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衛生條例,分布任務
- 三國:重生阿斗,復國系統來早了
- 千金散去不復回
- 2303字
- 2025-06-28 08:21:00
劉禪回到武漢的第一件事,就是頒布了新的法令。
他親率少英營全軍開赴漢水之濱。
一聲令下:打水、架釜、燃薪!沸水翻騰,皂角碾碎入盆,少年們依令解甲卸衣,于江畔赤身洗濯。
此舉乃是張神醫特意交代。
他說:“武漢流民繁多,誰也不知道哪個人身上就帶著疫病,所以經常讓眾人清潔身體,則可以有效抵抗疫病。”
不洗則已,一洗驚人!有些少英營的少年們,確實不愛干凈。
劉禪目光掃過,只見不少少年搓洗處,濁流如墨,污垢成縷!
原來少英營課業繁重,兼負操練、巡防、營造諸務,每日疲于奔命。
便有憊懶者,竟將沐浴之事拋諸腦后。
所以當劉禪親眼看見從他們身上沖洗下漆黑的臟水之后,每周一次的休沐沐浴,便成了少英營新規。
而當少英營的少年們,帶著清香的皂角味和干凈整潔的面容回到武漢之后,帶來的不只有驚嘆,還有流民們的慘叫連連。
原來,劉禪不僅命少英營的少年們進行清潔,
還要求每個第一次進入武漢的流民也需要清洗之后換上用熱水沸煮過的衣物。
這才允許戶曹給這些人上戶籍。
人在做自己的事業的時候,總是精神百倍。
劉禪現在就是這種狀態。
給整個武漢所用人洗澡只是他的第一步,接下來,他命張猛帶著他的小隊,在流民中招募了二百人,作為整個武漢的建筑隊,將少英營從繁重的建設任務中解放了出來。
然后命張猛根據張神醫的指示,給整個武漢的大街小巷挖掘廁所,建立澡堂。
當然,劉禪也沒忘了答應張神醫的醫官,也同時交給了張猛的手下。
不出數日,這支新軍便活躍于武漢各處,揮汗如雨,大興土木。
可惜他們分身乏術,不然劉禪還想要讓他們給武漢修建一座城墻。
第二個領到任務的則是李茂,他領著自己的小隊,從流民中挑選了一百余個經驗豐富的老農,于武漢二十里外的八分山麓,開墾三千畝旱田,用于種植遼東白菽。
然南方之地,通曉菽類種植的老手難尋。
幸得系統所購種子附有詳盡育種種植之法,方未蹉跎太多時日。
本來這些老農還不太樂意為官府干活,在聽說要種植一種來自遼東的菽類的時候就開始紛紛搖頭。
起初,老農們對官府的差事興致寥寥,更對這聞所未聞的“遼東白菽”連連搖頭。
及至李茂宣稱此物可畝產四石,不少人直呼其“瘋了”,認定此事荒謬。
劉禪見狀,拋出重利:“此田所產之菽若成,所墾良田盡歸汝等!”
重賞之下,疑慮頓消,老農們終是挽起袖子,揮鋤深耕。
新政如火如荼,武漢仿佛一架巨大的機器,在劉禪的意志下轟鳴運轉。
然而,繁雜事務帶來的并非只有希望,更有層出不窮的荊棘。
流民們的“慘叫聲”并非夸張。
習慣了顛沛流離、風餐露宿的他們,對官府強令沐浴更衣、甚至剃發的舉措抵觸強烈。
不少老弱婦孺畏水畏寒,哭天搶地。
更有流言在暗中滋生,說這是官府要“洗去他們的晦氣”,甚至是要拿他們“祭河神”!
劉禪聞報,眉頭緊鎖。
他深知衛生乃防疫根本,但強壓之下恐生民變。
他立刻召來丁奉與張猛:
“凈體令不可廢,然需剛柔并濟!
承淵聽令,勞你張貼安民告示,詳述疫病之害與沐浴之利,言明此乃活命之策,非苛待之舉。
張猛,你帶營造隊,在澡堂旁增設暖爐、備足干爽柴草,讓老弱先行,熱水優先供應,務必使其沐浴后周身暖透!
再敢散播謠言、煽動抗拒者…”
劉禪眼中寒光一閃:
“抓幾個跳得最歡的,當眾杖責,以儆效尤!同時,讓少英營巡邏隊加強宣講,言明此為軍令,違者驅逐出境!”
第二個跳出了的,卻是來到武漢的趙范。
趙范被移交到武漢后,劉禪并未立刻委以重任,只讓他協助戶曹整理新入流民戶籍文書,美其名曰“熟悉庶務”。
這位曾經的太守,此刻穿著半舊的布衣,埋首于堆積如山的簡牘之中,神情木然,偶爾抬眼望向窗外熱火朝天的景象,眼神復雜難明。
他確實經驗豐富。
很快便指出了戶曹吏員在登記中的幾處錯漏和效率低下的環節,甚至不動聲色地提點了幾個處理豪強隱匿人口的法子。
戶曹掾史起初對這個“罪臣”不屑一顧,幾次下來,也不得不承認此人懂行。
于是,很快他就在武漢的官吏體系里面贏下了偌大聲望。
要不是這些官吏更為尊敬劉備與劉禪二人,怕是早就有人跳出來為其鳴不平了!
消息傳到劉禪耳中,他倒是沒有對其做些什么。
只是叮囑丁奉與鄧艾兩人,其他庶務都可以讓趙范幫忙,但唯獨軍務與錢糧不能讓他觸碰。
在他看來,此人不僅能夠快速給武漢的官吏體系帶來大量的經驗,還能夠在不久的將來,當做殺雞敬猴的那只“雞”。
不過劉禪也不是沒有給他機會,若他此次是真心實意的為自己效命,那他也不是不能在父親面前為他求求情,將他官復原職。
八分山下,三千畝新墾的旱田在陽光下泛著褐色的微光。
百余老農在田壟間揮汗如雨,按照劉禪提供的種植要求小心侍弄著那些珍貴的種子。
李茂每日往返于武漢與八分山之間,監督進度,解決難題。
然而,南方濕熱的氣候與遼東迥異。
種子雖已發芽,但長勢并不如預期那般茁壯。
更麻煩的是,一種從未見過的蟲害開始啃噬嫩葉。
老農們圍在一起,對著那奇怪的蟲子一籌莫展。有人嘀咕:“看吧,我就說這遼東的玩意兒不服南方的水土!四石?能收一石半就不錯了!”
李茂急得嘴角起泡,拿著被啃壞的葉片快馬趕回武漢求援。
劉禪看著葉片,眉頭緊鎖。
他不懂農事,但知道此事生死攸關!
他立刻命人前去江夏,請教還在為甘夫人條理身體的張機。
“先生,您見多識廣,可知此為何蟲?可有驅除之法?”
張機仔細端詳葉片,又詢問了蟲子的形態習性,沉吟道:
“此蟲老朽在長沙山中亦曾見過,當地人喚作‘豆蚜’,喜食嫩芽汁液。可用苦楝樹葉、煙葉泡水噴灑,或可一試。然需盡快,否則蔓延開來,恐傷及根本。”
劉禪如獲至寶,立刻命李茂組織人手,大量采集苦楝葉和煙葉,日夜熬制藥水,緊急噴灑。
同時,他親自趕到八分山,召集所有老農:
“諸位!此豆關乎武漢存續,更關乎諸位日后能否得此良田!
蟲害雖兇,但已有解法!
望諸位同心戮力,護好此田!待秋收之時,若畝產過三石,所有參與耕種者,明年都可優先獲得糧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