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道觀尋秘遇高人
- 李白:我以詩酒問長天
- 云舟聽雪
- 1913字
- 2025-05-20 21:13:29
夜色如墨,山風卷起碎葉,在古道上盤旋。李白與杜甫并肩而行,衣袂翻飛,步履堅定。銅符在李白懷中微微發燙,似有靈性,仿佛回應著某種冥冥中的召喚。
“南郊九里。”杜甫低聲念著那句刻痕模糊的銘文,“若此地真藏玄機,恐怕早已被有心人盯上。”
李白點頭,目光望向遠方:“既是皇家舊地,便非尋常廢墟。楊國忠之流,未必未涉足其中。”
二人一路疾行,不多時便見前方山勢漸緩,一座荒涼道觀孤零零立于亂石之間。道觀門楣殘破,朱漆斑駁,門前兩尊石獅已半埋土中,獠牙外露,神情猙獰。
“青冥觀。”杜甫望著匾額上依稀可辨的三字,語氣低沉。
李白邁步上前,推開咯吱作響的木門。塵封多年的殿堂內彌漫著一股奇異香氣,既非檀香,也非沉水,倒像是陳年丹爐殘留的氣息。四周墻壁布滿道紋,雖因歲月侵蝕而顯得模糊不清,卻仍能辨認出蛇形圖案交錯其間。
“這氣息……與銅符共鳴。”李白取出銅符,果然見其表面蛇紋微光閃爍,似在回應周遭古老法陣的召喚。
他們穿堂入殿,直抵后院。正殿之后有一處破損石壁,其上赫然刻著一幅完整的蛇形圖騰。巨蛇盤繞,雙目如炬,蛇尾延伸至地下,仿佛連接著某個未知的深淵。
杜甫凝視良久,忽然指著圖騰下方一處暗紋道:“太白你看,這咒文與羊皮古卷上的極為相似。”
李白蹲下身,指尖輕觸那些晦澀難懂的字符,心中忽生異感。他正欲細察,身后忽傳來一道蒼老而低沉的聲音:
“既然來了,何不現身一敘?”
李白與杜甫猛然回頭,只見大殿深處緩緩走出一位須發皆白的老道士。他身穿褪色的青袍,步伐穩健,手中執一柄虬杖,目光如電,直視李白。
“你是誰?”李白握緊銅符,神色戒備。
老道士卻不答,只是緩緩走近,目光落在李白手中的銅符上,眼中閃過一抹復雜神色。
“果然是你。”他喃喃自語,隨后抬頭,目光深邃如淵,“千年前的預言,終于應驗了。”
杜甫皺眉:“閣下究竟是何方高人?為何說‘應驗’二字?”
老道士長嘆一聲,緩緩道來:“貧道乃前朝國師,曾掌天下陰陽之術。此地原為帝王煉丹問卜之所,亦是玄蛇引魂術最后的藏秘之地。”
他頓了頓,又道:“玄蛇引魂術,源自遠古巫道交融之時,乃通靈之術巔峰,可窺天機、引亡魂,溝通陰陽兩界。但此術兇險非常,一旦失控,便會引來天地異變,禍及蒼生。”
李白聽得心頭一震,不禁握緊銅符:“此物便是開啟此術的關鍵信物之一?”
老道士點頭:“不錯。而這枚銅符,唯有命定之人方可掌控。太白先生,你的命運,早在你出生之前,便已寫在這道圖騰之中。”
杜甫臉色微變:“閣下之意,太白與這秘術竟有牽連?”
老道士凝視李白,緩緩道:“你可知你母夢太白星而孕,你父名客,字分為康,意為漂泊之人?你自幼習劍學道,才華橫溢,卻仕途坎坷,屢遭權貴排擠,這并非偶然。你身上流淌的血脈,與千年之前操控玄蛇引魂術的一脈隱世門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李白聞言怔住,心中涌起一陣莫名的悸動。他一直以為自己不過是個胸懷壯志的游俠詩人,如今卻被一一揭開過往的迷霧,一切仿佛早已注定。
“我……真是所謂‘天選之人’?”他低聲問道。
老道士輕輕點頭:“你是否愿意相信,那是你的選擇。但銅符認主,玄蛇圖騰呼應,這已是事實。”
杜甫急道:“若此術真有如此威力,豈不更應封存?何必令太白涉險?”
老道士目光深沉:“世間萬物,因果循環。玄蛇引魂術之所以被封印,并非因其邪惡,而是因其力量足以顛覆天地秩序。若無人繼承,它終將落入貪婪之手;若由天命之人掌控,則或可成為撥亂反正之力。”
他停頓片刻,繼而轉向李白:“你必須做出選擇——是繼續追尋這術之真相,還是轉身離去,守護你現有的身份與自由?”
李白沉默良久,目光落向手中的銅符。此刻,銅符上的蛇紋光芒愈盛,仿佛在催促他的回應。
就在此時,殿外忽然響起一陣細微的腳步聲。李白猛然回頭,只見殿門被風吹開一線,夜風呼嘯而入,帶著一絲詭異的寒意。
“有人來了。”杜甫低聲提醒。
老道士卻不動聲色,反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看來,真正的考驗,已經開始。”
李白剛欲開口,老道士忽然抬手一指石壁上的蛇形圖騰:“記住,當你真正打開那道門時,千萬莫讓他人搶先一步。”
話音落下,他身形一閃,竟如煙霧般消散在黑暗中。
李白與杜甫互相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出震驚與疑惑。
“他說的‘門’,是指什么?”杜甫低聲問道。
李白沒有回答,而是緩緩靠近石壁,伸手輕撫那蛇形圖騰。指尖觸及之處,圖騰竟微微震動,一道微弱的藍光沿著蛇尾蔓延開來,最終匯聚于石壁中央某點。
那里,隱約出現了一道縫隙。
“這是……通往地下的入口?”杜甫驚愕。
李白尚未回應,只聽身后忽有破空之聲掠過——一支黑羽短箭擦著他耳畔釘入石壁!
兩人立刻轉身,只見門外數道黑影悄然逼近,披斗篷,臉覆面具,手持兵刃,殺意凜然。
為首之人盯著李白懷中的銅符,冷冷開口:
“識相的,交出來,饒你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