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私奔

1

血珠順著曹植指尖滴落,在雪地上凝成半闕《洛神賦》。蔡琰的耳墜在顛簸中碎裂,銀杏葉形狀的琉璃片扎進他肩胛,與十年前屏風倒塌時濺入肌理的紫檀木刺重疊成同個位置。

“文姬的耳墜...“曹植染血的唇擦過她耳廓,“還是這般愛往人心里扎釘子。“他握著她的手按向自己頸側,脈搏在逐漸冰冷的皮膚下艱難跳動,“當年你說要剜了這顆痣...“

蔡琰的牙齒深深陷入他肩頭,咸腥味混著舊日沉香漫進口腔。她忽然記起建安十二年的驚蟄,曹植偷來曹丕新得的西域胭脂,在她頸側畫出蜿蜒的赤蛇。那抹紅痕三日未褪,被父親罰抄《女誡》時,少年就蹲在窗外杏樹上,隔著宣紙吻她顫抖的指尖。

“別睡!“她撕開襦裙下擺纏住他肋間箭傷,絹帛觸到傷口瞬間便被浸透。曹植低笑著咳出粉紅血沫,手指插進她散亂的發間:“那年你教我結發...用的可是冰蠶弦...“

---

2

追兵的馬蹄聲震得冰面簌簌作響,曹植突然抓住蔡琰手腕。他指尖蘸著自己心口滲出的血,在她掌心描畫洛水波紋:“那年你說...要與我同游...“

“現在就走!“蔡琰扯下染血的披帛系住他腰間,卻被他反手拽進懷里。曹植的唇貼著她凍僵的耳垂,呵出的白霧里浮著龍涎香:“記得鄴城往北三十里...白楊樹下...“劇烈的咳嗽打斷未盡之言,他顫抖著從蹀躞帶暗格摸出半枚玉玨,“我埋了...“

蔡琰的指甲掐進他腕間舊疤,那道被藤條抽出的傷痕此刻滾燙似烙鐵。十年前暴雨夜,少年就是用這雙手為她擋下墜落的紫檀屏風,血珠濺在《快雪時晴帖》的“羲“字上,從此那個字在她夢里永遠帶著鐵銹味。

“要系三匝...“曹植突然抓起冰蠶絲往她無名指纏,青紫的唇擦過她凍紅的指節,“匈奴人的婚俗...要...“他的聲音突然弱下去,掌心滾出個鎏金竹筒,塞子崩開時散落出風干的杏花。

---

3

蔡琰突然咬破舌尖。血腥味在口腔炸開的瞬間,她看清竹筒內壁刻著的《鳳求凰》——正是那年被他偷換的《禮記》扉頁文字。淚珠砸在鎏金竹片上,曹植渙散的瞳孔突然聚起最后的光:“文姬...轉身...“

破空聲自背后襲來時,蔡琰本能地護住他心口。三支鳴鏑穿透肩胛的劇痛中,她竟笑出聲來——箭頭卡在骨縫的觸感,恰似當年被他玉冠金線纏住發簪的力度。

“好姑娘...“曹植染血的手撫上她頸間抓痕,那是董祀醉酒時掐出的淤青,“這次...換我...“他突然爆發出驚人的力氣,抱著她滾向殘碑裂隙。墜落瞬間,蔡琰看見十二歲的自己正在書房踮腳夠竹簡,少年從梁上翻下時,荷包里的杏仁酥碎屑落了滿案。

---

4

溫暖的血泊漫過腳踝,蔡琰在虛空中抓住曹植褪色的發帶。青銅風鈴在頭頂叮咚作響,每聲鈴音都綻開一段往事:十五歲被他扯落的荷包,十八歲暴雨夜交纏的指尖,二十二歲銅雀臺火場里熔化的玉玨...

