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一樁喜事,家族聯姻
- 種田仙族
- 江映寒
- 2415字
- 2025-05-28 16:59:32
夏去秋來,金風送爽。
漫山遍野的靈田如碧波蕩漾,靈稻搖曳,靈藥生香。
如今李氏宗族人人皆有一畝靈田,靈谷滿倉,靈泉潺潺,仙家氣象已顯。
昔日的小小李家村,如今已名震大乾,受仙朝冊封,躋身一品修仙世家之列!
【叮!】
【三千族人突破練氣境!獎勵:云雨術(呼風喚雨,滋養靈田)】
【八百族人筑基功成!獎勵:靈魚苗一萬尾】
【五百族人結丹大成!獎勵:結丹后期傀儡一具】
靈泉旁,數千座竹屋錯落有致,年輕修士們或吐納靈氣,或切磋術法,朝氣蓬勃。
更有族人拜入各大仙門,李氏威名,如日中天!
突然,李長庚識海中一道急促提示響起。
【族人李贏光于淵海禁地尋得蚊道人傳承!】
他眸光一凝,靈識掃過系統光幕。
畫面之中,淵海幽深,煞氣翻涌。
李贏光渾身浴血,左臂齊肩而斷,卻仍死死攥住一枚血色玉簡。
對面,蚊道人殘魂猙獰狂笑:“區區小輩,也敢覬覦本座傳承?今日便借你肉身重生!”
然而下一瞬,李贏光眼中狠色一閃,猛然捏碎一枚符箓!
“轟——”
血光炸裂,蚊道人的狂笑戛然而止,化作凄厲哀嚎:“不!本座謀劃千年,怎會……”
殘魂寸寸崩滅,傳承之地轟然坍塌!
李贏光踉蹌起身,收起玉簡與數件異寶,頭也不回地逃出淵海。
不久后,他回歸族中,將所得盡數獻于老祖。
李長庚目光落在那塊布滿玄奧紋路的陣紋石上,指尖輕撫,眸中精光閃爍。
“退下吧。”
祠堂大門無風自閉,他盤膝而坐,一滴精血滴落石上。
“嗡——”
陣紋石震顫,靈力如絲如縷纏繞而上,祭煉開始!
三日之后。
“咔嚓!”
陣紋石外殼剝落,竟化作一塊晶瑩琥珀,流光溢彩!
李長庚毫不猶豫,將其納入眉心。
“轟!”
磅礴記憶如洪流沖刷識海,他的靈識瞬間暴漲,如潮水般向四方蔓延——
十里鄉、太平縣、滄州城……直至大乾都城!
市井喧囂、宗門秘議、朝堂博弈……皆可入目窺見。
突然,一道凌厲靈識反向探來!
“何方高人窺視?!”
李長庚冷哼一聲,靈識化劍,直斬而去!
“噗——”
天京都城,將軍府內,楊萬里悶哼一聲,嘴角溢血,卻反而大笑:“好!竟能傷我靈識,必是高人!”
楊萬里服用了一顆二品回靈丹,恢復靈力。
他正要再戰,忽見小女兒楊清玥猛地推開書房雕花木門,裙裾帶起一陣急促的風,眼眶微紅卻倔強地揚起下巴:
“爹!女兒寧死也不嫁那個浪蕩子!”
楊萬里眉間溝壑更深:“胡鬧!兩家婚約已定,豈容你兒戲!”
少女纖指緊攥著衣角,貝齒將下唇咬得發白。
忽然,她從貼身的香囊里取出一枚瑩潤玉佩,捧到父親面前時,指尖都在微微發顫:
“那日……那日在落霞峰下,李公子親手將這玉佩系在女兒腕上……”
淚珠倏然滾落,在玉佩上濺開細碎的光。
“他說待玄陰宗事了,便……便來提親的。可都過去這么久了,女兒若再等下去……”
“李狂草?”
楊萬里瞳孔驟縮,茶盞“咔”地磕在案幾上,“就是那個從小山村走出來的窮小子!”
“我不同意!”
“爹!”
楊清玥突然抬頭,眸中燃起灼人的光,“中州群英大比那日,他以驚世之姿,一劍斬盡諸多天驕!他已今非昔比,早不是吳下阿蒙!”
