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勸人為善
- 西游:踏碎凌霄,從轉世成妖開始
- 烽塵客
- 2424字
- 2025-06-24 13:13:07
“老龍王?”劉世安見到東海龍王現身并不意外,畢竟自己此刻正在他的地界上。
那東海龍王上前恭敬行禮道:“赤靈大王。”
劉世安微微點頭。
自己在東海鬧出這般動靜,對方察覺后趕來也是理所應當。
先前聽那道童所言,東海龍王與蛟龍有仇,沒想到那蛟龍竟是王岳。
此時的王岳見劉世安與東海龍王果然相識,心中怒火翻涌,暗罵道:“果然是天庭的走狗,竟與這東海龍王有所勾結!”
原來,他先前率領妖眾攻打東海龍宮時,龍宮守軍遠不敵他的兵力。
眼見勝券在握,那東海龍王卻突然取出一根猴毛。
王岳一眼認出,那正是孫悟空的毛發!
龍王聲稱此物乃他的結義兄弟齊天大圣所贈,若王岳膽敢進犯,他便喚那猴王前來助陣。
王岳起初不信,可那猴毛上散發的氣息確實做不得假。
為求真相,他當即趕往花果山質問,誰知山中群猴告知,他們的大王早已上天為官去了。
王岳勃然大怒,險些對花果山群妖出手,終究還是強忍下來。
隨后,他又轉道數百里外的彩霞山,欲尋劉世安一同去找孫悟空討個說法,明知他與天庭不共戴天,為何還要去給天庭當走狗?
然而更令他震驚的是,彩霞山的小妖們同樣告知,他們的大王劉世安也已上天任職。
王岳再也按捺不住胸中怒火,殺意驟起,正要對那些小妖動手,忽然一陣異香飄來,竟讓他心神恍惚,滿腦子只想著回東海尋母龍纏綿。
待他回神時,已在歸途撞見不知去向何處的劉世安。
剎那間,怒火再度燃起,他當即擺開架勢,準備與這“叛徒”做個了斷!
王岳見對方人多勢眾,心知此刻動手必定吃虧,便萌生了暫且退走、日后再算賬的念頭。
此時,劉世安已從東海龍王口中得知事情原委,明白這不過是一場誤會,便收起兵器,邁步走向王岳。
“兄弟,不是我想加入天庭,而是……我有不得已的苦衷。”劉世安語氣低沉,眼中閃過一絲復雜之色。
王岳冷哼一聲,化為人形,眼中既有憤怒,又摻雜著難以割舍的情誼。
他們畢竟是生死之交,若說毫無感情,那是假的。
可一碼歸一碼,他將這兩位兄弟視作至交,可他們卻似乎并未將他放在心上。
“苦衷?”王岳咬牙冷笑,“什么苦衷?我看你們是貪圖榮華富貴,早就忘了當初的誓言!天庭稍微給你們一點甜頭,你們就忘了自己是誰了!”
他攥緊拳頭,聲音愈發激憤:“我們從生下來就是妖,一輩子也只能是妖!天庭哪有什么好東西?他們不過是看你和猴子有利用價值,才施舍些殘羹冷飯養著你們!等你們沒了用處,下場只會比我更慘!”
劉世安沉默片刻,嘆了口氣,道:“兄弟,事情并非你想的那樣……”
王岳卻已不愿再聽,猛地一甩袖,怒道:“不必多言!今日我暫且退去,但此事沒完!若你們還當我是兄弟,就趁早醒悟,否則……他日再見,便是敵人!”
話音未落,他已化作一道黑光,卷起狂風,瞬息間消失于天際。
劉世安望著王岳離去的方向,長嘆一聲,隨后轉頭看向東海龍王。
東海龍王神色遲疑,猶豫片刻才開口問道:“赤靈大王......與那金蛟竟是兄弟?”
他心中復雜難明。
先前他在龍宮中靜修,忽覺東海波濤洶涌,便想上來查探情況,沒想到正撞見劉世安與金蛟交戰。
本想上前助陣,可轉念一想自己這點微末道行,貿然出手反倒可能拖后腿,便隱在一旁等待時機。
誰知雙方竟突然停手相認,還以兄弟相稱。
這讓他心頭五味雜陳。要知道,那金蛟王岳這些年不知傷了他多少部下,更霸占了東海大片水域。
上次王岳傾巢而出,險些攻破龍宮,他迫不得已才拿出孫悟空當年所贈的救命毫毛虛張聲勢。
當時王岳見到毫毛后果然停手質問來歷,他順勢搬出孫悟空的名號,稱與齊天大圣是結義兄弟。
王岳果然忌憚退兵。
東海龍王本打算休整幾日便帶厚禮去花果山答謝,誰知今日又撞見這一幕......
劉世安并未直接回應東海龍王的詢問,而是反問道:“老龍王可知此人師承何處?竟能修得這般通天本領?”
東海龍王聞言略作沉吟,捋著龍須道:“具體來歷老龍也不甚清楚。只聽聞他近幾十年來一直在東勝神州潛修,練就一身大神通后便起了稱王之心。先是收服了東海各路海妖王,后來連陸地上的山頭妖王也都成了他的麾下。”
“東勝神州?”
劉世安低聲沉吟,眉宇間浮現出一絲疑惑。
他原本以為須菩提指引王岳的機緣應在東海,沒成想竟是在東勝神州。
他與孫悟空本就是東勝神州孕育而生的靈物,對那片土地再熟悉不過。
雖說確是鐘靈毓秀之地,靈氣充沛,但記憶中從未出現過什么了不得的大修行者。
若非如此,當年他與孫悟空又何須漂洋過海數十載,歷盡艱辛去尋訪明師?
可眼前這王岳,偏偏就在東勝神州得了真傳,學成一身本事,這倒讓劉世安頗感意外。
他不禁暗嘆,緣法二字當真玄妙,正如那菩提老祖常說的:機緣如流水,該是你的終究會來,不是你的強求不得。
忽然間,劉世安想起《西游記》中如來佛祖對四大部洲的評斷:
“東勝神州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俱蘆洲者,雖好殺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
我西牛賀州,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隨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儋部州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唇舌兇場,對錯惡海。
我有三藏真經,能夠勸人為善。”
如來這番話,分明是將東勝神州與西牛賀州并列為凈土,而將南贍部洲和北俱蘆洲貶為蠻荒之地。
但劉世安這些年在天庭為官,見識過太多神仙手段,反倒對這番說辭生出幾分疑慮。
他親眼所見,不少位列仙班者,其心性之險惡更勝凡人百倍。
神仙作惡,往往殃及千里,禍害更甚。
這般想來,那高高在上的如來佛祖,恐怕也未必真能做到眾生平等。
更何況佛教本非中土之教,對其他地域有所貶低,對自家佛場多加褒揚,倒也在情理之中。
劉世安冷眼旁觀,不論是道門還是佛門,真正能持守道心、一心向善者,實在是鳳毛麟角。
不說將來,單論當下,多少道門中人假借各種名目,大肆兼并百姓田產,役使農夫如牛馬,所作所為與那些魚肉鄉里的豪強地主并無二致。
雖然劉世安一身本事皆源自道門傳承,但對這等人物,他實在生不出半分敬意。
在他心中,真正的神仙就該是哪里有災厄便往哪里去,查明緣由,懲奸除惡,還世間一個清明。
道門經典中確實教誨世人要不圖回報地行善積德,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
更不必說日后若是讓唐僧將西天佛法傳入東土,只怕百姓頭上又要多出一座大山,這般重壓,還要歷經千百年光陰,才能有破除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