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滿頭大汗,看祁家強的眼神也都變了。
從芯片的設計到制造,到測試、封裝,其中設計講的最多。
‘扳指盤’芯片使用的是異架構。
從底層指令,到各個子模塊之間的接口規范,再到通信協議和標準,這些和現有的都不同。
之所以如此設計,目的就是為了和現有體系進行隔離,確保足夠的安全性。
底層指令和架構都不同,黑客黑個錘子!
他自己的電腦就是這么干的,這也是他電腦無法被破解的原因。
祁家強考慮到現有芯片國內只能制造5納米,為了能有更多的算力,他順帶手優化了芯片疊加工藝,芯片算力提高百分之五十,能耗減少百分之三十。
就這一點,這些人就心服口服。
芯片!
祁家強講課講了兩天,之后又講了一天的‘扳指盤’其他零配件的制造工藝和組裝工藝。
接著又講了兩天軟件相關的內容。
‘扳指盤’的軟件開發同樣是九個團隊,其中就有燕京理工計算機學院院長孫小雷帶的團隊和總裝備發展部計算機與電子信息研究院院長楊齊明帶的團隊。
說來也搞笑。
這兩個團隊是知道祁家強底細的,可其他七個團隊不知道。
可這兩個團隊裝著不知道,一路吃瓜,看其他七個團隊的笑話。
基于芯片的異架構,從最底層的指令、指令集,到匯編語言、C語言都有差異。
簡單說,整個體系,祁家強重新搞了一套。
雖說這么搞有些麻煩,兼容性差了些,但貴在安全。
在祁家強看來,安全才是最重要的,特別是‘腦機’這些工具。
如果這些輕易就被黑客拿下了,后果很嚴重。
……
4/25,農歷三月初九。
機電學院辦公樓頂樓辦公室。
下午一點,吃了午飯,祁家強坐在電腦前忙的飛起。
這幾天,芯片、軟件、和其他零配件穩步推進中,就釤釹電磁感應傳感器狀況不斷。
芯片講課才過去五天時間,芯片已經完成了流片,今天就能完成測試封裝。
軟件雖說最后才講的課,但完成的速度是最快的。
就是人多!
九個團隊,直接參與的人數超過了一萬,間接參與的人數超過了五十萬。
之所以能這么快,關鍵還是祁家強給的任務夠明確,按部就班的寫代碼、測試就行了。
按照現在的進度,下午三點之前就能完成。
至于其他零部件,如電池、不同材質框架等這些,在祁家強講完課的第二天下午就完成了。
最麻煩的也就釤釹合金的合成制備。
總是失敗,優化了很多次都沒成功。
九個團隊用了一個星期,最后一天,祁家強全程跟進才算成功。
按照測試的參數,雖說靈敏度差了點,但勉強能夠用在‘扳指盤’上,相對的,用在雷達上,那就綽綽有余了。
就他知道的,研究雷達相關的部門已經找上了陳主任,叫著喊著要讓陳主任把釤釹電磁感應傳感器交出來。
再加上其他幾個項目,講完課的這兩天,祁家強就沒閑的時候,看書都要擠時間。
他這兩天沒少敲鍵盤,不管怎么說,‘扳指盤’軟件系統的核心代碼還是要他自己來寫。
一來是為了保密,二來他也放心。
此時此刻,祁家強正在寫軟件系統核心代碼,速度快的話,今天就能可能見到完整的‘扳指盤’,明天他就能使用了。
一個小時過去,核心代碼寫完,且完成了測試。
祁家強想著休息一會兒,電腦響了一下。
一看!
項目有了更新,九個團隊的軟件任務全部完成,芯片、釤釹電磁感應傳感器也都完成了,且在送來的路上。
“這速度夠快!”祁家強笑著開始整合軟件系統。
有學校算力中心算力的支持,整合、測試的過程跑的飛快,只過了一個小時,軟件系統齊活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
敲門聲響起!
接著,辦公室門被推開了。
一起進來的有趙凱、陳偉、吳軍、范大勇、夏鳴、劉偉、孫小雷、楊齊明、楊帆、秦文武。
陳偉手中提著一個箱子,其他人手中提著筆記本電腦等各種測試設備和相關物品。
“祁總指導!按照你的要求,我一共帶來三套零部件。”陳偉滿臉的笑容。
他太興奮了!
本來計劃大干一個月的,沒想到一個星期差不多就成了。
現在就看最后的組裝、測試了。
在他看來,就算‘扳指盤’組裝、測試失敗了,也沒什么,因為使用了釤釹電磁感應傳感器的雷達已經組裝、測試成功了。
就如祁家強在開發計劃書中寫了,使用了釤釹電磁感應傳感器的雷達,探測的精度提高了一個數量級。
能夠探測十公里外的蚊子。
要說缺點,就是太耗算力了。
至于探測距離,用在地基遠程預警雷達上,探測距離突破了4萬公里。
按照陸、海、空、火箭四位觀察員的說法,不管‘扳指盤’能不能成,都要以‘祁家強’為中心打造技術攻關科研團隊。
要說最讓他印象深刻的,當屬昨天。
從早八點到晚八點,祁家強一個人遠程指導九個科研團隊猛攻‘釤釹合金’,就這一天,九個團隊嘗試了一百種合成工藝。
好在最后成了。
祁家強起身,“行!我現在就來組裝,軟件系統也搞定了,組裝好就能做成品測試了?!?
聽這話,眾人都很興奮。
開始布置現場,桌面鋪靜電皮的,地面鋪靜電地毯的,換靜電鞋、戴手環等等。
準備工作做好,祁家強才從陳偉手中接過箱子,他小心翼翼的打開。
這時候,劉偉戴好裝備湊了過來,恭恭敬敬的,“總指導!我來給你打下手?”
“好!”
“感謝!”劉偉滿臉笑容。
此時,他對祁家強可謂是心服口服,應該說九個團隊所有成員都是心服口服。
他們一百多號核心人員,再加外圍的,人數一共超過了三千人,忙了六天,遲遲沒能成功。
雖說祁家強給的技術方案有些遐思,但大方向沒錯。
就這樣,最后還是祁家強跟了一天,解決的難題。
也就這一天的接觸,他們知道和祁家強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說實話,他們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