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父皇是想當亡國之君嗎?
- 穿越當太子,你讓我繼承文壇?
- 聽水落葉
- 2443字
- 2025-06-18 23:10:49
李世民早就想著在外邦使團面前,秀一秀自己的好大兒,順便看能不能再弄首贊美自己的詩,上次李靖是主角,自己只落得個那么只言片語的半句稱贊,實在是不得勁。
如今聽到太監通傳,太子回來了。
想也不想,直接就要宣太子進殿。
大太監宏寶趕緊出殿迎接李承乾:“太子殿下,圣上整日都在念叨殿下,您這總算是回來了,快請吧!”
卻沒想到李承乾陰沉著臉色,直接往殿里走去。
宏寶察覺到不對勁,連忙跟上去小聲提醒:“如今西突厥和西域使團正在殿內朝見,陛下因為興修宮殿的事有些火氣,殿下還需小心。”
剛才里面吵的厲害,李承乾在殿門口的時候已經聽到了個大概,如今得了宏寶的提醒,也就更加清楚里面的情況。
對著宏寶微微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其實李承乾也知道,自己不應該參合到興修皇宮這件事里。
按照自己一貫來的保命思路,根本不應該這個時候出現在這。
李世民要修就修唄,雖然不記得歷史上有沒有這件事,但是反正他是盛世明君,大唐終究還是會興盛。
退一步說,還有魏征、房玄齡這些文臣武將,御史言官,勸諫皇帝也是他們的職責,自己現在站出來,除了會招惹李世民的厭惡,不會落得任何好處。
只是......
心里的那股子怒氣卻越燒越旺。
踏進大殿,對著李世民行禮:“兒臣拜見父皇!”
坐在皇帝寶座上的李世民,并沒有注意到李承乾的異樣,還在醉醺醺的笑著說道:“哈哈哈哈哈,承乾,你回來的正好啊!來來來,父皇可是剛當上了天可汗,哈哈哈哈哈!”
李承乾狠狠捏緊拳頭,強壓著心頭的怒火:“恭喜父皇。”
“哎!你就沒什么想說的嗎?此等盛世,應該用詩作來記錄啊!”
聽到這話,李承乾冷冷的抬頭,平靜的問道:“父皇,兒臣剛在殿外,聽說您要興修皇宮?”
李世民眉頭一皺:“這不過是小事......如今國庫充盈,拿出點銀錢來興修宮殿也沒什么......魏征老匹夫不過是杞人憂天,就該罰他去當城門郎......”
李世民顯然有些喝高了,愈發沒有皇帝的儀態。
長孫無忌發現不對,趕緊想要上前打岔,卻發現李承乾松開了拳頭,輕輕問道:“父皇不是想要兒臣作詩一首紀念嗎?”
一聽到作詩,李世民興致就來了:“哦?你現在就有靈光?”
李承乾長長的舒出一口氣:“兒臣這次回來,路過咸陽的時候得了些想法,如今見到父皇,突然就全乎了,不過不是詩作,而是一首賦作。”
“賦作?你還會寫賦?快念來給父皇聽聽!”
李承乾沒有立刻開口,而是走到旁邊,從不知道誰的案牘上抄起一壺酒,往嘴里灌上幾口。
一路上著急趕路,都沒時間喝水,如今嗓子正渴的厲害。
閉上雙眼,緩緩醞釀起來。
見此,李世民也沒有催促,反而是一臉期待的看著自家的好大兒。
群臣們有酒喝的少的,察覺出有些不對勁的地方,但也不敢貿然出頭,只能等著聆聽太子殿下的新作。
弘文館的學士們就不管了,問太監要來紙筆,打算等太子殿下一邊念一邊記錄,這很可能又是一篇佳作。
外邦使團搞不清楚狀況,只能在泥孰的示意下保持沉默。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突兀的,從大殿中央那個踮著腳的少年嘴里,傳出這么一句話。
李世民眼睛更亮了,這是要把朕比作秦始皇?朕的功績已經到這個地步了嗎?
李承乾不再顧忌,繼續念道:“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
大段大段的溢美之詞從口中說出,眾人一時間都被帶入到阿房宮富麗堂皇的景象當中。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咦?
有大臣感覺到不對勁,怎么說起六國之人了?
李承乾不管,只顧著念道:“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
吳家村鄧老漢的木牌牌,長孫家莊子上偶遇的斷腿婦人,還有阿育寺地宮里那個孩童麻木的目光,在李承乾腦海里不斷閃過,最后化成李世民高坐龍椅,被萬邦尊奉天可汗的場景。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幾乎是要把滿腔的憤怒都發泄出來,最后一段話,李承乾是咬著牙,一個字一個字蹦出來的。
殿內一時寂靜無聲。
李世民呆呆坐在龍椅上,目光呆滯,卻再沒有半點醉意。
群臣也傻了。
這首賦作寫的好嗎?
當然好,能在貞觀朝堂混的文官,沒有一個差的,不可能聽不出這首賦作的好壞。
瞧瞧,什么“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短短十二個字,就囊括了秦始皇的功績和阿旁宮的出現。
更別說什么“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這些,堪稱經典。
但問題是,太子作這首賦的時間點。
好家伙,這邊皇帝剛說要興修皇宮,太子就站出來拿阿房宮舉例,言說大肆興修宮殿的危害。
一般來說,太子勸諫倒也沒什么,但問題是這首賦作的太好了啊,顯然是能流傳千古的。
那后人在記錄這首賦作的時候.......不,已經不用后人,皇帝身邊的起居郎已經在一筆一劃的記錄上了。
這首詩可是在告誡當今皇帝李世民,不要貪戀興修皇宮,以免走上秦朝滅亡的道路。
這是要把李世民釘在昏君的柱子上啊!
魏征也是滿臉震驚的看著李承乾。
臥槽?太子才這么點大,就比自己還勇了?
弘文館的學士們可不管這些,興奮的記錄下整首賦作,還打算待會再請太子殿下具個名,方便收藏。
外邦使團的人就茫然了,根本沒聽懂這首賦作,只有精通漢文化的泥孰緊縮著頭,生怕發出什么動靜,招惹到別人注意。
李承乾慢悠悠的放下已經喝干凈的酒壺,心中如同落下一大塊石頭。
自從穿越過來一直小心翼翼,生怕哪里出了差錯招來李世民的打擊摧殘,還得想著躲避各種明刀暗槍,實在是太累了。
第一次正式見到李世民的時候,他剛剛擒獲頡利可汗,意氣風發不可一世,說實話,李承乾也有些被這個便宜父皇的魅力給感染到,畢竟這可是千古一帝啊!
可現在呢?
狗屁的千古一帝!
百姓受災受苦,他卻高坐在皇位上,張口就是興修宮殿,就這也配稱為盛世明君?
即便理智一遍遍告訴自己,李世民只是暫時不知道那些骯臟事情,他現在也只是喝醉酒一時糊涂......
但是,親眼看到百姓苦難,李承乾就是心中有氣,這才在一怒之下,直接當面開噴。
盯著李承乾眼眸中的怒火,李世民也久久沒有說話。
良久,皇帝李世民放下手中的酒杯,平靜的說道:“太子的意思,朕明白了。興修宮殿的事,就放一放吧......朕總不能做這個滅唐者唐也吧!”
李承乾笑了,這才是那個千古一帝,清醒下來的李世民。
自己賭對了。