“抓住他們!“匈奴語的嘶吼穿透幻境。蔡琰猛然驚醒,發現正趴在曹植背上疾馳。他單衣已被血浸透,腰間的冰蠶絲卻仍系著兩人手腕,在月光下泛著幽藍。

“子建...“她撫上他凹陷的頰,觸到滿手冰涼,“放我下來...“

“不放。“曹植的聲音混著血沫,“建安十五年那夜...就該這么...“他突然勒馬,前方斷崖被月光照得慘白。追兵火把匯成血色星河,正在三百步外翻涌。

蔡琰忽然扯開衣襟。心口朱砂痣在雪光中艷如紅豆,她握著曹植的手按在那處:“你總說...要在此處刻字...“

曹植的睫毛顫了顫,突然咬破指尖在她肌膚勾畫。鐵銹味的“禮“字成型時,他笑著將額頭貼上去:“文姬可知...禮字右半原是'醴'...“

利箭穿透胸膛的瞬間,蔡琰聽見十二歲的青銅風鈴在耳畔清響。曹植染血的手指拂過她睫上霜花,在雪地寫下最后一筆,橫折鉤的盡頭,兩顆朱砂痣融成洛水畔的并蒂紅蓮。

---

5

當第一縷天光照亮斷崖,蔡琰懷中的軀體已冷透。她摸索著解開曹植蹀躞帶,冰蠶絲纏繞的暗格里掉出半塊杏仁酥——正是十二歲那年被他偷藏在《左傳》夾層的信物。

遠處傳來董祀撕心裂肺的呼喊,蔡琰卻將發霉的碎屑含入口中。甜苦交織的味道里,她看見少年曹植正在鄴城屋檐下拋來杏花,月白錦袍的下擺掃過十年后她滿是淚痕的臉。

“原來...“她笑著咽下混血的酥渣,“禮字的'示'旁...“

追兵的馬蹄聲戛然而止。蔡琰抱著曹植躍下懸崖的瞬間,崖底突然升起無數青銅風鈴。建安三年的雨滴穿越時空墜落,將兩顆朱砂痣洗成洛神髻上的并蒂金釵。

---

6

建初七年的洛水春波中,漁人打撈起半幅鮫綃。霞帔上的血色“禮“字怒放如蓮,對岸牧童的笛聲里,總混著女子哼唱的《胡笳十九拍》。

有人說曾在月夜見到神仙眷侶踏波而行,男子月白錦袍的下擺掃過水面,女子鬢間金釵正是當年蔡中郎府上遺失的及笄禮。每當銅鈴響過七聲,河底玉玨便相擊成韻,恰似少年指尖劃過竹簡時,那聲未出口的“死生契闊“。

---

*

雪粒刮過蔡琰裸露的脖頸,她跪坐在曹植逐漸冰冷的懷中,用染血的指尖勾勒他眉骨形狀。這個動作與建安十五年暴雨夜何其相似——那時少年為她擋下屏風,血珠順著鼻梁滾落,恰如此刻凝結在睫上的冰晶。

“要系三匝...“曹植突然抓住她手腕,冰蠶絲在月光下泛著冷光。他艱難地抬起左手,腕間青線已勒進骨肉,“當年你說...匈奴婚俗...“

蔡琰的嗚咽被吞進他染血的吻。這個帶著鐵銹味的親吻比任何情話都滾燙,她嘗到他舌尖殘留的五石散苦味,混著十二歲那年偷藏的杏脯甜香。

“一匝...“曹植將冰蠶絲繞過她無名指,絲線嵌入舊年箭疤,“結發...“

`7`

冰蠶絲在月光下泛著幽藍,曹植的指尖擦過蔡琰腕間舊疤。那是建安十八年匈奴襲營時,她被流矢擦過的傷痕。此刻絲線嵌入皮肉的刺痛,竟與當年被他握著手臨摹《洛神賦》時,狼毫戳中傷處的顫栗如出一轍。

“二匝...“曹植的手突然脫力,絲線從染血的虎口滑落。蔡琰抓住他下墜的手腕,引著冰蠶絲繞過彼此交疊的指節。這個動作讓她想起十二歲那年,少年也是這樣握著她的手,在《禮記》竹簡夾層刻下“死便埋我“的狂言。

雪粒落進曹植半闔的眼睫,他胸腔發出破敗風箱般的喘息:“那年你說...結發該用青絲...“染血的拇指撫上她散亂的鬢發,“可我偏要...用捆過經卷的冰蠶絲...“

蔡琰的淚砸在他頸側朱砂痣上,那顆紅點正在蒼白皮膚上漸漸黯淡。她突然扯開衣襟,抓著曹植的手按向自己心口:“摸到了嗎?你的《洛神賦》...“滾燙肌膚下,當年被他塞進中衣的詩稿早已化作傷痕,“...刻在這里跳呢。“

曹植渙散的瞳孔猛地收縮,指尖痙攣著摳進她鎖骨舊傷。那是董祀大婚夜,他隔著軒窗擲來碎玉劃出的血口。此刻隨著他染血的撫觸,竟泛起杏花泡酒般的灼痛。

“三匝...“蔡琰突然咬住他滑落的指尖,腥甜的血涌入口腔。她引著那根顫抖的手指,將冰蠶絲在彼此腕間繞出最后的死結。絲線勒進十年前屏風劃破的舊傷時,曹植突然悶哼著挺起身,像當年在獵場中箭的虎死死叼住她的肩膀。

