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袖里乾坤
- 西游:踏碎凌霄,從轉世成妖開始
- 烽塵客
- 2066字
- 2025-06-02 15:40:53
劉世安將昨日修煉時遇到的疑難一一向鎮元子請教。
鎮元子耐心解答,三言兩語便點破關竅,聽得劉世安茅塞頓開,眼中靈光閃動。
見師父講解完畢,劉世安忽然從袖中掏出一個水靈靈的桃子,仔細用手抹去絨毛,恭敬地捧到鎮元子面前:“師父,吃桃。”
鎮元子接過桃子卻不急著入口,只在掌中細細端詳。
劉世安眼巴巴地望著,又催促道:“師父,吃嘛,師父。”
“你這毛童,是想學神通了?”鎮元子一眼看穿他的心思。
被點破心思的劉世安訕笑著撓撓頭:“師父方才說弟子命途多舛,劫難重重。若是日后與人賭斗,丟了性命事小,損了師父的顏面事大。再說弟子若只會些小術,傳出去豈不讓人笑話?”
鎮元子斜睨他一眼,搖頭嘆道:“好個貪心的猢猻。也罷,只要你潛心修行,日后自會傳你。”
劉世安眼珠一轉,又湊上前道:“師父,若暫時不便傳授神通,賜百十來件法寶防身也好啊。”
話音未落,只見鎮元子眉頭一皺,右手虛空一抓,一柄七星鞭憑空顯現,鞭身寒光流轉。
劉世安見狀心頭一跳,連忙躬身告退:“師父好生歇息,弟子先回去修煉了!”
話音未落,那道紅色身影已一溜煙跑遠了。
鎮元子望著劉世安倉皇離去的背影,不禁搖頭失笑。
他低頭看了看手中鮮嫩的桃子,輕輕咬了一口,甘甜的汁水在唇齒間化開,眼中閃過一絲慈愛。
.........
三個月的清修過后。
翌日清晨,劉世安正與幾位師兄圍坐在大殿中,講述著人間趣事。
他手舞足蹈,將市井百態描繪得活靈活現,惹得眾師兄笑聲連連,氣氛甚是歡快。
正當眾人聽得入神時,殿內忽然一靜。
只見鎮元子不知何時已端坐在蒲團之上,眾弟子連忙噤聲,各自歸位。
今日師父不講經文,轉而講解起術法精要。
雖然這些內容弟子們早已聽過多次,但每次聆聽都能有新的感悟。
劉世安盤膝而坐,目光炯炯,生怕漏掉一個字。
正聽得入神,鎮元子突然話鋒一轉:
“明辨是非乃人之天性,見善則心生歡喜,遇惡則本能抗拒。孩童未經教化便知趨善避惡,違逆此性便是背離本心。這般淺顯的道理,為何世人明知故犯?”
“玄陽,你且說說看。”
劉世安聞言起身,沉吟片刻后答道:
“回師父,人心本如明鏡,卻被私欲蒙塵。世人不是不懂善惡,只是利害當前,難免迷失。”
“就像見孩子落水,誰都想救。可若救人會損己利,有人就會猶豫——不是不知該救,而是私心作祟。”
“商人知道要誠信,卻還要摻假;官員明白須清廉,卻依然貪污。這就像飛蛾撲火,明知會傷,卻抵不住誘惑。”
“所以教化之道,重在破除心中私欲。少一分貪念,就多一分天理;減一分物欲,就顯一分本真。這便是‘克己復禮’的真諦。”
“嗯。”
鎮元子微微頷首,目光含笑掃過其余弟子:“你們呢?”
眾弟子紛紛稽首,表示心中所悟與玄陽師弟相差無幾,因觀中典籍記載皆是如此。
“經書雖是前人智慧結晶,卻終究是死物。”鎮元子輕拂衣袖,“其中道理,皆是親歷者所書。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日后下山游歷,你們需將所見所聞與經義相印證才好。”
講經結束后,眾弟子正欲散去,鎮元子忽然喚住劉世安:“玄陽,你隨我來。”
劉世安跟著鎮元子來到寢殿,恭敬地跪坐在蒲團上,眼中滿是期待。
鎮元子見他這副模樣,不禁搖頭失笑:“你這毛躁性子,還須多修心養性才是。為師既答應教你,又豈會食言?”
劉世安撓了撓頭,心中仍難抑興奮。
即便修行六年,可神通當前,他終究難以平靜。
“起來吧。”鎮元子拂袖道,“既然你如此心切,為師今日便傳你袖里乾坤之法,如何?”
袖里乾坤!
劉世安呼吸一滯,這可是連那猴子都幾番被擒,束手無策的無上神通!
他連忙俯身叩首:“弟子叩謝師尊!”
“你且近前來。”
鎮元子雙指輕抵唇前,默誦真言,隨后在劉世安眉心一點。
劉世安只覺靈臺一清,腦海中似有一冊金書浮現,心念一動便可隨意翻閱。
待他睜開雙眼,鎮元子問道:“可明白了?”
“弟子已明其理。”劉世安恭敬答道。
鎮元子滿意頷首:“既如此,隨我來。”
二人出了寢殿,往后山行去。
鎮元子袖袍輕揮,施展御風之術攜劉世安直上云霄。
穿過層層云靄,劉世安這才驚覺后山之外別有洞天。
但見云海翻騰,群峰競秀。
一山未平一山又起,層巒疊嶂直入蒼穹。
萬里山河盡收眼底,恍若置身仙境。
那云霧繚繞間,隱約可見飛瀑流泉,古松奇石,端的是一派仙家氣象。
其中有一座五彩仙山最為壯麗,只見山間云霧繚繞,霞光隱現。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座橫跨深淵的獨木橋——無欄無索,僅一根粗木懸于萬丈深淵之上,在山風中微微顫動,發出“吱呀”的聲響。
他凝神細看,那橋下的深淵黑黝黝望不見底,偶有山風卷起,傳來陣陣令人毛骨悚然的嗚咽聲。
劉世安不由得咽了咽口水,轉頭疑惑道:“師父,這橋...莫不是專給山中精怪野物走的便橋?”
他心想,觀中眾人皆能騰云駕霧,過這深淵易如反掌。
而且這般險峻的獨木橋,怎么看都不像是給人用的。
鎮元子撫須輕笑:“徒兒你有所不知,此山非凡山,此橋非凡橋。”
“若能憑自身本事過此橋,再翻過那山,便可從我這里出師了。”
劉世安聞言心頭一震,忽地想起五行山。
想來只要徒步翻過那座仙山,便能壓制住心猿。
可眼前這座搖搖欲墜的獨木橋,又是怎么回事?他百思不得其解。
“徒兒,可敢走上一遭?”
劉世安毫不遲疑,鄭重行禮:“徒兒定不負師父所望。”
這些年勤修苦練,他也很想驗證自己的修為究竟到了何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