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打糍粑
- “七色陽光小少年”全國小學生校園美文精品集萃叢書:云端之上的快樂華爾茲
- 《語文報》編寫組編
- 678字
- 2025-05-30 11:09:21
董方怡
除夕的夜幕漸漸降臨了。誰家的煙火在空中綻放,仿佛跳躍的星子,又如調皮小孩子的眼睛一眨一眨的。
我剛吃過年夜飯,忽聽門外傳來陣陣喧鬧。急忙推開門,只見村里的人們都出來了。正好奇有什么熱鬧事,突然想起除夕要打糍粑。不一會兒,奶奶拿出蒸好的糯米,招呼著:“哎喲,都來呀!先來我家打糍粑啊!”
我看到爺爺和爸爸抬出一個大家伙,“砰”地往地上一放。這大家伙可不輕,全身都是硬邦邦的,只有中間凹下去,好像是一個大石桶。奶奶告訴我,那在農村叫“地窩子”,是打糍粑必需的工具。打糍粑需先將蒸好的糯米放進去,再用棒槌一棍棍舂,直到糯米變軟。平常打好一塊大糍粑,至少需要一至兩小時。只有打好的糯米足夠軟,做出來的糍粑才能香甜可口。打糍粑講究默契、速度,只有好好配合,才能打出好糍粑!
打頭陣的是爺爺們,第一棒很關鍵,要打好基礎,自然由經驗豐富的老一輩勝任。他們開始配合還不太默契,后來慢慢找到感覺,兩人你一捶,我一捶,速度快、效果好,看得我們在旁邊一個勁呼“好!”等到爺爺輩體力不支,大汗淋漓時,便一齊退下,讓位給別人繼續。末了,還雙手抱拳,意思是:承讓。再到另外兩個爺爺輩時,我發現他們不再是從中間舂起,而是從邊緣一圈圈舂。奶奶說,那是因為等中間大部分糯米變軟后,糍粑也完成了一部分,只需要再把旁邊的再進行加工,就行了。
輪到爸爸這一輩的人上任時,那可是個個摩拳擦掌,信心十足。可棒槌入手第一下,爸爸的臉色就變了。原來,糍粑黏性很強,不使點兒大勁兒,還真就拉不動。看著爸爸打糍粑的樣子,我和媽媽在旁邊止不住偷笑。
偷偷告訴你,其實我也試過,但是太黏根本拉不動。不信,你也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