“禮...成了...“他破碎的笑聲混著血沫,滾燙的唇貼上她頸動脈,“我的...文姬先生...“這個稱呼讓蔡琰渾身戰栗——建安十二年的驚蟄,少年就是躲在書房梁上這般喚她,震落的杏花沾滿她謄抄的《女誡》。

追兵的火把光刺破雪幕,蔡琰忽然扯下曹植腰間的螭紋佩。玉玨斷裂的尖角劃開掌心,她將涌血的手按在他心口“禮“字上:“以血為盟...“黏稠的液體滲入刺青紋理,“黃泉路上...“

“不...“曹植突然暴起將她撲倒在地,三支鳴鏑擦著發髻釘入雪地。他后背新中的箭矢隨著動作晃動,溫熱的血滴進她衣領:“我要你...活成洛水畔的...“劇烈的咳嗽震出更多血塊,“...活成我寫不完的第十九拍...“

蔡琰的指甲掐進他肩胛舊疤,那道虎爪傷痕突兀地鼓動著。她忽然仰頭咬住他滾動的喉結,像當年咬碎他偷塞的杏仁酥:“曹子建...“血腥味在齒間漫開,“你當我還是...抄《女誡》的小姑娘?“

雪地突然震顫,曹植用最后氣力翻過身將她護在懷中。這個姿勢與建安十五年暴雨夜完美重疊,只是此刻墜落的不是紫檀屏風,而是匈奴人的青銅箭雨。

“文姬...“他染血的手撫上她凍僵的唇,指尖在皸裂處勾畫當年未寫完的婚書,“你總說我...讀不懂《伯夷列傳》...“箭矢穿透胸膛的悶響中,他的笑聲混著血泡溢出,“其實那日...我在簡牘背面刻了...“

呼嘯的風雪吞沒了后半句。蔡琰感覺壓在身上的軀體突然沉重如青銅鼎,曹植的手仍固執地插在她發間,保持著為她擋箭時的姿勢。她摸索著捧住他凝固笑意的臉,觸到滿手冰晶——不知是雪粒還是他未落的淚。

“禮成三匝...“她貼著青白的唇呢喃,腕間冰蠶絲突然寸寸斷裂。染血的絲線在雪地上蜿蜒成“子建“字樣,恰如那年被他偷換成《鳳求凰》的《禮記》扉頁。

追兵的皮靴碾碎冰層時,蔡琰忽然笑出聲。她解下曹植蹀躞帶上最后的金扣,那是十年前被他磨成指環形狀的司空府印信。沾著兩人血的金屬卡入箭矢空洞,竟在雪地上投射出洛水波紋的光影。

“你看...“她將逐漸冰冷的頭顱按在肩窩,“你的《洛神賦》...“金扣墜地的脆響中,無數青銅風鈴的幻影自虛空浮現,“...在為我們合巹呢。“

箭雨破空的銳響突然轉向,匈奴人驚恐的呼喊里,蔡琰看見曹植的魂魄正自軀體中浮起。十二歲的少年穿著沾滿杏花粉的月白錦袍,朝她伸出結著冰蠶絲的手:“先生,該臨帖了...“

她笑著將斷箭刺入心口,朱砂痣爆開的血花中,建安三年的陽光忽然傾瀉而下。少年們未寫完的婚書在竹簡上暈染開來,暴雨夜被血污的《快雪時晴帖》重現人間,王羲之的“羲之頓首“旁,新鮮的血跡續寫著“與子成說“。

當第一縷晨曦穿透雪幕,追兵們只見冰面上糾纏的兩具軀體。女子心口的箭矢系著半枚螭紋佩,男子腕間青線纏著褪色發帶。他們凍僵的指節以當年共執狼毫的姿勢緊扣,積雪覆蓋的《快雪時晴帖》殘片上,血珠正順著“時“字的日字旁緩緩暈開,仿佛建安十五年的雨從未停歇。

8

冰蠶絲在月下泛著幽藍冷光,曹植的指尖突然痙攣。蔡琰望著他發青的指節,突然想起建安十五年那個暴雨夜——十六歲的世子也是這樣死死攥著半塊碎玉,任紫檀屏風砸在背上也不肯松手。

