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我們何時不再互害

王舒華

當人們驚愕而沉痛地發現:無數互相傷害的環,已連成了錯綜復雜的鏈條時,已沒有人可以安心地置身事外。而要打破這條黑暗的鏈,需要每一個覺醒的個體主動掙脫,拒絕成為惡的一環。唯如此,我們才能重建善的循環,遠離互害。

肖鋒曾寫道:“提防和質疑成為我們現在的基本關系。如今,冷漠社會解構了鄰里鄉情,大院生活成為好的懷舊題材?!毕M社會無疑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以致人們常常忘記,自己面對的是活的生命,而不是死的“它”。種毒大米的人不會給自己家人吃毒大米,產“甲醛衣”的人也不會穿“甲醛衣”。為害者并非已忘記人間親情、忘記人性,只是他們眼光太短淺,人情又太淺薄,加之環顧四周,傷害已成一個心照不宣的秘密,誰又要拒絕眼前的利呢?

事實上,我們不難看清,這樣的利只是小利,掙得再多,也只能給本已陰暗錯綜的鎖鏈增加鐵銹,最終有損于個人、社會,當然,也會成為受害者。如果為害者也認清了這一點,將眼光放長遠一些,他就不會這么做。被譽為臺灣“經營之神”的王永慶堅持客戶至上。最初創業時他開了家米店,并將每位客戶的信息建檔。如果顧客對米的質量提出質疑,他馬上追根溯源,一定要達到顧客滿意為止。正是這樣的精神,助他賺得第一桶金并最終成就了臺塑集團。他的經歷與當今的一些經營者形成了鮮明對比。試想,若是每個生產經營者都能看清誠信的力量,堅持客戶至上的理念,他們定能獲得長久且豐厚的回報。當互害損人不利己,而互愛能帶來利益時,沒人會選擇前者。

然而,僅僅靠物質的力量,還不足以拯救這個互害型社會。誠信、人性,應是每個生產、經營者內心的堅定和立業的根基。我們的互相傷害,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深重的道德問題。我們需要每一個個體的覺醒,少一些熟視無睹或同流合污,少一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少一些受害者和報復心理。我們應時刻謹記,身邊的每個人、遠方的每個人都是和自己一樣的生命,我們唯有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他人,才能還社會以人情之暖。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古訓如是說。若真能做到,何愁社會沉淪?當道德追上了物質的腳步,當我們由內而外地愛人守信,當我們從自己做起,毅然跳脫受害與為害的怪圈,我們終可以吶喊:“再見,互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福县| 刚察县| 清涧县| 深圳市| 桃源县| 马关县| 南溪县| 清原| 建宁县| 阿勒泰市| 泽普县| 徐水县| 保康县| 淮安市| 安徽省| 方正县| 监利县| 会泽县| 济源市| 唐河县| 弥渡县| 乐平市| 同江市| 仲巴县| 澎湖县| 河北省| 桦甸市| 黑河市| 莱西市| 遂平县| 积石山| 缙云县| 东丰县| 泸定县| 昌都县| 三江| 科技| 静海县| 聂荣县| 康定县| 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