眼界。”李白笑著點點頭,看了看四周,瞧見窗外明月高高掛著,就吟道:

“驛路羈途月色柔,天涯倦客意難休。

心中壯志猶如火,欲上金鑾展智謀。”

大家聽了,都驚嘆得不行。一個勁兒地夸李白的詩氣勢磅礴,意境深遠。然后大家就圍坐在一起,繼續一邊喝酒,一邊吟詩,熱熱鬧鬧地過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李白跟驛站的人告了別,又接著往京城趕路。離京城越近,他心里頭越不踏實。他也不知道等著他的是啥,是實現抱負的好機會,還是更麻煩的挑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兴县| 新乡县| 四平市| 邵东县| 滦平县| 晋城| 崇仁县| 阆中市| 阿巴嘎旗| 凌源市| 平顺县| 政和县| 巴彦县| 陇南市| 图木舒克市| 松原市| 汤原县| 汤原县| 屏山县| 休宁县| 乳山市| 长寿区| 治县。| 土默特左旗| 梁山县| 金寨县| 清河县| 青海省| 仁怀市| 星子县| 乐亭县| 南投市| 于都县| 宜兰市| 德兴市| 萍乡市| 鄄城县| 黄平县| 宁海县| 丽水市|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