“你總說我讀不懂《伯夷列傳》。“曹植的呼吸帶著血沫,手指突然扣住她后頸,“那年我在太學翻爛的竹簡背面...刻的是...“

呼嘯的箭矢刺穿他未盡的話語。蔡琰感覺頸間一熱,曹植的喉結在她唇下急促滾動。這個姿勢與董祀婚宴那夜何其相似——少年從喜轎暗格里竄出,帶著酒氣的唇擦過她鎖骨新敷的胭脂。

“摸到了嗎?“她突然拽著曹植的手按向肋下。那里有道月牙狀的疤,是建安七年他醉酒跌落書閣時,為她擋下青銅燈臺的灼痕。“你總說這道疤像新月...“冰蠶絲突然勒進舊傷,“可它分明是你當年咬碎的杏仁酥...“

曹植渙散的瞳孔驟然緊縮。他染血的拇指撫過那道疤,突然發狠地咬住她耳垂。十二年前的驚蟄雨里,少年也是這樣叼著狼毫筆,將《鳳求凰》的墨跡蹭在她抄錄的《女誡》上。

雪地突然傳來鐵甲錚鳴。蔡琰反手抽出曹植蹀躞帶上的短刃,刀刃出鞘的剎那,她看見吞口處暗刻的“文“字——這正是建安九年失蹤的御賜佩劍。

“活成第十九拍...“曹植的額頭抵住她的,呼吸間盡是血腥氣,“就像那年...你續寫的《胡笳》...“他的手指突然插入她發髻,拽出半支白玉簪。簪頭斷裂處,赫然露出暗藏的毒刃。

蔡琰渾身劇震。這分明是建安十二年上巳節,她在洛水畔遺失的那支簪子。原來那日蘆葦叢中窺視的身影...

“三公子小心!“

熟悉的呼喊刺破風雪。蔡琰抬眼望見十丈外策馬而來的青衫身影,那人左腕纏著的,正是她當年贈予曹植的鮫綃發帶。電光石火間,往事如雪崩般傾覆——建安十四年的秋獵,正是這個叫阿檀的暗衛,替曹植擋下了致命一箭。

“活著...“曹植突然用盡氣力翻身,三支鳴鏑擦著他脊背沒入雪地。這個動作讓蔡琰看清他后背密密麻麻的舊箭疤,最深處那道十字傷痕,正是元初二年為救她留下的。

“你的《洛神賦》...“她突然撕開中衣,心口那道燙金傷痕竟在月光下泛出幽藍,“...在替我擋劫呢。“當年被曹植塞入懷中的詩稿,早已隨匈奴人的火把烙進血肉。

曹植的瞳孔猛地收縮。他沾血的手指撫上那道疤,突然發出破碎的笑聲:“原來...你早發現了...“指腹重重碾過燙金紋路,“那年你罰我抄的《列女傳》...每片竹簡背面都...“

利刃破空聲驟起。蔡琰本能地抱住曹植翻滾,箭矢擦過耳際的瞬間,她嗅到熟悉的沉水香——這是建安五年曹植親手為她調制的香粉,此刻竟混著血腥縈繞鼻端。

“禮成了...“曹植的手突然垂落,腕間冰蠶絲寸寸斷裂。染血的絲線在雪地蜿蜒,竟勾勒出《快雪時晴帖》的“時“字輪廓。蔡琰望著那個血色漢字,突然想起建安元年的初雪——七歲的曹植攥著她的手,在結冰的硯臺上刻下“死生契闊“。

追兵的火把照亮雪原時,蔡琰忽然笑了。她拔下心口暗藏的毒簪,簪尖刺入曹植頸側朱砂痣的剎那,十二年前的杏花突然在暴雪中綻放。少年們未寫完的婚書從虛空中浮現,被箭矢穿透的“子建“二字,正與《洛神賦》殘卷上的血漬重疊。

“你總說我像洛神...“她含住曹植冰冷的唇,毒液在齒間漫開,“可你分明...才是溺在水中的...“最后的呢喃消散在風里,建安三年的陽光穿透時空,照見竹簡背面新刻的婚書——“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习水县| 浙江省| 奇台县| 大同县| 黑山县| 南陵县| 方山县| 方山县| 万盛区| 辽宁省| 安龙县| 西乌| 安徽省| 驻马店市| 林周县| 浦江县| 夏邑县| 元谋县| 禄劝| 铁岭市| 邓州市| 闽清县| 增城市| 察隅县| 镇坪县| 水富县| 正宁县| 拉孜县| 会宁县| 龙井市| 中阳县| 汉阴县| 宽甸| 湘阴县| 乳山市| 濮阳市| 太仓市| 台湾省| 铜山县| 祁连县| 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