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大學建設的同時,人才挖掘工作也在持續進行,埃羅尼莫對這些人才表示歡迎,并將他們安置到了合適的崗位上。
以弗朗西斯·羅納斯為核心成立的弗朗西斯電子公司在莫雷利亞立足。
“這是1816年制造的?”埃羅尼莫純粹的感嘆讓弗朗西斯得意地笑著回答:“是的,殿下。我詳細給您解釋。”他拿來了以前制作的裝置,這個裝置雖為初期產品,卻具備在8英里距離內傳輸電信號的功能。
弗朗西斯的發明確實能運作,但有很多改進空間。“原來是通過旋轉刻有文字的圓盤來傳遞信息。”埃羅尼莫說。“是的,殿下。當轉盤指向想要的字母時,接通電線,接收方就能記錄下轉盤顯示的字母。”這一方式頗具創意,卻效率低下且容易故障,而且用玻璃管包裹電線的方式也耗費了不少成本。
埃羅尼莫心想:“如果把利用靜電的方式改為電磁感應,再用摩爾斯電碼發送接收信息,就能成為我所知的電報了。”1799年意大利物理學家亞歷山德羅·伏打研發的最早電池,讓這一切有了可能。
“正如我在信中所說,我對電報也有一些想法,你聽說過電池嗎?”埃羅尼莫問。“聽說過,殿下,是通過化學反應產生電能的裝置吧,您打算把它用在電報上?”弗朗西斯回應。“沒錯,這樣就能用其他方式傳輸電信號了。”埃羅尼莫向弗朗西斯解釋了電磁感應的思路,“可以用長短信號組合來表示字母,比如一個短信號代表‘A’,一個長信號代表‘B’,用這種方式給西班牙語字母和數字等各種字符編碼。”
“這意味著為每個字母設計獨特的信號組合,真是極具創新性的想法,殿下。”弗朗西斯贊嘆道。“你過獎了,你的任務就是改進你的發明,把我的想法變成現實,能做到嗎?”“能,殿下,您的想法很具體,應該只要做出來就行。”弗朗西斯一臉急切,恨不得馬上做出改進版的電報機。“我會盡快弄到銅線和電池,你先把編碼體系完成。”因為前世沒背過摩爾斯電碼,埃羅尼莫得重新設計。“殿下,這個編碼體系叫‘伊圖爾維德碼’怎么樣?其實這是您想出來的。”“好,就這么定。”電報系統會在多個領域大有用途,初期雖因成本高無法全國鋪設,但在政府機關、軍隊、鐵路、金融等特定領域,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埃羅尼莫收到了英國雷吉納德·格林菲爾德關于重要人物挖掘結果的信,信中說此人要親自來確認情況后再做決定,這個人就是約翰·愛立信。埃里克森是約瑟夫·洛克介紹的,當時埃羅尼莫想造使用蒸汽動力的船,詢問有沒有認識的技術人員,洛克便推薦了他。
“約瑟夫,你和他交情很深嗎?”“不算至交,但在英國時聊過很多,也常聊蒸汽動力艦船。”之后,約瑟夫·洛克為了拜訪老友并協助挖掘愛立信,乘坐火車橫跨墨西哥。
31歲的約翰·愛立信出生于瑞典,后移居英國,相貌堂堂。他看到埃羅尼莫等人的服飾,似乎猜到了他們的身份,大步走了過來。“殿下,很榮幸見到您,我是約翰·愛立信。”“歡迎,遠道而來辛苦了,這位你也認識吧?”“認識,約瑟夫。”愛立信轉向洛克,“聽說你去了墨西哥帝國,沒想到在這里見到你,我一直好奇墨西哥帝國皇太子殿下怎么會知道我,原來是你推薦的。”“對,我想起雷因希爾試驗時和你聊過天,很高興再次見到你。”雷因希爾試驗是英國舉辦的利物浦至曼徹斯特段鐵路機車競賽,愛立信設計的“新奇號”參賽,喬治·斯蒂芬森和約瑟夫·洛克造的“火箭號”奪冠,參賽技術人員間有過交流。
