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于時間的概念把握十分精準,僻如:睡眠、閱讀、運動…日常生活精確到每一刻,有沒有真正的認識自己,是值得我們一生中不斷思考的問題。就人文學科來說,有思想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我們應該時刻樹立持之以恒的學習目標,“但愿人長久,千里共長娟“。我是替誰而活?替死去的活著,替那些保衛家國的人活著。好像我也在不斷的否定承認自己的過程中,在中式的傳統教育里,真的難以把握中間的這個尺度,看似兩股勢力相互存在,但又彼此對立,愛流向的不卻愛的人,錢流向了不缺錢的人…想聽的卻被別人嗤之以鼻,想聽的話,想聽的話流進不想聽的人的耳朵里。陀翁,魯迅,他們都是時代的偉人啊!人的一生中會經歷擔憂、害怕、后悔,遺恨心里或許也有想不通的時候,可不就是愛你的人給了你勇氣,討厭你的人給了你信心,否定你的人給了你方向,痛惦傷害你的人給了你成長,終其一生過于短暫把愛留在三餐四季里吧,人最終都會老去剩下一副殘缺的驅體。人可以沖破太陽系抵達的內心的遠方與身心!
輕言語道:
年輕人,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在三四做的事,在八九月自然有答案。
我就是你遺忘的秘語,你便是我丟失的憑據,今夕何年,生死無忌,一直到死亡,一直到塵埃埋沒了時間,時間封存了往日的波瀾。
他們是一片朦朧的溫馨與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與絕望,他們的領地只有兩處:心與墳墓,比如說郵票,有些是用于記信的,有些僅僅是為了收藏,盼望與祈禱,彷徨與等待,以至漫漫長夏,如火如茶,秋風起時,瘋狂的搖滾才能聚斂成愛的語言愛。
整個春天,直至夏天都是生命獨享風流的季節,長風沐雨,艷陽明月,那時的田野被喜悅鋪滿天地間,充斥著生的豪情,風里夢里也全都是不撓不屈的欲望,春天的美麗在于純真和勇敢,在于未通事故。
尼采說:“要愛命運,愛命運才是摯愛的境界”,愛命運即是愛上帝,也是愛眾生。而梵高所說的經歷生活分明是在暗示此一處陌生的地方,不過是心魂之旅中的一處景觀,一次際遇,未來的路途一樣還是無限之問
時間都不知如何談起,獨立真的很重要,包括精神上和物質上的,俗稱,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哈姆雷特,也都可以是為莎士比亞,人有所見各趨不同吧!
毀滅性的做法就是把自認為正確的事強加給那個你心愛的人,可自由從來都不是這樣!
他是物質上的支持,精神上的給予,靈魂上的對話與心靈之間的交往,有時只需要四目相對,便無需多言。我比較看重,或者是在意緣分和靈氣這一說法,因為它無時無刻地在意我的靈魂以及任意飄逸的筆尖,寫作就是一種自我與內心溝通的過程,可能得不到另一種意義的答案,但你未講卻要相盡意表達的話,它可以幫你直觸靈魂,深入溝通,深入了解你到底是誰?你自始至終都在干嘛?還是覺得很舒心吧!可能我是直腸子,懂了多少,想的多,也未見得是你好事!謝謝你的出現與陪伴,我明知這是不可能,但我偏偏認真了,所以彼此欣賞,相互了解,關懷互助,包容,總之一定是不忘此程。
凌晨我不太想知道目的地,讓我永遠地抱著赤熱的好奇心去探索去熱愛去尋找。
鼓勵真的很重要,經營任何事情的必殺技,真誠、鼓勵、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