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債市,穩定之錨(《復旦金融評論》第18期)
- 魏尚進主編
- 3字
- 2025-05-15 16:31:59
政策 POLICY
柜臺債券市場

債市規模大,個人直接參與少
中國債市規模大于股市規模。截至2023年末,A股總流通市值為77萬億元;債券市場規模為158萬億元。
而當前債券投資主要是通過場外市場(OTC市場)進行交易,參與者大多是金融機構(見圖1)。

個人間接投資債市
為減少債券違約的風險、維護市場秩序和保護投資者利益,監管政策對個人直接買賣債券的渠道和品種有所限制。
個人通過銀行理財、保險資金、證券公司等間接參與債券投資,占理財產品配置的58.3%(見圖2)。

個人投資新選擇
繼2016年銀行間債券市場首次向個人開放,2024年5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銀行間債券市場柜臺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正式實施,將柜臺債券品種擴容(見表1)。

當前,股票和基金波動較大、存款利率下行、理財產品收益不穩定。相較而言,柜臺債券能夠滿足低風險穩健投資需求。
第一,柜臺債券通常起投金額較小,個人投資者也能參與債券投資,實現資產的多元化配置。
第二,債券屬于固定收益產品,政府債券兼具資產安全性和流動性,投資收益較存款有一定的優勢。提供低風險投資選擇,幫助投資者實現風險和收益的平衡。
第三,個人直接購買債券,省去了傳統通過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購買時可能產生的中間費用,如管理費、托管費等,“無中間商賺差價”,降低了個人投資成本,提高了投資收益。
第四,交易時間內可自由買賣債券,有利于資金快速流轉。
發展柜臺債市場,有望緩解“資產荒”
第一,風險分散。柜臺債擴容提供了更多的債券選擇,有助于投資者進行風險分散,減少集中追逐少數資產造成的“資產荒”問題。
第二,提供更多優質資產。柜臺債擴容通過增加債券供給,為市場提供了更多優質資產,有助于緩解資金過剩而優質資產稀缺的“資產荒”局面。
第三,支持實體經濟。柜臺債擴容有助于將儲蓄高效轉化為債券投資,支持實體經濟部門的發展,從而可能緩解資金在金融系統內部空轉的現象。
第四,增強市場透明度。隨著柜臺債擴容,預計會有更多的信息披露和市場教育,提高投資者對債券市場的了解和參與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