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眾賢才齊聚一堂,獻策欲全取荊州
- 三國:重生阿斗,復國系統來早了
- 千金散去不復回
- 2387字
- 2025-06-15 08:21:00
先不說劉禪這邊正精心規劃未來方向,且說自劉備回到江夏之后,也遇到了一個問題。
江夏太守府正堂。
這是劉備集團自入主荊州以來,文臣武將最為齊整的一次盛會。
時值初春播種之時,趁著孫權與曹操在南郡陷入膠著對峙,無暇他顧間隙,劉備將麾下核心文武盡數召集,共商劉軍接下來的走向!
劉備坐在主位上,滿足的掃視著堂下濟濟一堂的英才。
左側文臣序列:糜竺(郡中從事)、諸葛亮(軍師中郎將)、辛棄疾(軍師祭酒)、徐庶(軍師祭酒)、簡雍(從事)、孫乾(從事)、鄧芝(從事)、伊籍(從事)、包拯(長沙太守)、蔣琬(桂陽太守)、劉賢(零陵降將)、鞏志(武陵降將)。
右側武將陣列:關羽(蕩寇將軍)、黃忠(討虜將軍)、張飛(征虜將軍)、劉封(副軍中郎將)、趙云(中朗將)、秦瓊(偏將)、尉遲恭(偏將)、魏延(牙門將軍)、陳到(新兵校尉)、霍峻(水軍校尉)、邢道榮(黃忠副將)、張嶷(趙云副將)、傅肜(張飛副將)、鄧龍、陳矯(水軍校尉,擒了文聘投降關羽)。
“諸位!”劉備聲音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沉穩:“曹操、孫權于南郡相持不下,勝負之機,料在今歲!
此乃天賜良機,使我等可謀取荊州腹心之地!江陵、襄陽,此兩地乃荊州命脈,得之則根基穩固,失之則如鯁在喉!
今日召集群賢,便是要議定方略,如何乘勢而動,一舉奪下這三處要地!”
話音落下,堂內一片肅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幾位謀士身上。
左側幾位文臣交換了一個默契的眼神。
徐庶當先起身,踱步到懸掛在大廳中間的荊州輿圖前,給大家講解戰況。
“主公,諸位,月余前,周瑜在競陵與曹仁野戰一場,曹仁雖稍挫敗退,但主力未損,從容退守江陵堅城,僅棄了競陵、華容等外圍據點?!?
他的指尖沿著曹仁的退路,一路劃至江陵城上,然后頗有些幸災樂禍的說道:
“然而周大都督此番卻貪功心切,輕騎迫近江陵城下督戰,被城上曹將牛金覷得破綻,一箭射中肩胛!故而,近來東吳雖仍圍城,攻勢卻已大為減緩,顯是投鼠忌器了。”
“哈哈哈!”徐庶話音未落,右側武將席中便爆發出壓抑不住的笑聲,尤其是張飛笑的最為響亮。
孫劉雖是盟友,但周瑜屢次針對諸葛亮的算計,早已讓劉備麾下眾將對其惡感深重。此刻聽聞他吃癟,自然難掩幸災樂禍。
待堂中哄笑稍歇,諸葛亮緩緩起身。
他羽扇輕搖,臉上并無半分笑意,反而帶著一種洞悉局勢的凝重:“周公瑾雖然馬失前蹄,然其心志堅韌,謀略深遠,斷不會因此箭傷便就此罷休,偃旗息鼓?!?
他與周瑜隔空斗智多次,深知此人心性堅韌,越是受挫,反擊越是凌厲。
所以諸葛亮的目光掃過輿圖上的江陵城,撫著下巴,用坑底的語氣說道:“就算他遭受箭傷,也必不會放過此次一舉拿下南郡的機會。”
諸葛亮話音未落,辛棄疾就豁然起身,如電光火石般捕捉到了關鍵:“此乃誘敵之計!”
他聲音斬釘截鐵,響徹大堂:“周瑜定是以自身重傷乃至假傳死訊為餌,誘使江陵城中曹仁按捺不住,出城奇襲江東大營!”
