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劍道
- 萬古仙尊,從轉世積點數開始
- 顛倒的星辰
- 2125字
- 2025-07-21 12:00:00
清溪峰禁飛,而藏經閣卻藏在,西側一處懸崖峭壁中。
李陽明仰首望去,洞府正處在百丈高仞壁正中間,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盤坐洞口,如老松盤石。
見有人至此,老者眼也不睜,漫不經心道:“此間乃是重地,速速退去。”
李陽明亮出手中云霞令,激發出一道道彩云。
他略有忐忑,沒想到竟是一位筑基真人親自坐鎮藏經閣。
也不知道手中的令牌管不管用。
那筑基老者,這才睜開眼,目光如電,將李陽明上下內外掃了一番。
他感覺被一股無形視光,看了個通透,這種不適激的他身體猛然一振。
“姓葉?”老者輕輕頷首,問道。
“呼——!”李陽明從未遇到過如此無禮的筑基,但幸好他早有防范,這才沒露出問題。
他拱手作揖:“在下葉朝明?!?
“已經是朝字輩了嗎……時光不饒人吶?!?
白發老者目光悠長,略有感懷,“即有云霞丫頭的令牌,可入內任選功法或術法,去罷?!?
說罷,李陽明眼中天地陡然一晃,轉眼間已落在洞口。
他又行了一禮,踏步進入其中。
四個時辰后。
李陽明走出,神情恍惚。
白發筑基見怪不怪,反而問道:“既已選好,還不離去。”
“晚輩有一事不明,望長輩解惑。”李陽明忽正神色,恭敬企問。
那老者卻搖搖頭,揮手將他送至涯底:
“功法皆是前人創,你生何惑,要何解?吾不過一冢中枯骨,又能有何答?
去罷……你們如此年輕,答案應該由你們交給吾。”
“謝長輩教誨!”李陽明深深鞠了一躬,提步離去。
白發老者,輕捋胡須,口中喃喃:
“法力化劍,劍氣作法,那到底練的是劍還是法?證的是古位,還是新位,吾實不知矣。
可哪怕如今,靈劍圣宗終究是稱靈,而非劍!”
————
葉家藏經閣內嵌陣法,通道擁有無窮變化,可根據想修的靈氣之屬挑選自己的路。
而李陽明入內時,便感覺到一股吸引力,若有若無的引誘他。
順著方向前去,他看到了三本功法漂浮于洞府內,上前閱看,卻皆名《日月星光決》。
正疑惑,葉家竟會做如此濫竽充數之舉,陡然看到前方石壁上,刻有介紹文字。
上書道,三本皆是同一功法,分三品,四品與五品,望量力而行。
他各自用輪回書測定,發現三本的確皆可修,唯有門檻和加成有差距。
但李陽明有心挑選更好的功法,又在洞中尋了許久。
但其它的不是單一的月劍,星劍,日劍,就是水木土屬的功法,以及劍法。
雖有些品階高達六品,而單一劍法的加成更是足足有十余點數。
只不過代價也極大,法力的恢復,修行速度甚至比不上三品普通功法。
仿佛此類功法一切只是為了勝。
李陽明最終沒有找不到,比五品的《日月星光訣》更加適合他的功法。
在輕而易舉的散功后,花費二十五點學習到手。
他依依不舍的放下五品的《虛實劍典》,忽然,看著眼前沒有消失提示。
【是否花費二十九點數學習】
他瞳孔猛然收縮,嘴巴無意識的張開,剛想確認,陡然記起自己已經散功。
當即懷著激動的心情,汲取蘊藏在山中的日月星靈氣,由于量太過稀少,足足花費了三個時辰,才勉強修成。
再看去,那行提示仍舊沒有消失,李陽明欣喜若狂,立刻學下《虛實劍典》。
他注意到,與之前不同了,多了兩條注解。
【虛實劍典:五品劍法。
引劍靈,蘊劍招,藏法納氣;故滌蕩純靈,法即是劍,劍即是法。
每次最少消耗14行動點,小成7點,大成4點,點數投入越多,修行與恢復越快,小成上限24點
注:對劍類法術,產生判定+13
注:若同修靈功,將轉為劍氣鍛靈,令法力化為劍形同存
注:鍛靈即鍛意】
他一時間,看的迷迷糊糊,不明白其中真意,跌跌撞撞走到了洞口。
剛開口請教,卻已至崖底。
————
回到竹樓中,李陽明沒有絲毫停留,開始嘗試所謂的鍛靈。
引氣入體,煉氣化法,便已然是一套完整的修行。
然而鍛靈則需要將煉化靈氣形成的法力,繼續引入劍靈氣,錘鍛出劍形,便擁有了加成。
但這其中的難度,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畢竟法力是法力,靈氣是靈氣,二者差距可以說木頭如同鉆石的差距,且一者無序,一者有主。
而先將靈氣引入體,煉化成法力,再引劍氣,既會破壞被原本靈氣,法力潛移默化下造就的軀體。
如此一來,不僅修為難以寸進,甚至還會倒退,自身也將受到傷害。
李陽明初次嘗試,就覺得奇難無比,二者完全是沖突的。
這時他突然想到,為什么煉體的玉質靈氣,就不會影響煉氣修為。
他原以為煉體跟煉氣兩者方向不同,影響不到也正常,畢竟兩者的法力,初時并不相容。
只是在潛移默化下,才變得并無兩樣。
“難道玉質靈氣特殊嗎?”
要說特殊的確特殊,畢竟是靈物所產,價值極高??蓲伻ミ@些人為外加的價值,靈氣應該就是靈氣,但結果并不是如此,玉質靈氣就是特殊。
實際上,劍靈氣也極為特殊,實為金或木屬靈氣,卻因生于劍上,就自然而然化成劍靈氣,簡直不講道理。
李陽明弄不明白,感覺仿佛是天地間的規則便是這樣。
同樣也一時半會,修不明白。
好在,他自帶一位好老師。
“輪回書,讓我看你的極限!”
……
……
劍法獨特的高加成,令李陽明十分眼饞。
若能同修,再輔以一把黃階極品的法劍,施展出配套的劍術,威力定極為不俗。
斗法上,借用法器的修士,雖法力消耗少,卻沒有一鼎定音的絕對實力,
且法器珍貴,易損耗,斗起法來真是入不敷出。
但劍道不同,各種加持下,以至于斗起法來,幾乎沒有敵手,除非被對方絕對的實力碾壓。
以前李陽明還看不上借用法器的行為,但在渾南戰場上,用過云輪月劍術后,便改變了想法。
今日他再回望第一世,靈明竹山上,那兩柄法劍的擊鳴。
才明白,大宗不愧是大宗,選擇何其正確。
他當真是越過一山,仍見一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