她拽住父親衣袖的指尖發白,“女兒這輩子……再不會為第二個人動心了!”
楊萬里望著女兒袖口繡的纏枝蓮紋。
那還是她及笄時她娘親生前手繡的。
窗外樹影婆娑,楊萬里沉吟良久,終是嘆息:“罷了……為父送你入玄陰宗。”
……
玄陰宗,內院。
貴為宗門圣子的李狂草正盤坐蒲團上,玄陰之氣繚繞周身。
忽然,院門被推開,一名青衫少女踉蹌闖入,笑容燦爛:“師兄!告訴你件好事,師尊已將我許配給你了!”
李狂草睜眼,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冷臉,淡淡開口回絕:“齊師妹,請回吧。我已說過很多次了,我有心儀之人。”
忽的,少女眼眶驟紅:“為什么?我有哪點比不上她?師兄,你……你竟如此絕情?!”
劍光乍起,少女含淚御劍而去。
李狂草默然片刻,終是閉目,繼續修煉。
李家村。
李長庚與族中棋圣李夏,正對弈亭中。
一子落定,李夏苦笑認輸:“老祖棋藝,孫兒望塵莫及。”
李長庚拂袖輕笑:“棋如人生,落子無悔。你今日心不靜。”
李夏深吸一口氣,忽然向遠處招手。
一名窈窕女子緩步而來,盈盈一禮。
“老祖,孫兒欲娶柳家女,但其叔父……”
李長庚哈哈一笑:“罷了,老夫親自走一遭。”
多日后,兩家協商,選個黃道吉日,聯姻。
李家村張燈結彩,紅綢從村口一直鋪到祠堂。
李夏身著大紅喜袍,騎著高頭白馬,領著八抬大轎的迎親隊伍,吹吹打打往柳家村去。
村中老幼皆出門相送,幾個總角小兒追著花轎跑,被長輩笑罵著拽了回去。
柳家村那頭,柳素正對鏡梳妝。
母親含著淚為她戴上鎏金鳳冠,父親將祖傳的羊脂玉鐲輕輕套在她腕上。
村中女眷們幫著系上繡著并蒂蓮的嫁衣,又在她鴉青發間簪上新摘的紅梅。
銅鏡里映出她羞紅的臉龐,比那梅花還要嬌艷幾分。
兩村之間的山路上,歡快的嗩吶聲遠遠傳來。
柳家村的曬谷場上已擺開流水席,新釀的靈酒香氣飄出老遠。
幾個頑童爬上村口的老槐樹,遠遠望見李家迎親的隊伍轉過山坳,立即扯著嗓子報信:“姑爺來啦!”
柳家村口人頭攢動。
李夏勒馬停駐,身后鼓樂稍歇,他整了整衣冠,翻身下馬,朝柳家眾人拱手行禮。
柳家族長捋須含笑,側身讓出一條道來。
柳家正堂內,紅燭高燃,柳素已蒙上蓋頭,端坐于閨房之中。
李夏在眾人簇擁下踏入內院,依照禮數向岳父岳母叩首敬茶。
待得吉時已至,喜娘攙著柳素緩步而出,大紅嫁衣曳地,金線繡紋在日光下熠熠生輝。
兩村老少圍在院外,瞧著新人拜別高堂。
柳母眼眶微紅,將女兒的手交到李夏掌中,低聲道:“素兒性子柔,姑爺多擔待。”
李夏鄭重應下,握緊柳素指尖,引她登上花轎。
回程路上,鼓樂再起,比來時更添幾分喜慶。
李家村那頭早已備好喜宴,孩童們嬉笑著追著花轎跑。
待新人入祠堂行過三拜之禮,宴席便熱熱鬧鬧地開了。
酒過三巡,李夏被灌得微醺,好不容易才脫身回到新房。
屋內紅燭搖曳,柳素仍端坐床沿,蓋頭未掀。
他深吸一口氣,拿起喜秤,輕輕挑開紅綢。
燭光下,柳素低垂的眉眼如畫,頰邊一抹胭脂更襯得肌膚勝雪。
四目相對,她羞赧垂首,他卻笑了:“娘子,此后余生,請多指教。”
窗外,不知是誰起了頭,村中少年少女們唱起了賀喜的調子,伴著夜風,飄向遠處的山巒。
這一夜,李家村燈火通明,直至東方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