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一田二主
- 不管了,成漢也是漢,興漢!
- 材官校尉
- 2071字
- 2025-08-09 02:22:48
和平年代里,任何沒有流血的變法,都是書生不切實際幻想。
尤其涉及土地、稅制這種巨大利益的,變法者不為千夫所指,那只能說明變法不到位,沒有觸及痼疾的根本。
而從國家永佃制的設(shè)計上就可以看出來,如果劉麟要想推廣這一土制,那他所要面臨的阻力,是遠(yuǎn)遠(yuǎn)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后世的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的。
因為這個土制一旦推及開來,那高門士族那些既得利益者,就不再是握有大量土地所有權(quán)的地主。
而是只擁有大量土地使用權(quán)的高等佃戶!
國土之內(nèi),唯一的“地主”主體,就只有以皇帝為首的朝廷!
如果劉麟不趁著亂世,手持斧鉞口含天憲,將這一土地制度隨著兵鋒與殺戮推及下去。
那天下底定之后,再想推行這種觸怒整個地主階級的土制,劉麟只能說一句,不想落水暴斃,全族夷滅的話,還是趕緊洗洗睡吧。
須知高門士族中,不乏郗鑒、溫嶠、謝安這種才能高絕者!
他們領(lǐng)悟到個中關(guān)節(jié)后,怎能不抵死反抗!
原本歷史線上,試圖推進(jìn)這一土制的賈似道,就是因為威脅到了早就織成羅網(wǎng)的大地主階級的利益,被處處掣肘,難以推進(jìn)。
再加上賈似道的個人能力和道德心術(shù)問題,公田法最后從理論落到實地時,竟然成了加速南宋滅亡的亂法。
只不過,所有的社會問題,本質(zhì)上都是人的問題。
只要能解決人,那問題自然好解決了許多。
賈似道解決不了南宋末年時,那些牢牢抱成一團(tuán)的大地主階級,并不意味著,劉麟解決不了如今亂世里,那群只顧清談內(nèi)斗的高門士族!
...
“所以說,只要能整出荒地來,便可由公廨直接登記造冊,三十年或六十年內(nèi)的耕種權(quán)歸你們,所有權(quán)歸公廨,這樣一來,你們不用擔(dān)心被任何大姓富戶掠奪,也不必?fù)?dān)心苛捐雜稅。”
劉麟對著這三個里長一點點地解釋著。
但看三人的表情。
嗯,沒一個聽明白的。
“算了,你們就先按我劃定的地方,帶著青壯去整地吧,不過動作要快些!等過幾天我的人到了湯丹,可就要動手開礦了。”
劉麟無奈,這三個生夷出身的里長,還是年齡大了些,思維轉(zhuǎn)變起來有些困難。
目送三人離開,一直沉默旁觀,為劉麟做背景板的霍彪忽然開口道:“主公,可是想將這一田二主推廣到南中抑或是……天下?”
“嗯。”
劉麟點頭,直接認(rèn)下。
霍彪為霍氏之主,還是興古太守,雖然不是專擅于治政,但積年累月下來,基本的眼光視野還是有的。
“主公...此事...是否要再考慮考慮”
劉麟側(cè)首,看了眼霍彪,笑著道:“霍將軍何出此言?”
霍彪有些猶豫。
他不知道以自己南中大姓的身份,該不該避嫌,免得話說的不對,在劉麟心中留下什么芥蒂。
“霍將軍有話直說便可。”
劉麟無所謂道:“無非是將南中大姓的耕地全部收繳置換,然后為南中大姓所惡,政令為其所曲,例令為其所阻,甚至逼得急了,還會有宵小之輩刺殺...”
“主公!”
霍彪連撫髯都顧不上了,整個人急的直起了身子,劉麟說的這些,就是他擔(dān)憂的!
如果真的要在南中推廣一田二主,那就意味著要收繳大姓的耕地,從他們桌案上奪食!
甚至都不能說是奪食了,這直接就是要撬走大姓的根基!
“霍將軍勿憂。”
劉麟隨口應(yīng)了幾句,但根本說服不了霍彪,因為在霍彪看來,這完全沒必要啊!
現(xiàn)有的占田制縫縫補(bǔ)補(bǔ),已經(jīng)足夠劉麟立足南中,練兵屯糧,北上奪權(quán)了!
何必如此費(fèi)力不討好,去得罪那一眾的大姓。
“霍將軍可知,當(dāng)今天下,是誰人之天下?”
聽到劉麟這么沒頭沒腦地問了一句,霍彪微微一怔。
“漢家...”
“哈哈,霍將軍,早就說了,我等執(zhí)政之基調(diào),乃是務(wù)實,腳踏實地。”
劉麟笑著拍了拍霍彪。
自己這漢室還窩在山溝的礦上呢,談什么漢家之天下。
“晉室?”
“非也。”
“匈奴?”
“非也。”
“......士族。”
見霍彪作此回答,劉麟斂去了笑容:“如今之天下,并非他人之天下,正是士族之天下!”
“一則,門地二品,這些士族一出生便被定為上品,無需才能過人,只需平穩(wěn)及冠,便可身領(lǐng)高位,尸位素餐,擠得寒門庶民難有上升之途!”
“二則,占田制錯漏百出,士族高門收占良田山林,大興莊園,壟斷土地,逼得百姓無地可耕!”
“三則,八議入律,刑不上士族,罰不及高門,甚至那些膏腴子弟殺人只需免官,于律法面前已是高庶民一等!”
“如果我不能將此類事斷絕,那即便我重立社稷,再興漢室,也只不過換一批臺前之人罷了。”
聽著劉麟的話,霍彪漸漸沉默。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高門華閱,有世及之榮,庶姓寒人,無進(jìn)退之路!
劉麟說的,其實就是這個時代的最大的社會矛盾。
士庶對立。
如果劉麟不將士族和他們賴以繁榮的土制革除,那即便他再興了漢室,也會被綁架走整個社會上升渠道。
“主公所求,是何等之天下。”
聽到霍彪的問話,劉麟思索片刻后篤定的答道。
“耕有其田,居有其屋,學(xué)有所教,勞有所得。”
“良家可因軍功而封侯拜相,可因能力使天子降階,羽林垂首。”
“庶民可因才學(xué)而入朝輔政,可因文華而入列三公,名載史冊。”
“可....如此一來,主公要面臨之大敵,并非只有李雄、劉曜、劉聰、石勒、司馬睿等人....還有士族高門啊!”
霍彪苦澀:“這便是與半個天下敵對啊!”
“吾不欲摧眉折腰事腌臜!只有如此之漢室,而非另一個為士族所掌控之晉室,才當(dāng)?shù)蒙衔崤c將軍再興之!”
望著公廨外喜氣洋溢的新編之民,劉麟低聲道:“也正是因此,我才需要一個大姓被制服、土地、財政和權(quán)柄全部握在自己手中的南中,更需要一支出身底層且忠心于我的仁義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