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教授第一次見到林霧時,她正在福利院的天臺上折紙。
十二歲的女孩手指細長,指節處有細小的傷痕,像是被什么銳物反復劃傷過。她折的不是千紙鶴,也不是小船,而是一只歪脖子的天鵝——脖子折得太急,差點從中間斷掉。
“為什么是天鵝?“周教授問。
林霧頭也不抬:“因為它飛不走?!?
2
蘇瑤的機械心臟第一次停止跳動,是在2015年的暴雨天。
鋼架坍塌的瞬間,她其實看見了林霧松手的動作。十五歲的女孩在墜落途中想通的不是“我要死了“,而是“原來她真的會松手“。
系統重啟的提示音響起時,蘇瑤躺在虛擬維修臺上,聽見周教授說:“誤差率0.3%,不能再多了?!?
她摸了摸后頸的接口:“夠用。“
3
林霧始終記得醫學院解剖課的味道。
福爾馬林混著藍莓味潤喉糖——蘇瑤總在課前含一顆,說是能蓋住尸體的氣味。有次她趁林霧低頭記錄時,把糖紙折成天鵝塞進她白大褂口袋。
“像你,“蘇瑤指著歪脖子,“倔得要死?!?
林霧三天后才在洗衣機里發現泡爛的糖紙。
4
周教授的懷表里藏著秘密。
打開表蓋,里面不是齒輪,而是一張微型照片:兩個小女孩在福利院操場,一個穿著藍色病號服,一個戴著草莓發卡。照片邊緣燒焦了一角,像是被人從更大的畫面里搶救出來的。
他每天給懷表上發條,卻永遠把時間調快三分鐘。
5
蘇瑤在第七百次輪回時發現了漏洞。
如果她在林霧的養樂多里加入214mg的金屬粉末,喝到第三口時,對方的瞳孔會收縮0.3秒——足夠植入一段記憶碎片。
后來醫務室冰箱第三層總是少一瓶養樂多。林霧以為是清潔工拿的,其實是蘇瑤在深夜偷偷更換。
6
林霧的左手腕內側有條形碼。
她以為是實習醫院的標記,直到某天發現蘇瑤右手腕有同樣的編碼——數字完全一致,只是順序相反。
那天解剖課上,她的手術刀在尸體胸腔劃出214mm的傷口。
7
周教授其實不會織毛衣。
他右袖短一截是因為每次輪回都會丟失部分數據。斷指處不是傷口,是數據傳輸接口——連接著福利院那臺老式計算機。
有次醉酒后,他把毛衣拆了,毛線纏滿整個實驗室。第二天蘇瑤發現所有毛線都被染成了養樂多的藍色。
8
最后一次輪回前,蘇瑤修改了參數。
她把機械心臟的誤差率調到0.4%,導致右眼永久性滲漏機油。作為交換,林霧的記憶錨點從“草莓發卡“變成了“泰坦尼克號電影票“。
“值得嗎?“周教授問。
蘇瑤正在給發卡粘新的塑料花瓣:“她又不知道。“
9
林霧在電影院醒來時,片尾字幕剛放到一半。
隔壁座位的女生在哭,頭發上的草莓發卡歪向左邊。熒幕藍光映在她右眼下的疤痕上——那形狀終于清晰了,不是天鵝,是林霧小時候畫砸了的愛心。
“喂,“林霧遞過紙巾,“你的發卡要掉了?!?
女生轉過臉,睫毛上還掛著淚珠:“這次不算?!?
10
周教授站在放映廳最后排。
他懷表里的照片正在緩慢變化:病號服女孩牽起了草莓發卡女孩的手。表針走過6:47時,整個影院的座椅突然開始搖晃——是福利院那臺老計算機在過載運轉。
“夠用了。“他按下暫停鍵,斷指處閃過一道藍光。
銀幕上,Jack和Rose漂浮在星海里。所有觀眾都沒注意到,冰山撞上船身的那一刻,有只脖子筆直的天鵝從畫面邊緣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