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城西,淥江河邊的西山,海拔高度不高只在200米左右,山勢平緩植被茂密,又以松樹,毛竹,樟樹為主。相傳唐代女俠紅拂女晚年隱居西山腳下,葬于山頂。建有紅拂寺,寺廟重建不久立有石牌坊。山頂自上而下有幽靜小路到達半山腰處。始建于南宋的淥江學院依山而坐,進門后內(nèi)院中心有小水池,上有一座小拱橋,內(nèi)院為講堂,左右兩側(cè)為宿舍,學堂北院新辟的教舍格致軒內(nèi)浮動著松木清漆的氣味還未消散。突然傳出一陣驚呼之聲。十幾個青衫少年盯著講臺上的銅制酒精燈,退開講臺三丈之外面露怯色。張先生的深灰色長衫袖口被火焰燎出一個破洞隱約還有一縷白煙飄出。
案臺的煙霧散開后,少年們急忙走近問道,老師,你怎么樣?
張先生咳了兩聲才開口道:“無事。”望向張家明問道“佳明,你剛才做了什么”。張佳明說道:“弟子誤將鈉塊投入了稀硫酸溶液”。“原來如此,”張先生趁此機會翻開手抄的《化學鑒原》,講解氧還原劇烈反應釋放的氫氣遇明火爆燃。“大家做好課堂記錄”。
說完用竹制夾子夾起鈉粒,投入水槽,爆裂的脆響聲又是讓少年們一驚。張家明卻沒有害怕反而喝彩道,好精彩。那團銀白色物質(zhì)在水面翻滾,竟化作藍色火焰懸空燃燒。
張先生說道:這便是置換反應,諸位可記下筆記。
劉運昌一邊寫著記錄一邊小聲嘟囔道:“這西方理化實驗,似乎也有些地方與我華夏五行相生相克關系有所相通之處啊”。然后繼續(xù)在紙上寫下幾個化學式。
劉小萱的兄長劉家明在學堂實行奏定學堂章程后的中學堂上課,除了學習原有的傳統(tǒng)課經(jīng)學,詩文,國畫以外,還新增格致科,地理科,歷史科,體操科,格致科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物理和化學。化學課使用陶罐,木質(zhì)滴定架,開展金屬置換,氣體收集等實操項目。物理教學也了引用機械模型。
學堂后院議事堂,一個著身著雪白色長衫五十歲上下的男人用醇熟溫潤的聲音說道:“我認為,我們應該效仿景德鎮(zhèn),瓷業(yè)與學堂融合,再外聘日本瓷藝技師……”
“糊涂”茶盞重重磕在案幾上,身穿粗布長衫須發(fā)皆白的老者氣憤不已:“俊鐸你可知道,日本人何在遼東開火?我們百姓死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成為食不果腹的流民?日本瓷傾銷進來的瓷器害得我們醴陵多少瓷坊斷炊?”這位淥江學堂山長聲音哽咽,眼里含著淚花。
吳山長且看此物,只見熊希齡小心翼翼地打開竹編箱,從中取出一件精美的青瓷筆洗。吳山長定睛觀瞧眼前之物,筆洗通體呈青綠色,釉面光滑細膩,泛著溫潤的光澤,宛如羊脂玉一般。熊希齡介紹道:“這是日本深山瓷社燒制的精品啊!四年前它在巴黎博覽會上大放異彩,榮獲了金獎!”
說罷,熊希齡又從竹編箱中取出另一件瓷器。這是一個白色瓷瓶,造型獨特,工藝精湛。瓷瓶上巧妙地結(jié)合了浮雕與鏤空兩種工藝,使得瓶身的圖案更加立體生動,令人贊嘆不已。熊希齡接著說:“這件白瓷瓶也是出自日本,是陶器合名會社的杰作。同款類型瓷器馬上會被送往即將舉行的圣路易斯博覽會展覽,相信也會引起轟動的!”
吳山長小心翼翼地接過瓷器,指尖微微發(fā)顫,仿佛能感受到瓷器傳遞過來的溫度和質(zhì)感。當他凝視著瓷器上那清透如冰的釉色時,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復雜的情緒,酸甜苦辣咸,各種滋味交織在一起。
他的臉上露出了痛苦的神色,似乎對這瓷器的精美程度感到既驚嘆又惋惜。這樣的瓷器,無論是從工藝還是從藝術價值來看都是本土瓷器無法比擬的。
熊希齡看著吳山長的表情,心中也不禁感慨萬千。他繼續(xù)說道:“這樣的瓷器,在上海的洋貨商行里,可是能賣到紋銀二十兩啊!這可是一個窯工做粗瓷大半年的工錢呢!”
吳山長聽了,更是心中一緊。他深知窯工們的辛苦,他們?nèi)找箘谧鳎瑓s只能得到微薄的收入。
熊希齡接著說:“眼下百姓生活艱苦,我們能做的就是重新振興實業(yè),讓這些傳統(tǒng)工藝得到傳承和發(fā)展。我已經(jīng)和俊鐸商量好了,準備親自去日本考察一番,學習他們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jīng)驗。等我二人回來后,希望山長能夠支持我們后續(xù)工作的開展。”
吳山長聽了熊希齡的話,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他知道,要想改變這種現(xiàn)狀,就必須要有創(chuàng)新和改革。而熊希齡和俊鐸的決心和勇氣,讓他看到了一線曙光。
吳山長聽罷說道:“哎,大抵是老了,是我糊涂了,你們二人所提之策確實是當務之急,再說日本人瓷藝也是從我們先輩手里學了去了的。”
鐺鐺鐺,敲擊鐵質(zhì)掛鐘的聲音響過后一眾學生出了格致軒,劉佳明和文運昌在格物軒將課堂所用器材收進器材房清點。劉佳明蹲在木質(zhì)器械柜前說道:“德國造玻璃試管破損一個,鈉粒消耗7粒…….”文運昌記錄著,整理好記錄和各種器械后鎖好門。張佳明說“運昌,三日后的月考這次我一定要重奪第一,這次不會粗心讓你撿了去了”文運昌笑笑說“你每次都說我第一是撿的,那若是你第一那定是我讓你的,看你總是第二怕你失去斗志,那我不是少了一個激勵我進步的對手?”。“你……我……”劉佳明被噎住了!“快走吧,下堂是國畫課,提前準備筆墨紙硯。”路過學堂院門,文運昌撇見兩個離去的背心,正欲細看卻見得那兩人一左一右上了轎子。腳步停頓心下疑惑,不禁微微皺眉。劉佳明見他突然停住問道“怎么了,不是說快走嗎?看到什么了。”文運昌答“沒什么,可能看錯了”。到了丹青軒二人臨桌而坐,鋪好宣紙。先生已經(jīng)走了進來。“這堂課,我們學習山石畫法,大家翻開《芥子園畫譜》”……“墨色要有濃,淡,干,濕,焦。用筆須勾,皴,擦,點,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