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應了?
李長青心中直呼不敢相信,李承乾居然會答應他這么離譜的要求。
要知道他的身份,可是見不得光的,絕對不允許任何人知曉他和太子長得一模一樣。
不過很快,他就明白了。
李承乾定然是打算找一個從未見過他長相的美人,送進宜春北苑后,就不打算讓這美人活著出去。
“謝殿下!”
想通了之后,李長青連忙千恩萬謝。
有個美人陪伴,倒也美滋滋。
“嗯。”
李承乾頷首,徑直離開了宜春北苑。
回到宮中沐浴一番之后,便招來了賀蘭楚石。
“卑職參見太子殿下。”
賀蘭楚石,身材魁梧,武力勇猛。
侯君集的女婿,同時也是李承乾的心腹之一。
目前任職東宮千牛。
李承乾坐在桌案前,一手拿著這些天李世民已經批閱的奏折備份細細查看,一邊自顧自的給自己斟了一杯酒,頭也不抬的說道:
“那日城外之人的來歷,調查清楚了嗎?與魏王又有何恩怨?”
賀蘭楚石躬身道:“回稟殿下,卑職查到那人月初進入長安,具體來歷尚在調查。”
“前不久,他賣了一袋精鹽給胡商,隨后便在賞碧閣被魏王府的人抓走。”
“據魏王府的眼線推測,那日魏王府的管家帶他出城,似乎要去找毒鹽礦。”
李承乾聽罷,慢慢的放下酒杯,口中呢喃:
“精鹽,胡商,賞碧閣,毒鹽礦。”
他眉心皺起,無法將這幾個關鍵線索結合在一起。
片刻后,擺了擺手,道:“罷了,此事你暗中繼續調查。”
“另外,明日秘密帶一美人入宮,切記不可讓任何人知曉,此人更不得認識本宮。”
賀蘭楚石低頭應喏:“卑職定當謹記。”
李承乾繼續低頭看著奏折:“下去吧。”
賀蘭楚石領命離開。
看完幾封李世民批閱完的奏折,李承乾揉了揉眉心,暗道:“精鹽,那泥腿子似乎還有秘密隱瞞本宮。”
……
賀蘭楚石離開東宮,一路來到他岳父侯君集府上。
不久前剛隨李靖滅了突厥的侯君集,正是志得意滿之時。
見女婿上門,立馬好酒好菜的招呼。
酒過三巡之后,賀蘭楚石將李承乾交代他要做的事說了出來。
因為無論是暗中調查李長青還是秘密帶美人入宮,他都揣摩不到李承乾的深意。
生怕哪里做的不對,這才找老丈人指點一二。
侯君集聞言,不以為意。
很是隨意的說道:“無非是與魏王的一些摩擦罷了,無需放在心上。魏王雖受陛下寵愛,但太子的儲君之位還是異常牢固。”
“尤其是最近幾日,我聽說張玄素隔三差五向陛下夸獎太子,就連魏征那老頑固,都不吝贊美之詞。”
說著,侯君集摸了摸自己的胡須,思索一陣,道:“不過美人這事,倒是可以好好琢磨一番。”
賀蘭楚石不解其中深意,好奇的問道:“岳丈此言何意?”
侯君集并未解釋,只是隨意的說道:“美人老夫安排即可,明日你直接領人入宮便可。”
賀蘭楚石不疑有他,只是將李承乾的吩咐說了一下,隨后便告辭離開了侯府。
侯君集看著賀蘭楚石離開的背影,喃喃道:“太子雖聰穎,卻素來離經叛道,時常與陛下反著來。”
“蘇氏雖然是陛下和皇后一致滿意的太子妃,可不一定是太子滿意的。”
“如今讓賀蘭楚石秘密送美人入宮,極有可能與太子妃不睦。”
“無論如何,此事老夫都得安排一下。就當是落一枚閑棋,即便猜錯了,也無關緊要。”
“至于人選……”
“本想讓賀蘭越石迎娶武士彟的長女武順,可沒想到武士彟去年便死了。如此這門婚事倒不是不能變一變。”
侯君集腦海中不斷篩選著符合他要求的人選。
心中不斷盤算著,不久之后,他心中便有了決斷。
……
次日。
太極殿。
朝臣禮畢。
李世民端坐在龍椅之上,聽群臣上奏。
李承乾站在百官前方,心中感想萬千。
以前他也經常上朝聽政,但心情和今天卻完全沒得比。
偶爾聽政和每逢早朝聽政的意義是決然不同的。
更讓他驚喜的地方在于,李世民與群臣商議朝政之時,竟然還時不時的詢問他的意見。
時間一晃,今日朝會接近尾聲。
就在群臣以為要退朝之時,就聽李世民笑容滿面道:“眾愛卿,朕昨日得一字帖,心中甚喜,請眾愛卿鑒賞一二。”
李世民酷愛書法,尤其對王友軍的書法青睞有加,朝會上的大臣聽聞,頓時以為他又得到了王羲之的真跡,立馬興致勃勃了起來。
很快,內務省總管太監便拿著一副裝裱十分精致的字帖展開,讓大臣們一一觀摩。
“咦!這似乎是伯施的字跡。好字,好書法。”
同樣極其擅長書法的諫議大夫褚遂良,第一時間認出了字帖上是虞世南所寫。
相比于褚遂良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書法上,孔穎達、魏征、房玄齡等人的心神,卻全都在上面的內容之上。
看完上面的內容后,一個個驚呼起來。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伯施此言,當真引人深省!”
“真乃金玉良言啊!”
龍椅上的李世民,看著下方臣子們的驚嘆,嘴都要笑歪了。
尤其是孔穎達,這個向來自命清高的大儒,竟然也一個勁的夸贊,更是讓他驕傲的不行。
一旁的虞世南面對群臣的夸贊,知曉他們有所誤會,趕緊說道:“諸位同僚,字是老夫所寫不錯,可這番話卻并非出自老夫。”
群臣聞言,頓感驚奇,連忙紛紛詢問李世民這金玉良言的來源。
默默站在百官之前的李承乾,心中涌起無限的快感。
他知曉李長青昨日的感悟乃警世良言,否則也不會引得父皇親自跑來東宮夸他。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朝堂之上,袞袞諸公竟然也都如此推崇。
這種爆爽的感覺,是他前所未有的。
果然,李長青這個替身就是他的福星啊。
此時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當李世民宣布此乃他學尚書后的感悟之時,又將引來群臣何等夸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