“好了,寒暄完了,帶你去看你想看的東西。”埃羅尼莫為挖掘愛立信提出的計劃如下:第一,打算量產蒸汽船;第二,正在建設帶有蒸汽船專用碼頭的大型造船廠;第三,計劃提供蒸汽起重機、蒸汽錘、軋鋼機械、車床和鉆孔機械等最新設備,用于蒸汽船建造。
埃羅尼莫先帶愛立信去了造船廠施工現場,“造船廠規模很大啊。”“整體規模大,每個碼頭都留了充足空間放置各種設備,仔細看,地面還做了固定蒸汽起重機的裝置。”因還在建設中,沒太多可看的,埃羅尼莫又帶他去了倉庫,那里存放著造船廠完工后要安裝到碼頭上的設備。“洛克,你來介紹。”“好的,殿下。愛立信,先看蒸汽起重機,你看了會驚訝的。”這些設備都由洛克精密機械制造,所以讓社長洛克來介紹。
愛立信操作蒸汽驅動的起重機時,臉上露出了見識新世界的表情,他還逐一查看了蒸汽錘、軋鋼機械、車床、鉆孔機械等各種最新設備,剛到墨西哥沒顧上吃飯,就在倉庫里擺弄設備幾個小時的愛立信感慨道:“太厲害了,全都超出預期。”
用餐時,愛立信向約瑟夫·洛克打聽在墨西哥帝國的生活,吃完飯時他做了決定:“我想挑戰制作蒸汽船。”
“好,我會成立公司,但可惜是國有企業,不能像洛克公司那樣用你的名字命名,沒問題吧?”“有點遺憾,但沒關系。”
這家造船廠本就是海軍下單的政府設施,埃羅尼莫提議成立國有企業,政府持股70%,他自己占28%,約翰·愛立信占2%,公司名稱定為簡單又有意義的“墨西哥造船公司”。
從西班牙帶來的50名造船技術人員也隸屬于這家公司。約翰·愛立信決定返回英國,為移居墨西哥帝國做準備。
1835年1月,墨西哥帝國皇家大學的施工正式啟動。盡管正值寒冬,但天氣尚未達到無法施工的程度。埃羅尼莫心想:“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熱,氣候倒是不錯。”畢竟1月的體感平均溫度約15攝氏度,與此時節平均氣溫已降至零度以下的首爾截然不同。
“殿下,我們將按計劃先動工工學部大樓。”
“好,設計很合我意,就按這個方案好好施工。”
“是,殿下。”
作為綜合性大學,校方并未打算一次性建成所有建筑后再開學。事實上,先以一兩棟建筑起步,待資金募集后再增建新樓,是包括現代大學在內的普遍做法。該項目雖資金充裕,無需為籌錢發愁,但時間成了最大難題。埃羅尼莫估算:“要完成如此大規模大學的整體設計并動工,至少得一年以上。”于是,他先敲定了建筑與設施的布局及設計風格,著手設計首批建設的工學部、宿舍樓、禮拜堂和圖書館4棟建筑,工程在達米安的指揮下正式展開。
看著施工現場逐漸成型,埃羅尼莫內心倍感震撼。他雖親臨現場,但除了指出安全問題、優化作業動線外,并無太多具體事務可做。“還記得在薩克拉門托時,我還親自拿鋸子加工木材,現在已經有這么多能負責現場指揮的建筑師了。”他感慨道。
迭戈聞言回應:“哈哈,當時我們也很驚訝,完全沒想到皇太子殿下會親自示范鋸木呢。”
將工學部列為優先建設對象,是埃羅尼莫基于現實需求的選擇。他深知文學、哲學、藝術、科學、數學、經濟學等諸多學科同樣重要,也計劃逐步設立相關學院,但當下正值工業革命與發明創造的時代,“若不盡快增強國力,恐將陷入險境”。機械、土木、船舶、化學、電氣、金屬、軍事等領域的工程人才尤為緊缺,眼下挖掘的人才中大部分都是技術人員,這更凸顯了工學部的優先地位。
盡管不舍得離開施工現場,但埃羅尼莫明白還有與大學建設同等重要且緊急的事務亟待處理。“迭戈,我們回墨西哥城吧。”他最終決定將工地事務交給達米安,自己著手推進下一項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