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青無精打采的看著手中的尚書,心情無比的沉重。
對一旁太子妃送來的精致糕點,更是沒有絲毫食欲。
“每天十個小時的課程,一年到頭總共五到十天假期,可以說是全年無休也毫不過分。”
“這樣高強度的上課,高強度的接觸大臣,我遲早有一天會暴露。”
“大臣還好,最怕的就是遇到家人。”
“今天的太子妃突然到來,就讓我心驚肉跳。太子妃倒是可以打發(fā)走,萬一下次來的是長孫皇后甚至是李世民,那不得分分鐘露餡。”
一想到將來暴露身份的下場,李長青心中越加害怕。
可害怕也沒用,他還是得像提線木偶一樣任由李承乾操控。
這諾大的東宮,他是無論如何都逃不出去。
即便逃出去也是個死,甚至下場更加凄慘。
“啪”的一聲,李長青將書重重的摔在桌案上。
臉上的神情不斷變化,最后略顯猙獰。
“左右都是死,與其茍且偷生如履薄冰,不如搏一搏!”
“我那宜春北苑平日里除了李承乾之外,壓根不見其他人出入。”
“下次李承乾來找我,我直接弄死他,將尸體燒成灰,成為真正的太子。”
“為了避免在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等家人面前暴露,可以謊稱落水失憶。”
李長青心中不斷地琢磨,越琢磨越覺得很有可行性。
“不對!”
突然,李長青猛地搖了搖頭。
“我手無縛雞之力,而李承乾弓馬嫻熟,身體素質(zhì)遠勝于我。”
“別的不說,就那頭鹿,我拖著都費勁,他卻能輕松扛著走。”
“單靠我一個人,絕對弄不死李承乾,反而會被他輕松拿捏。”
就在李長青思索著對策之時,一名宮女進來匯報。
“殿下,左庶子到了。”
李長青深吸了一口氣,摁下心中的思緒,抬起頭道:“宣。”
宮女領(lǐng)命出去,不一會兒張玄素便走了進來,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
“參見太子殿下。”
李長青也起身微微躬身作揖:“老師請起,學(xué)生見過老師。”
張玄素直起身,見太子給他行弟子之禮,心中越發(fā)歡喜,眼睛都笑的瞇起來了。
太子殿下越來越尊師重道了,以后定然是個明君!
“殿下,今日講學(xué)為《尚書》中的《微子》和《西伯戡黎》。”
張玄素說罷,背負雙手擺出要開講的姿勢。
李長青也趕緊翻開方才預(yù)習(xí)了一番的《微子》。
這幾天的代課生涯,的確給他增長了不少見識。
之前他還以為《尚書》屬于四書五經(jīng)中的四書呢。
后來才知這《尚書》是《史記》之前的上古史書,屬于四書五經(jīng)中的五經(jīng)之列。
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
書中的德政觀念,可謂是開后世仁政、王道學(xué)說之先河。
《微子》和《西伯戡黎》正是《商書》中的兩篇文章。
“殷其弗或亂正四方。我祖厎遂陳于上,我用沈酗于酒,用亂敗厥德于下。殷罔不小大好草竊奸宄。卿士師師非度……”
張玄素抑揚頓挫的誦讀著文章,時不時停頓下來講述那個時代所發(fā)生的一些事情。
大半個時辰后,《微子》講解完畢。
張玄素問道:“敢問殿下,從《微子》中有何收獲?”
李長青心中腹誹,又是做閱讀理解的時候了。
好在《尚書》這類史書,是由一個個小故事組成。
每次講學(xué),張玄素問的收獲其實就是理解故事背后的內(nèi)涵。
這種閱讀理解,壓根難不住李長青。
九年義務(wù)教育下的培訓(xùn),他理解的內(nèi)涵能比寫文章的本人還要深刻。
當(dāng)然,若是《大學(xué)》《中庸》這類課程,那對他而言就十分難啃。
在張玄素期待的目光之下,李長青緩緩起身,道:“身為君王,絕不能沉迷酒色,更不能不聽勸諫。如若一意孤行,則國本不穩(wěn)。”
張玄素聽罷,滿意的點點頭,道:“殿下所言甚是!”
“微子身為紂王的兄長,無論從臣子的角度還是從長兄的角度,都會選擇相助紂王相助商王朝。”
“然而他多次勸阻紂王,紂王卻不予理睬。”
“大臣梅伯見紂王與妲己終日沉迷于淫樂,進宮規(guī)勸紂王,惹得紂王大怒,最后在妲己想出的“炮烙”之刑下。”
“如此種種,紂王終究大失人心。最后微子選擇逃離商王朝,紂王落得眾叛親離的下場。”
“這便是孟子所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殿下近日來大有改變,更能聽進去臣等勸諫,可謂是臣等之幸、大唐之幸啊。”
看著一臉欣喜的張玄素,李長青表面謙遜,一副受教的表情,心中則恍然大悟。
難怪皇帝和太子都要上課,尤其是太子,嚴苛程度簡直令人發(fā)指。
這不上課,不讀點史書,大權(quán)在握之下,日后處理朝政,難免會聽不進去勸諫,最后釀成大禍。
也難怪那些個臣子,都擠破腦袋的想要給太子上課。
一方面是為了名聲,只要教導(dǎo)出一位明君,便能名垂青史。
一方面也有警示的作用,別看你是太子,是未來的皇帝,但我們做臣子說的話,你也得聽。
倘若亂來,也會眾叛親離國本動蕩,嚴重點甚至毀丟掉江山社稷。
張玄素見李長青似有所感,以為把自己的話都聽進去了,心中越發(fā)滿意。
“殿下,休息一刻鐘,之后臣講《西伯戡黎》。”
李長青點點頭,邀請張玄素坐下,將桌案上的糕點遞了一部分過去。
“老師,這是太子妃所做糕點,請老師品嘗。”
見李長青如此尊師重道,張玄素差點激動的淚流滿面。
以前李長青別說對他行弟子禮,沒有天天打他罵他都算好的。
如今竟然將太子妃做的糕點分享給他,這簡直就跟做夢一樣。
“臣謝殿下恩賞。”
兩人一派君臣相和的景象,品嘗著還算美味的糕點。
直到一刻鐘之后,張玄素方才起身繼續(xù)講學(xué)。
又是約莫一個時辰,終于結(jié)束。
張玄素道:“殿下,今日講完《微子》和《西伯戡黎》,《商書》講學(xué)完畢。明日起,講《周書》。臣講完《商書》,不知殿下有何領(lǐng)悟?”
李長青結(jié)合這兩天的講學(xué),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理解,有感而發(fā):“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話畢,就見張玄素雙眼猛然瞪大,渾身上下都因為激動而止不住的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