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氣海雛形(上)
- 身為劍仙的我在樂園當召喚師
- 摸魚小馬
- 2051字
- 2025-06-25 21:49:59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林照提升S級技能【天魔鬼衣】到Lv.2、Lv.3,分別花費樂園幣x100、潛能點x4,樂園幣x150、潛能點x5。
而這次,僅僅是讓【超人系·改造果實】從Lv.1晉級到Lv.2,所需的資源便已高達:樂園幣×200,潛能點×6。
這巨大的資源消耗差異,是否意味著同為S級技能,【天魔鬼衣】要弱于【超人系·改造果實】?
絕非如此。
林照心中立即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如果硬要比較的話,林照反而更有把握斷定,【天魔鬼衣】的威能要大于【超人系·改造果實】。
畢竟,【天魔鬼衣】并非新生之物,而是他成就劍仙后的巔峰造詣之一。
林照對這門功法臻至九層大圓滿境界后,所能展現的毀天滅地威能,有著洞若觀火的清晰認知。
深邃的眼眸中閃爍光芒,林照迅速厘清了這看似矛盾現象背后的邏輯:‘關鍵在于,這兩個技能所能達到的最高等級上限,存在根本性的差異。’
【天魔鬼衣】的修行體系,早已在他過往的積累中被透徹參悟,其完整道途清晰地劃分為九重天關。
這門魔功每一層的精進,都絕非簡單的量變疊加,而是一次質的飛躍,都會為他開啟一扇通往更深處黑暗力量的大門,賦予一種全新的、強大的專屬能力。
第一層,顯煞,自不必多說,對靈魂力量增幅的同時,還能免疫敵人的精神窺探,抵擋精神攻擊。
目前遇到過的所有敵人,他們的見聞色都拿林照沒有絲毫辦法。
第二層,戮心,代表“忿怒”的魔首睜眼,可向目標發出精神震懾,對魂魄靈體有奇效。
當初面對兩名CP0的鳥嘴面具特工,林照除了自身精神力威壓,還同時摻雜了一些【天魔鬼衣】的氣息。
稍微小試牛刀,便讓男特工散失理智,女特工慌不擇路。
更早之前控制1號研究所的七只怨靈,戮心也發揮了效果。
第三層,鎖魄,六臂兇兵之一的魂鎖凝實,可拘禁、控制離體靈魂。
鎖魄便是林照能依靠【天魔鬼衣】控制怨靈的根本原因。
顯而易見,顯煞、戮心、鎖魄,正好對應終焉樂園技能面板評級中的Lv.1、Lv.2、Lv.3。
由此可推斷,這門【天魔鬼衣】大法在樂園的技能體系中,其理論上的最高可晉升等級,必定直指Lv.9。
反觀【超人系·改造果實】,其評價雖也是S級,但它可能在某方面存在著“殘缺”或“非完整領悟”的特質。
林照推測,這顆果實所能達到的技能等級上限,極大概率達不到九級。
也許升到Lv.5、Lv.6,便會觸及該能力原有的瓶頸。
正是兩者在“可成長潛力”和“能力完整度”上存在本質差異,才導致了同為S級技能,【超人系·改造果實】每提升一個等級所需消耗的資源,要比同階段提升【天魔鬼衣】所需,顯得更為高昂。
這是一種潛能有限之物在挖掘深層力量時所需付出的額外代價。
S級與S級之間亦有差距。
......
一切準備就緒,所有雜念都被徹底摒棄。
“呼...”
林照閉上雙眼,心神瞬間收束凝聚,駕馭著【改造果實】Lv.2帶來的、前所未有的細致掌控力,高度集中在體內那方亟待開墾的疆域。
手術室一片死寂,只有冰冷的機械臂運轉時發出的輕微液壓嗡鳴,以及營養液在透明管道中流動的汩汩聲。
神識如同最精密的掃描儀,籠罩著身體內部——經脈、血管、細胞、乃至于更微觀的層面。
‘氣海,中樞之基,藏精納元之所......’
以肚臍下方三寸處為核心,林照的意念開始引導一股源自果實的奇異能量。
這股能量不再是Lv.1時的粗暴塑形,而是變得如同編織大師手中的絲線,輕柔、精確卻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開始重新構筑那片區域的能量組織。
林照并非憑空創造一個新的器官,而是在利用改造果實的能力,以自身精血、元氣為基礎,結合源源不斷輸送而來的靈魂之力,進行一種生命層次的優化改造。
微觀層面,細胞在果實能力的引導下被拆解、重組。
原本用來儲存能量的普通組織,在能量絲線的“編織”下,開始構筑出具有特定能量引導、壓縮、存儲功能的復雜立體結構雛形。
這就是“氣海”的最初形態——丹田。
丹田,其存在深深烙印在洪荒世界人族的生命本源之中,乃是與生俱來的“天賦寶藏”。
一處連接肉身與天地靈機的、先天的能量竅穴門戶。
它不但是武道登峰造極、錘煉體魄的關鍵節點,更是踏上修真大道、掌控天地偉力的萬法基石。
正是這道隱藏在人體秘藏深處的先天門戶,賦予了人族這一看似孱弱的種族,化腐朽為神奇,以武入道、甚至問鼎長生的通天之機。
然而,在未曾覺醒力量的凡人身上,這潛力無窮的丹田,其狀態玄妙難言,介于“虛”與“實”之間。
它并非一個實質存在的物理器官。于修行尚未入門者而言,往往只能于凝神靜思、感悟內視時,模模糊糊地感知到臍下那片區域的“異樣”。
當第一縷源于自身生命精粹的血氣,在特定的功法運轉下,成功轉化、凝聚為“真氣”的那一刻起,命運的齒輪便已開始轉動。
這片沉寂的虛無秘地,會被真氣瞬間激活,轉化成一個無形的、卻又絕對穩固的“能量力場囚籠”。
這囚籠雖非實體,卻擁有著禁錮自身能量的功能。
初生的真氣一旦循著筋脈路徑被引入這片新生空間,便如泥牛入海,再也無法憑借自身輕易溢散、逃離。
丹田以其獨特之處,成為了真氣牢不可破的天然“容器”和“錨點”,徹底扭轉了真氣流散于四肢百骸、難以聚合運用的弊端。
正是在這個不斷汲取、積累與約束真氣的動態過程中,原本虛無縹緲的丹田,在滾滾真氣的持續沖刷下,逐漸從抽象的概念中獲得了“實體”。
如同空氣被吹入膨脹的氣球,其輪廓變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