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土匪被利箭直接射穿喉嚨,他捂著噴血的喉嚨,滿臉不敢置信。
“怎么可能?他們怎么可能射箭射的這么快?”
在這些土匪的認知里,自己完全可以在對方射出第二箭之前,沖進板車大陣,與對方捉對廝殺。
但沒想到自己還沒摸到對方身邊,就被對方弓箭射死。
他不甘心,他不服氣,但他又站立不穩,最后踉蹌的倒在了地上,不甘的閉上了眼睛。
但土匪里面還是有一人靠著快速躲閃,成功避開了利箭,然后沖到了板車大陣前面。
“小崽子,去死。”
這土匪猛的大吼一聲,聲音有如虎嘯,震人心魄。
隊員萬錦東被這突然出現的土匪驚楞,又被他吼聲震懾,腦袋一片空白。
那土匪趁機一躍而起,翻過板車,一刀砍向萬錦東。
萬錦東此時手里拿著復合弓,腦袋一片懵,完全不知道應對。
“噗”的一聲,萬錦東頸部中刀,鮮血噴濺,血流了一地。
那土匪又想拔刀砍向鄧光。
鄧光見萬錦東被殺,鮮血噴濺在他身上,頓時嚇傻了,竟然不知道搶先出手還擊。
好在林自強心理素質比一般隊員要強,他果斷出手,提起長槍就刺過去。
“噗。”
長槍刺進土匪胸口,土匪驚訝,隨后死死抓住長槍不松手。
林自強發狠,飛起一腳就踢中土匪褲襠,土匪頓時蛋碎。
“啊。”
那土匪疼的面部扭曲,痛苦的嚎叫不止,哪里還抓的住長槍。
長槍一松手,林自強抽出長槍又刺了過去,將這土匪刺死。
說來也是運氣好,這要是那名土匪殺萬錦東的時候,再有兩三個土匪配合一起殺進來。
那么第一次上戰場的隊員,極有可能會被兇狠的土匪嚇傻嚇懵,局面可能就一發不可收拾。
但隊員們的運氣很不錯,那時候只有那一個土匪殺進來,其他的土匪被利箭壓制,不敢沖過來。
但即便如此,萬錦東的死,依然給了隊員們不小的心理沖擊,他們下意識的呆愣,手里的復合弓也忘記發射了。
張九真大怒,厲聲吼道:“鎮定,射擊。”
張九真的怒吼,讓隊員們從懵逼中驚醒,隨即理智戰勝恐懼,對著前面的土匪瘋狂射擊,速度更加快了。
利箭又射過來了,一波一波又一波,絲毫不見停歇。
土匪們大驚失色,如此快速射擊的弓箭完全超出他們的想象,他們哪里還敢沖過去,紛紛尋找掩體躲避。
之前還有很多土匪想趁著弓箭停歇的間隙沖過去,但看到那同伴蛋碎的下場,他們也不敢再輕易嘗試。
蘇奎見到如此場景,那也大吃一驚,怎么回事?這些家伙是哪來的?他們的弓是什么弓?
此時蘇奎才不得不用心去觀察,他偷眼瞧看,發現這群年輕人用的弓,和尋常的弓完全不一樣。
弓上面還有輪子,射箭的時候顯的十分輕松,一點也不費力。
這是什么弓?怎么沒見過?
蘇奎也是當過官軍的,在官軍里面待過,自認為各式各樣的武器他都見過,但這弓箭他是打破腦袋也想不起哪里有。
蘇奎驚訝不已,不過好在他手下人都是經年老匪,在被射死五人后,他們找到掩體,恢復鎮定,很快便也開始射箭還擊。
不過他們的武器大多是大刀長矛,弓箭不多。
而且他們這一次共出動三十六人,人本來就不多,還出了高迎祥這個二五仔,自然他們還擊的力度不會太大,對張九真隊伍暫時構不成實質威脅。
那高迎祥見到張九真隊伍弓箭強悍,殺傷力驚人,隊員也敢打敢殺,知道張九真是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
高迎祥心中得意,心說自己果然沒有看錯人,張九真還是靠譜的,這一波又一波的箭雨,足可壓制蘇奎。
自己取代蘇奎的機會來了。
于是高迎祥對心腹手下黃龍使了使眼色。
黃龍暗暗點頭,隨后黃龍悄悄爬上一顆大樹,隱藏身形,隨后張弓搭箭,將目標對準蘇奎。
不過黃龍并沒有將箭頭對準蘇奎的腦袋或胸口,而是對準蘇奎的腿。
“咻”的一聲,黃龍射出手里弓箭,蘇奎不察,哪里能想到還有箭會從自己身后射來。
“啊。”
蘇奎大腿中箭,看到箭竟然是從后面射來,他大怒,本能的就看向高迎祥,認為是高迎祥背叛自己,朝自己放冷箭。
但此時高迎祥正拿著刀,一心一意的指揮土匪攻擊張九真方陣,哪里有機會射箭。
蘇奎不知如何是好,心腹馬半山趕緊用身體護衛住蘇奎,以防再有冷箭射來。
“爹。”
蘇東見父親蘇奎被射中,嚇得大叫。
但無奈張九真這邊的箭射的太密集,蘇東想跑過去也不敢跑,只能恐懼害怕的躲在樹后面,眼淚也嚇的哭出來。
蘇東的這一聲大叫,頓時吸引不少目光,許多土匪見蘇奎中箭,都心慌的不行,士氣頓時更加低落。
大家本就被張九真方陣的戰斗力驚訝,現在大當家又中箭,可想而知這次戰斗必定是要失敗了。
高迎祥見蘇奎中箭,心中大喜,臉上卻一副很震驚,很傷心的模樣,他急忙跑到蘇奎面前。
高迎祥關心的喊道:“大當家,你沒事吧?”
蘇奎心情復雜,對高迎祥眼中有懷疑和怨恨,但現在也不是說這些的時候。
于是蘇奎強撐著疼痛,說道:“沒事,高老弟,這伙人邪門,不好打。”
高迎祥大義凜然的說道:“保護大當家先走,這里我頂著。”
說完,高迎祥就催促幾個土匪小弟保護蘇奎先走。
蘇奎這時候也顧不上其他的,小命要緊,于是在幾個心腹的保護下,匆匆撤離。
而這一幕被手下土匪們看到,頓時蘇奎的威信就崩塌,而高迎祥的威信則直線上升。
而就在這時,早就在密切關注局勢的瓦窯堡防守官鄧先零,他得知這邊的情況,大為振奮。
意識到一舉鏟除方家溝匪患的機會到來,鄧先零果斷下令出擊,親自帶著百余名軍戶,以及兩百多名青壯,總計三百余人前來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