諸葛亮點頭稱是,并接著辛棄疾的話繼續說道:“正是!然后吳軍伏兵四起,一舉圍殲曹仁出城之軍!再趁江陵城內空虛、人心惶惶之際,揮師猛攻,破城而入”
徐庶撫掌接口,語速加快,帶著洞察的興奮:“故而待東吳大營傳出‘周瑜傷重不治’、三軍白衣素縞之時,便是周公瑾發動雷霆一擊,圖謀曹仁性命、奪取江陵城之日!”
諸葛亮總結:“而那一刻,也正是我軍火中取栗,奇襲江陵、兵指襄陽的天賜良機!”
劉備與眾將聽罷,無不精神大振,只覺眼前迷霧豁然開朗!
劉備急聲問道:“既如此,軍師!我軍當如何把握此機,奪取江陵、襄陽?”
諸葛亮羽扇再次指向輿圖,聲音沉穩有力,條分縷析:
“待東吳營中哀聲四起,曹仁中計入彀,率軍離城之時,便是我軍動兵之刻!”
“其一,水路:由云長兄統御精銳水師,匯合江夏、長沙舟師主力,傾巢而出,溯漢水、長江而上!”
諸葛亮羽扇在江陵至襄陽的水道上重重一劃,“首要之務,非是攻城,而是如鐵鎖橫江,徹底截斷曹仁敗軍歸路,隔絕江陵與襄陽樂進、李通之聯系!
更要嚴密封鎖水道,阻絕曹操自北而來的任何援軍與糧草!
同時,掃蕩江面殘余曹軍水師,務必奪取絕對制江之權!將江陵徹底困為一座孤懸之島、無援之城!”
“其二,陸路:由主公親統大軍,翼德兄、漢升老將軍、文長為先鋒,叔寶、敬德為左右翼,陳到護衛中軍,自江夏發兵,直撲襄陽!”
羽扇移向北方:
“兵貴神速!沿途以雷霆之勢,掃蕩漢水北岸曹軍據點,務必在襄陽守軍反應過來之前,兵臨城下!”
“待江陵因曹仁敗亡、外援斷絕而軍心崩潰,襄陽因我大軍壓境、后路被斷而風聲鶴唳,則二城可圖矣!”
諸葛亮話音方落,辛棄疾已按捺不住,霍然起身:“孔明兄此策堂皇正大!然私以為,欲速定江陵,必行險招,直取其心!”
他手指如戟,狠狠戳在江陵城南那水網密布之處,
“曹仁主力出城奇襲,江陵城內必空虛混亂,守將無謀!希文請命,愿親率八百敢死銳士,乘輕舟快艇,自城南水道隱秘潛入!
入城之后,不占城垣,專事焚其糧倉輜重,毀其城防器械,制造最大混亂!
待城中火起,人心惶惶之時——”
辛棄疾目光灼灼看向關羽:
“關將軍水師即刻猛攻江陵東、北水門!
同時,請主公另遣一支精兵,自城西陸路強攻!三面夾擊,內外交迫,江陵守軍必成驚弓之鳥,頃刻可破!”
徐庶亦沉穩起身,補充道:
“孔明與幼安兩計,皆為破江陵之良策。然欲速定襄陽,除兵威之外,攻心為上!”
他目光掃過伊籍、蔣琬、劉賢、鞏志等熟悉荊襄內情之人:
“請機伯、公琰,并零陵、武陵諸位,動用一切舊日關系,主公也需說動劉琦公子出馬,聯絡襄陽城中劉景升舊部、心向漢室之豪族士紳!
曉之以大義:曹操乃漢賊,赤壁新敗,元氣未復;皇叔乃帝室之胄,仁德昭彰,更是景升公托付荊州之人!
動之以利害:頑抗玉石俱焚,歸順前程可期!
更可令我等收降之荊州水軍將士,多寫家書,詳述皇叔仁德及我軍優待,密送入城,動搖其士卒鄉情!”
他頓了頓,想起一人,目光一亮:“此外,荊州大將文聘,忠義勇烈,現尚囚于江夏。若能說降此人,使其幡然醒悟,效忠主公,再遣其往襄陽城下現身說法,或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